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銷售的白酒產品有多亂?請看!

近年來,國產啤酒品牌的集中度越來越高,目前僅存啤酒品牌基本上已經屈指可數了,如:青島、雪花、燕京、金星、哈爾濱等。然而,白酒品牌近年來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相比之下,白酒市場也最為混亂,尤其是終端銷售市場,簡直是亂如牛毛。

其實,主要亂在知名大品牌白酒旗下貼牌開發的那些產品。

先說茅臺集團。其中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對上比較有條理,主要包括:飛天茅臺、五星茅臺、年份茅臺、紀念茅臺、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漢醬、仁酒、賴茅、王茅、華茅、貴州大麴等。如果是這樣,本來也不算混亂,但是近年來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這些品牌對慶的都推出了貼牌開發產品,也讓人眼花繚亂。如果把上述產品中茅臺酒以外的產品比作是茅臺酒的兒子的話,那麼他們的開發產品頂多算是茅臺酒的乾兒子或孫子輩的了。

茅臺集團除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其餘還有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循環經濟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集團)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白金酒公司等等。懂酒的人都知道,對於茅臺,喝酒就喝股份公司的,集團公司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原因是,股份公司嫡系產品自不必說,即使開發的產品在品質上也是說得過去的。而茅臺集團各公司,別說開發的產品了,就是嫡系產品也讓人無從分辨,甚至有的還推出的有濃香型白酒,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濃香鼻祖,其主打產品有五款,分別是:國窖1573、瀘州老窖百年窖齡酒、瀘州老窖特曲老字號、瀘州老窖頭曲、瀘州老窖二曲。也許是瀘州老窖太看中低端酒市場,瀘州老窖二曲明明是一款酒精酒,也竟然被瀘州老窖列為五大單品之一,足見其在瀘州老窖陣營中所佔的份量。

在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除了上面列舉的五款主打產品以外,其對外推出的貼牌開發產品一般人是難以數得清的。據瞭解,最多的時候,瀘州老窖共有單品達6000多個。可想而知,瀘州老窖主打產品中還安插有酒精酒中子彈,其對外貼牌開發產品的品質也就不言而喻了。後來,瀘州老窖認識到貼牌開發產品已經對其主線產品及品牌美譽度構成了負面影響,於是大刀闊斧砍掉了一大批貼牌開發產品。據說,至今瀘州老窖旗下的單品數量也不低於2000個。這些產品的名字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X瀘州”“瀘州X”“X老窖”“老窖X”等,目的就是為了沾瀘州老窖的光,迷糊消費者的眼。這產品陣式,想想都讓人頭暈眼花了。

同樣的,五糧液、洋河、古井貢酒、汾酒、西鳳等知名品牌,嫡系產品之外的庶系、旁系產品一樣是多不勝數。據瞭解,有些主打品牌做得弱的,貼牌開發品牌的市場銷量甚至能超出其主打產品銷量的一大截。

這些知名大品牌旗下的開發產品,開發商們看中的正是其品牌的知名度,至於酒的品質他們並不在意,價格嘛越低越好。因此,有相當一部分貼牌開發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帶著名牌基因,包裝大都很豪華,價格則高低不一,有的往高的標,有的往低的標,而品質優劣則只有開發商自己知道。

貴州某集團旗下就有這樣幾款產品,明明批發價200元左右一箱的酒,網上的市場標價楞是標到了599元/瓶,而其實際成交價呢,批發一般不超過250元/箱,而終端銷售則是360元/箱。這種價格差別如此之大,不瞭解情況的人是萬萬想像不到的。同樣出自該集團的一款酒,酒質都是一樣的,只是名字換了一下,然而市場零售價每箱也標到了3500多元。人家操盤手有人脈,會炒作,聲稱某一階段對朋友們半價銷售,每箱只收1700多元。這一舉措讓其身邊不少人心動不已,紛紛表示支持和購買。沒辦法,這就是人家的成功之道。

市場上銷售的白酒產品有多亂?請看!


除了知名大品牌擁有大量貼牌開發產品,比如茅臺鎮、瀘州市、汾陽市、宿遷市、古井鎮等知名釀酒產區,貼牌開發產品一樣是多如牛毛,枚不勝舉。開發商看重的就是知名產區,原因是許多普通消費者並分不清是產區還是產品的名稱。據悉,生活中真有不少這樣的人,看到茅臺鎮的酒都會當成是茅臺酒。殊不知,二者存在著天壤之別。

近年來流行的“一年喝倒一個牌子“的說法,說的主要就是那些貼牌開發酒。那樣的酒,喝一次就不想再喝第二次。因此,當把消費者基本上騙了一遍之後,已經不可能上第二次當了,於是開發商就再換個名字繼續貼牌開發生產。可見,不是喝倒了,是賣不動了,開發商只好改弦更張,別起爐灶,留給消費者的感覺成”一年喝倒一個牌子“了。

隨著知名大品牌貼牌開發產品的興起,帶動不知名的貼牌開發品牌也多起來了。有錢的,有閒的,有資源的人,有頭腦的人,到商標局註冊個商標,找個小酒廠就可以生產貼牌開發產品了。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朋友圈經濟的泛濫,貼牌開發產品也紛紛瞄準了圈子經濟。

當然,這些貼牌開發產品究竟能不能長久,與操作者的格局和胸懷有很大關係,有的重酒質,有的重包裝,有的重成本,有的重形象,有的重名聲,有的重信譽,因此貼牌開發產品也是形形色色,各行其道。不過有一條:堅守好品質的酒,前方的道路一定能走得遠一點,而只重包裝壓成本而不重品質的酒,一定是曇花一現。

還有,一些來歷不明的產品也充斥的終端銷售市場。這些產品表面上說是出自茅臺鎮,可實質上不是出自茅臺鎮,據說是一些小作坊里加工出來的。因為這些酒的特點是,乍一看包裝也不是太次,但就是價格低得驚人,批發價在40元左右一箱。一箱6瓶,500ml/瓶,每瓶都有盒子,加上箱子、瓶子、酒水,如果長途運輸,根本無利可圖了。因此,這酒的品質究竟怎麼樣應該是一目瞭然了。然而,這些酒就是因為價格低,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前兩年採取的是百元鈔換一箱就多是這樣的酒,照這樣計算的話,一箱酒也有五六十元的毛利,已經相當可觀。

好吧,就說到這裡吧。白酒銷售市場究竟有多亂?就自己琢磨吧。

市場上銷售的白酒產品有多亂?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