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幾位泰斗,是中國白酒界最堅實的脊樑


白酒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幾位泰斗,是中國白酒界最堅實的脊樑

中國白酒從建國後發展到今天,早已進入百家爭鳴的繁榮時代,數千年的酒文化,傳承至今,形成了獨屬於中國的白酒文化。十二大香型、十七大名酒,以及地方數不清的白酒品牌,中國白酒界進入了無比繁盛的時代。

然而,“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經在數十載的白酒發展最為艱難的時候,曾有這麼一批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為中國白酒業奉獻了一生,為後人創下了堅實的基業。身為新時代的白酒人,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的名字。

沈怡方

白酒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幾位泰斗,是中國白酒界最堅實的脊樑

沈怡方,我國著名白酒專家,酒界泰斗,從通風制曲、麩曲法釀酒、串蒸工藝、剖析白酒香味成分到參與、主持歷屆評酒會,再到倡導白酒之道,推行文明飲酒風氣,沈怡方的一生都在為白酒四處奔波。

50至60年代,他致力於內蒙古白酒工業的技術改造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績。

70年代,他負責的“提高液體發酵白酒質量的研究”課題,獲得了國家獎。

80年代,研究國家名酒洋河大麴提高優酒率問題,獲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1990年,由他指導並組織江蘇省麴酒廠推廣應用酶法新工藝替代大麴酒生產工藝,全年節糧6070噸,增收1000萬元。

1973至1979年,先後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包頭等地酒廠負責進行各種香型優質白酒的試製工作,從而結束了北部地區不生產優質白酒的歷史。在引進吸收國家名酒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創立了一些新工藝,對全國白酒工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1985年後,指導開發了四種優質白酒,這些產品先後都獲得了國家優質酒的稱號。

沈老曾任國家白酒專家組組長、江蘇省釀酒協會會長,受聘為全國第3屆白酒國家評酒委員,並主持了第5屆全國白酒評酒專家組工作。

秦含章

白酒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幾位泰斗,是中國白酒界最堅實的脊樑

秦老是我國老一輩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是釀酒界的一代宗師,也是新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和工業發酵與釀造技術的拓荒者和學術帶頭人。他學識淵博,造詣精深,理論聯繫實際,積極培養青年一代,桃李眾多,為推動我國釀酒工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秦老一生胸懷報國之志,情繫釀酒事業,為我國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生產技術的改造、創新與發展均做出了卓越貢獻。“茅臺工藝試點”、“汾酒試點”更是奠定了新中國白酒產業快速發展的堅實基礎。

作為酒界的泰山北斗,秦老一生與汾酒頗具淵源。

在1965年舉行的第三屆“人代會”上,秦含章對坐在身旁的鄧穎超大姐說:“如果總理一定要喝酒,建議還是喝點汾酒吧。”鄧穎超問及緣由,秦含章答:“汾酒純淨。”

這裡用以稱譽汾酒的“純淨”二字,同樣可以用來評價秦含章本人。作為著名的釀酒大師,無論是對酒,還是對待生活裡的文字詩書、親情愛情,他皆因純淨而更加專注,也因為純淨而更顯熱忱。

賴高淮

白酒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幾位泰斗,是中國白酒界最堅實的脊樑

賴高淮,1934年出生於瀘州城區一個大麴酒釀造世家。靠著酒業打下的基礎,賴家逐漸發展了榨油廠、紡織廠、鹽號等,而他的父親,因贊助社會,被推選為瀘州商會會長,家族被稱作“瀘半天”。

在長達60年的歲月裡,賴高淮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守候著酒的聖地。

在釀酒作坊,他以自己年僅20歲稚嫩的雙肩,挑起了釀酒的重擔。

在化驗崗位,他自學了專業的糧食發酵知識,發現了決定百年老窖出好酒的秘密——“窖池中的微生物群”,為此,他首創人工培養老窖泥,為濃香型白酒的發展,打開了大門。

他帶領攻關組解決了老窖不出酒的疑難問題,以自己釀酒的經驗與天賦,挽救了瀕臨荒廢的國寶窖池。

他自學了專業的糧食發酵知識,寫出了200萬字的工作筆記,如今這份寶貴的手寫筆記,成為了中國釀酒史上極為珍貴的文字資料。

他以精湛的勾調技術,培育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而濃香天下的局面,使他榮獲了國際釀酒大師、酒界泰斗的稱號。

賴高淮曾任瀘州老窖酒廠常務副廠長、高級工程師,國際釀酒大師,中國新型白酒(液化酒)的創始人;被國務院批准為釀酒業非物質文化唯一傳承人。

周恆剛

白酒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幾位泰斗,是中國白酒界最堅實的脊樑

周恆剛,中共黨員、全國白酒行業著名專家、酒界泰斗、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高級顧問、原河北省廊坊地區輕化工業局副局長、高級工程師。

周老既是我國白酒行業的知名學者,又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開拓者,在白酒行業中享有極高的威望。自參加工作以來為我國釀酒工業辛勤耕耘,深入白酒企業第一線,解決了白酒企業中無數疑難問題,提出了生產、技術、質量、香型等方面許多的獨特見解,培養了一批行業專業人才,親自帶出了一支完整的專業隊伍,病重期間仍然關注著我國白酒工業的發展,心繫著白酒隊伍的建設,為我國白酒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周恆剛同志是白酒試點工作的創造者、參與者和領導者。廊坊“六度管理”、金陵“代料提質” 、昌平“夫曲醬香”、湖南常德、甘肅天水等試點工作,有力推動了我國白酒工業規模化發展。

中國白酒品評理論、品評技術、品評方法在周恆剛先生組織領導下,不斷摸索、實踐、總結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體系。

1952年第一屆全國評酒會到1989年第五屆全國評酒會。在這50年之中我國的白酒感觀鑑評工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起步到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科學完整的工作體系。尤其第三屆評酒會是我國評酒史上的里程碑,它創造的方法、它積累的經驗,無論對現在還是將來都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