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都饞的譚家菜,可不止是“好吃”那麼簡單



俗話說:“富貴三代才懂吃和穿”,若論其中的佼佼者,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上,當非“譚家菜”莫屬。

起源於1874年的譚家菜又稱榜眼菜,是清末官僚譚宗浚的家傳筵席,譚是同治二年的榜眼,因此又稱“榜眼菜”。譚家菜最初只做私宴,經幾代譚氏後人傳承,逐漸演變為私房菜館。1958年,譚家菜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搬入了北京飯店,如今,譚家菜的第四代傳承人、北京飯店譚家菜的廚師長劉忠,還在繼續著“譚家菜”的傳奇。


老北京都饞的譚家菜,可不止是“好吃”那麼簡單

劉忠在火前烹製


1998年,26歲的劉忠正式拜師譚家菜第三代傳承人王炳和先生,成為8位徒弟之一,排行老七。2011年,39歲的劉忠成為了北京飯店歷史上最年輕的廚師長。此後多年,劉忠不僅積極對譚家菜進行創新研發,還多次率領團隊為國家級大型盛會提供餐飲服務。


老北京都饞的譚家菜,可不止是“好吃”那麼簡單

2019年北京世園會,劉忠帶領北京飯店譚家菜團隊為晚宴提供餐飲服務。


如今,除了負責國家大型宴會外,成為了譚家菜第四代傳承人的劉忠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傳承。2019年4 月北京飯店外事服務學院項目正式啟動,同時成立了“北京市劉忠中式烹飪首席技師工作室”,在這個工作室裡,教烹飪技術只是基礎中的基礎,研究譚家菜、研究飲食文化歷史,傳承發展傳統技藝,才是劉忠的使命,這一代孩子也不再像劉忠那一代人,耐得住性子吃得了苦,更多的是活躍有餘而踏實不足,不過,譚家菜需要什麼樣的傳承人,劉忠有著自己的標準:

“踏實、認真,但是眼神裡要有東西。”

譚家菜究竟有哪些不同尋常之處?劉忠的學徒之路又發生過哪些趣事兒?為什麼他會對自己的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呢?


點擊文章最上方音頻

聽譚家菜第四代傳承人劉忠為您講述

百年譚家菜傳承至今的秘密


本節目由文藝之聲與北京市商務局聯合制作

採訪、撰稿:趙智暉

演播:張潔

製作:張昊

監製:莫曉芳 任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