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帶著幸福與憂傷趕路

史悠久、特色鮮明 是中國飲食文化中一面不倒的旗幟

談起魯菜的輝煌歷史,郭老倍感驕傲。他認為,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首,魯菜源遠流長,魯菜最早起源於50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明朝末年進入宮廷,清朝出現鼎盛,宮中的御廚很多都是煙臺人。著名的

滿漢全席,就是滿菜和魯菜的結合體。

魯材工藝考究,特色鮮明。第一,其選料特別講究,有季節性和週期性,比如大蝦,以3月初為上體;家家魚,以1.5斤最好,肉質好,個頭適宜;第二,魯菜物盡其用,選料節省,就連湯料也不浪費;第三,刀工精細,僅花刀就有幾十種,是各大菜系中工藝最複雜的一種;第四,配菜合理、講究葷素搭配,陰陽平衡,如蔥為陽性,海參為陰性;鮑魚不易消化,大蒜刺激消化;第五,講究保健,膳食調整,其實所有的魯菜配比合理,都是“藥膳”。魯菜正在向營養科技型轉變;第六,火候恰倒好處,魯菜既講究量優,也講究火候,否則量優再好,火候不好也不行。

郭老認為,魯菜是一個大菜系,至今仍以其強盛的生命力,影響著長江以北的菜品文化(如國宴,大多以魯菜為主),並以其鮮嫩脆爽的特點風靡全國,影響海外,在日本、韓國、歐美等國家,魯菜火爆,備受歡迎,每年都有大批國內外遊客,到煙臺一飽海鮮魯菜口福。

 煙臺魯菜

在曲折中前進,在前進中出現一片光明

談及煙臺的魯菜,郭老充滿自信。他認為,到目前為止,煙臺魯菜仍十分繁榮,前途光明。首先,煙臺仍有一批國家級魯菜大師,其中,郭老、初立建及程偉華先生作為首批中國烹飪大師、中國魯菜特級大師,在國家級比賽中仍擔任重要角色。郭老歷任第二屆、第五屆及今年全國烹飪大賽評委;程偉華先生為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中國烹飪協會專家認定組組長,在今年即將於煙臺舉行的全國烹飪技能競賽中,擔任總監理長;其次,煙臺的魯菜廚師陣容強大,遍及全國,且在全國各地十分搶手,供不應求。僅郭老所帶徒弟就有30餘人,分散全國各地,甚至供職日本、德國等國家;第三,魯菜酒店繁多,本地酒店基本上為經營魯菜的酒店。老一代酒店,如金海灣酒店、毓璜頂賓館等是培養廚師的搖籃;新興酒店,如天天漁港、新雅酒樓、裕豪酒店等,較為興旺,發展較好。

在交談中,郭老又提出了煙臺魯菜發展中存在的幾個問題。一是創新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不合時宜的魯菜被淘汰。二是廚師換代問題。目前,煙臺魯菜廚師青黃不接,老得多,年輕的少,出現人才斷層。三是原料問題,如蔥薑蒜等,以前種植多施有機肥,而今多為化學急速類廢料,質量和口味大打折扣。

魯菜亟待發展

不發展就無法生存,不開拓創新就沒有前途

煙臺魯菜究竟該何去何從,究竟該如何發展?對此,郭老著重談了幾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認真坐下來,細緻研究。每個菜系都有研究中心,研究魯菜的關鍵,是肯定精華,剔除糟粕,發揚光大。

第二,加緊下一代魯菜廚師的培養,老廚師是財富是國寶,但在工資待遇、各項福利等方面與其他菜系有很大差距,希望各級組織、社會各界高度重視;要多搞培訓,搞好傳幫菜,讓更多的年輕廚師走上魯菜崗位,否則魯菜“真傳”有流失的危險。

第三,提高廚師的文化素質。魯菜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文化。好的廚師不僅要有廚德,更要有知識有文化,要多經驗、多培訓、多學習,在大氛圍中造就人才;層次高一點才能站的高,文化多一點,才能觸類旁通,才有實力改革創新。

第四,善於借鑑,不斷推陳出新。要借鑑外來菜系之長,補己之短。要做到中西合璧,洋為中用。隨改革開放的深入,大量的外地人、外國人湧入煙臺,只有對魯菜不斷創新,適合各類人群的口味,但又不失魯菜風格,魯菜才能生存,才能發展。

第五,要加大魯菜的宣傳力度。之所以煙臺人甚至外地人對魯菜產生誤解,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魯菜宣傳力度和深度遠遠不夠。《今晨6點》推出的“魯菜名坊尋蹤行動”我看就非常好,四步活動層層深入,把魯菜的宣傳推向高潮,讓更多的煙臺人、更多的外地人瞭解魯菜、熟悉魯菜、感受魯菜。

採訪將結束,郭老用一段精彩的話做了概括:魯菜,正在帶著幸福和憂傷趕路。那麼多的人關心魯菜,是魯菜的幸福;魯菜存在的問題,讓人感到憂慮。但如果魯菜發揚優勢,解決自身問題,前途將一片輝煌!

