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下的地產白酒

地產酒又名地產白酒、區域名酒,是指在當地生產,主要在本省及周邊省份銷售,省外市場佔比仍然不高,主力價格帶在100-300元的白酒企業。中國人講究地緣文化、歷史情結,有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之說,不同區域對於白酒的消費口味及習慣(香型、度數、口感)也迥然不同,這也使得地產酒成為我國白酒市場上的靚麗風景線。我國地產酒眾多,每個省份均有自己的代表酒企,相對於全國性名酒而言,地產酒的地域性更加明顯,主要在本省及周邊省份銷售,尚未實現全國化,價格也更加親民,主流價格帶普遍低於全國性名酒。地產酒往往以渠道見長,擅長精耕細作,消費者地緣情結較重。

消費升級下的地產白酒

地產酒歷史上股價彈性較大,曾出過牛股。最典型的案例是,上一輪白酒週期,在四萬億投資的驅動下,10-11年地產酒業績迎來爆發式增長,洋河與古井貢股價也隨之大幅上漲,洋河在一年左右時間股價大漲218%,古井則從12左右一路上漲至47,股價翻了近四倍,成為當年的大牛股。13-14年行業深度調整後,次高端酒企水井、沱牌等遭遇嚴重打擊,洋河與古井仍然憑藉良好的內部表現平穩過渡。

圖1:洋河古井在10-11年大漲成為牛股

消費升級下的地產白酒

結構大幅升級帶來上輪地產酒高彈性。上輪週期中,09-11年地產酒崛起,主要系經濟驅動,上輪白酒週期由於商務、投資活動較多,政務和商務消費主導中高端白酒的需求,對價格敏感度較低,表現出消費層次和產品價格不斷提升,推動地產酒產品結構快速升級,核心產品快速放量。古井年份原漿系列10-11年銷量增速超100%,收入佔比從09年的26%迅速提升至11年的64%;洋河夢之藍11-12年銷量增速分別為120%、36%,海、天也保持兩位數增長,藍色經典系列12年佔比達73%;汾酒青花系列09-10年銷量增速分別為122%、25%,佔比從09年的22%提升至11年的29%,產品結構升級明顯,帶來業績高彈性。

近年來,消費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穩定在7%以上,顯著快於GDP增速。根據波士頓諮詢的預測,我國中產階級及以上(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家庭數量將從2015年的8100萬戶增長到2020年的1.42億戶,複合年均增速12%;中產、上層中產、富裕家庭的消費支出將從10.6萬億增加到23.7萬億,複合年均增速17%。中產以上階層的擴大,帶來購買力的擴大和消費段位的升級,原本對中檔酒的需求會大量轉移到次高端,對次高端白酒的增長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力。

本輪大眾消費驅動,業績彈性較弱,但紅利週期更久。2014年後白酒消費者結構發生較大變化,驅動因素也在變化,由投資變為居民持續的收入和財富增長。消費迴歸理性,價格溫和上漲,本輪週期各白酒企業產品結構升級速度相對較慢。17-18年古井8年及以上產品銷量增速分別為45%、67%,洋河夢之藍增速40%、46%,汾酒青花系列16年則沒有增長,17-18年增速40%、55%,高端產品增速相較上輪週期較慢,整體呈現穩步升級的態勢。本輪消費迴歸理性,大眾消費需求有一個比較強的支撐,升級趨勢穩定,紅利週期可看更久。

短期疫情對白酒行業現飲和非現飲端短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①現飲渠道,夜場渠道關閉、餐飲渠道少部分營業,幾乎無動銷;②非現飲渠道,受到走親訪友、家庭聚餐的減少、整體飲用量略有下降,但隨著國內疫情趨勢持續向好,終端開業情況環比有所改善,後期有望繼續向好。

相關標的:

古井貢酒:公司除在省內持續深耕外,堅持“內外並舉”,開拓省外市場。通過不斷裂變銷售終端單元,並於2018年全面推行“戰略合作+招標採購”新模式。此外,圍繞消費場景化,加大中端體驗。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增強體驗店內互動性。公司基於中長期發展戰略以及對白酒行業、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的分析,為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優勢擬建設該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89億元實施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後期可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