魯菜排名第一的湯菜

昨天講了一道好吃不貴的名菜,而且還是位列孔府最上等菜餚,很多朋友的反響都不錯,今天咱們再講一道也是魯菜中的名菜,依然是好吃不貴,但是你們能不能吃到就要看運氣了。

魯菜排名第一的湯菜

之所以讓各位看運氣是因為今天的主角——蒲菜,採摘時間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春夏相對來說比較便宜,也比較常見,但是入秋以後就會比較貴,現在冬季來說,基本上吃不到新鮮的,所以想吃的各位要等等了。

魯菜排名第一的湯菜

蒲菜是濟南大明湖的特產之一,它是香蒲的嫩根,色白脆嫩,入饌極佳。《濟南快覽》說:大明湖之蒲菜,其形似茭白,其味似筍,遍植湖中,為北方數省植物菜類之珍品。奶湯蒲菜,早在明清時期便極有名氣,至今盛名猶存,“奶湯蒲菜”是濟南風味菜。是用奶湯和蒲菜烹製成的“奶湯蒲菜”,湯呈乳白色,蒲菜脆嫩鮮香倍增,入口清淡味美,是高檔宴席之上乘湯菜,素有“濟南湯菜之冠”的美譽,又歷來被人們譽為濟南第一湯菜。

魯菜排名第一的湯菜

濟南風味菜更注重使用高湯調味,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用“清湯”和“奶湯”調味,湯料入饌佐味,歷史相當長久。公元6世紀山東高陽太守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在談到山東民間烹飪技藝時就有以下文字:“捶牛羊骨令碎,熟煮,取汁,掠去浮沫,停之使清。”

魯菜排名第一的湯菜

其實,這就是後人所說的“清湯”和“奶湯”的前身。經過許多年烹飪技藝的發展,當地廚師們總結出來一套選取肥雞、肥鴨和豬骨一起煮湯的工藝,並且適當地加入雞肉泥,吸收湯裡所有的雜質,於是便有了“清湯”。廚師們在“清湯”裡再放入骨頭一起煮,使骨髓溶入湯裡,於是就成了色澤乳白、鮮香味濃的“奶湯”。

魯菜排名第一的湯菜

在家自己製作奶湯蒲菜最難的應該是奶湯的只做了,如果要是想省事的可以直接用骨頭湯做也行,或者直接把蒲菜炒了也是挺好吃的。像當代著名詩人臧克家寫過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家鄉菜味》,既歷數濟南風味美食,寄懷鄉憶舊的無限思緒,讓人讀來猶如詩一般情深意切。文中說:大明湖裡,荷花中間,有不少蒲菜,挺著嫩綠的身子,逛過大明湖的遊客,往往到岸上的一家飯館裡去吃飯。館子不大,但有一樣菜頗有名,這就是蒲菜炒肉……寫到家鄉的菜,心裡另有一種情味,我的心又回到了故鄉,回到了自己的青少年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