資料鏈接:郭延祥,現在為中國烹飪大師、中國魯菜特級大師、第二屆、第五屆全國烹飪大賽評委。師承魯菜名師林培堂,曾歷任煙臺會賓樓總廚兼部門經理、中國駐索馬里、南也門大使館國賓樓總廚,煙臺會賓樓副書記、副經理,松林賓館書記兼經理,煙臺飲食服務公司經理,華僑賓館副總經理等職。 (文/照清)

特別提醒:本報魯菜名坊尋蹤行動即將開始,敬請關注

郭延祥簡介

郭延祥,山東煙臺市人, 1943 年 10 月出生,現年 62 歲,中國烹飪大師,國家級烹調技師,中國魯菜特級大師。

1958 年,十五歲開始從廚,至今已 47 年。先後在煙臺利群飯店、松竹林飯店,煙臺會賓樓飯店工作, 21 歲擔任會賓樓飯店廚師長。 71 年在中國駐索馬里大使館工作執廚三年半, 74 年回國在煙臺會賓樓飯店任副書記、副經理, 76 年調任松竹林飯店任書記兼經理, 79 至 83 年在煙臺市飲食服務公司任副經理, 84 年調煙臺市華僑賓館任副總經理(現已退休)。

現任煙臺萬和大酒店、吉福海鮮城餐飲總監。郭延祥 15 歲從業,拜煙臺名師林培堂為師,由其傳授技藝,深得真傳,後又經煙臺烹飪大師王新甫(綽號飛刀王)、權守本、高文龍等前輩指點,使其功底精深,技術純熟,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已是青年廚師的佼佼者。在地區、市商業系統組織的烹飪比賽中,冷拼、刀工、烹飪名次獲得第一名,在剔牙片魚、黃花魚的刀工比賽中,分別以 56 秒、 75 秒的成績刷新全省記錄。在六十年代就勇於創新,如當時創新的菜餚“朝鮮豆汁片”受到了好評。 71 年至 74 年在中國駐索馬里大使館執廚期間,由於成績突出受到了使館、外交部、外賓的讚賞表揚。在華僑賓館工作期間,接待了許多外國團隊、華僑團隊。如美國代表團、新加坡代表團、日本銀座考察團等,為他們製作的菜餚均受到好評。一位外賓代表團團長讚揚道 : “人稱在中國食在廣州,我看食在煙臺”郭延祥在繼承傳統路菜的基礎上,為魯菜的創新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揚己之長,克己之短,取人之優。以魯味為主,南北貫通,中西結合,走出了發展魯菜的新路子,被譽為魯菜新潮派。近幾年來,創新近 300 款,如美汁系列:“美汁螺片”“美極四鮮” ……. 。“蝦蝶戲螺花”“財源滾滾來”、“蒜香活鮑魚”、“八寶玉兔海參”、“百花貝貝脯”、“花開富貴”、“白汁雙茸脯”、“利貫金城”、“金龍載寶”等等深受歡迎。

郭延祥不僅是一位烹飪大師,而且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良師。近幾年,他多次應邀為全市、全省及全國廚師培訓班授課表演,學生遍及全國各地,有的在全國烹飪大賽中榮獲金獎,有的在國際烹飪大賽中獲金獎,他為培養年輕一代嘔心瀝血,盡己其則。

59 年 7 月,以編委成員身份參編商業部指定煙臺編寫的“煙臺名菜 300 例”;

84 年作為編委成員,參編由山東省飲食服務公司編寫的《魯菜》;

89 年作為編委成員,參編由煙臺烹飪協會編寫的《煙臺烹飪薈萃》一書;

89 年 10 月參拍由北京團結音像公司與煙臺烹飪協會合拍的“中國烹飪山東魯菜教課片”任技術組長。

90 年參拍由勞動部與煙臺市勞動局合拍的“中國魯菜教課片”,任副導演;

96 年參加“中國大菜系魯菜”的編寫,任副主編;

88 年被聘為“全國第二屆烹飪大賽評委委員”;

91 年被聘為“山東省第二屆青工技術大賽中餐烹調評判員”,並任評判長;

曾任山東省飲食業技術考評委員會副主任、主考;山東省高級技師評審委員會委員;歷屆煙臺市紅案考評委的評判長;

89 年榮獲中國烹飪協會授予的“從事烹飪工作三十年以上”榮譽證書;

94 年被評為“國家中餐烹調高級名師”;

2001 年 11 月被授予“中國烹飪名師”;

2001 年 11 月被授予“中國魯菜大師”;

2002 年 11 月被授予“中國烹飪大師”;

2003 年 7 月被授予“中國魯菜特級大師”;

2002 年 6 月被聘為中國(煙臺)五彩繽紛美食節中華魯菜精英大賽評委;

2002 年 6 月在中國(煙臺)五彩繽紛美食節中華魯菜文化研討會論文評選活動撰寫的《迷宗海參與魯菜的品牌創造》榮獲一等獎;

2002 年 12 月被聘為山東省魯菜研究所《魯菜研究》雜誌社編委會委員;

2000 年 11 月被授予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

2003 年 4 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

2003 年 11 月被聘為“全國第五屆烹飪大賽評委委員”;味魯菜的開拓、創新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