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這是貓野給你介紹的第146種味道:人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2008年,

汶川震後的第五天,

陳曉卿在四川江油,

那裡除了是李白故里,

還是全世界肥腸的故鄉。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他找了一家小館坐下來,

正吃得眼淚汪汪,

餘震突然來了。

飯館裡所有人都往外跑,

他卻只有一個念頭:

我不能放棄這碗肥腸!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方臉壯漢“陳黑子”,

(因臉黑得此外號)

只要一談起吃,

總是咂摸著嘴兒,

眯縫著眼兒,

滿臉盡是少女的嬌羞。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陳黑子好吃、懂吃,

對各種食物不加挑剔,

尤其熱衷搜尋平民美食,

是圈裡著名的

“掃街嘴”

朋友們聚餐,只要有他,

去哪吃準是他做主,

而且每次都會有驚喜。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微博上發帖子,

不是在吃,

就是在吃的路上,

要麼就是各種飄著香味的吃後感,

饞得叫人想取關。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這樣一位骨灰級的吃貨,

拍出一部火遍大江南北、

骨灰級的《舌尖上的中國》系列,

真沒人感到意外。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安徽省東北部,一個偏僻的小縣城高中。十六七歲的陳曉卿,正在食堂排隊打饅頭。

“剛出籠的饅頭熱得燙手,同班一男孩買了兩個,中間都掰開一條縫,隨即探頭在廚案上抓了一把凝固的豬油,迅速抹在夾縫裡。”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他一邊大口咬著,

一邊狂奔,

後面是食堂大師傅,

拿著長柄的勺子惡毒地咒罵。”

那男孩是個孤兒,

平時連鹹菜都沒得吃,

曉卿說,

他一輩子都忘不了這個場景。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所以從《舌尖1》開始,

陳曉卿就沒打算,

只在“八大菜系”裡轉悠。

在他看來:

最好吃的是飢餓,

最好吃的是人,

人情比美食更有嚼頭。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腳步、心傳、

時節、家常···

150多個人物,300餘種美食,

用味道編織一個個真實的故事,

連接人和食物,

見證生命的誕生、成長、

相聚、別離。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很多網友都說,

看《舌尖2》看哭了,

眼淚與口水齊飛。

而這,

正是陳曉卿的良苦用心。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我們拍的東西,

常常缺乏疼痛感。

表現的更多是刷了綠漆、

鑲了金邊的社會,

而一批解剖社會、

記錄時代的獨立紀錄片,

可能更接近我們本質的生活。”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1992年,《遠在北京的家》。陳曉卿一直都想拍部反映保姆生活的紀錄片。

有次坐火車回家,跟在北京做保姆的幾個女孩一趟車,聽見她們說話時故意卷著舌尖說北京話,覺得很有意思。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遠在北京的家》

他想起自己剛來北京那會,每次從車站出來,不管同行多少人,車站旅館拉客的都奔陳曉卿,

一眼看出他是個外地人。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遠在北京的家》

幾年下來,

他被北京改變了很多,

能說一口流利的北京話,

滿口都是兒化音。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陳曉卿帶著攝製組,

回到安徽無為縣,

在當地婦聯的幫助下,

找到22個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從過完春節她們離家開始跟拍,

一直拍到她們進入北京、

在家政中心找到第一份工作,

然後拍到一年後的春節,

她們又回到農村的家裡。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攝製組是臨時搭建的“草臺班子”

拍攝都在業餘時間完成,

經費有限,出差只能坐火車,

還常常自己往裡貼錢,

有時甚至要把設備科的人灌醉了,

偷出攝像機去拍。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年三十晚上,無為人要煮紅豆飯,做肉燒豆腐棍子,很香。但我們拍攝時間緊,沒時間吃飯,也不能佔老百姓便宜。

攝製組的人盯著機器拍別人家團圓,自己抽空啃點兒方便麵。那滋味!”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這部紀錄片,

獲得1995年四川國際電視節特別獎

一度看哭了很多人。

直到現在,

那幾個小保姆有事還會跑來,

找那個中央電視臺的陳曉卿。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那年的陳曉卿,是真黑呀

二十幾年來,

陳曉卿還拍過很多,

極具口碑的紀錄片。

宏大歷史題材《百年中國》

自然類紀錄片《森林之歌》

《劉少奇》、《一個時代的側影》····

中國紀錄片界屈指可數的,

拿過多項國際大獎的導演之一。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也是真帥~~

但在他的家裡,

沒有一座獎盃、一張獲獎證書,

沒照片,也沒出過作品集,

“我就是想讓觀眾開心,

不需要用什麼作品證明自己。”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對工作近乎變態的嚴苛,

也反映到《舌尖》系列。

那時候,分集導演最怕的,

就是陳曉卿的一個字:

“刪”!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他常常拉著分集導演,

關在機房裡一關好幾個月,

一張黑臉緊貼著顯示器,

興奮得兩眼直髮光。

哪個鏡頭必須刪,

哪個可要可不要,

一句話出去“屍橫遍野”。

“能讓他們把一個故事改12遍,

刪得編導直哭。”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腳步》導演李勇為了找片中採蜜人花了20多天,拍攝花了4天,爬樹採蜜那段4個機位拍了4個小時。

而在最後播出中,採蜜的鏡頭只有兩分鐘。

《舌尖2》成片比達到了

1∶150,也就是說,眾看到每一分鐘的畫面,都是從150分鐘的素材中剪出來的。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舌尖》有多火?

陳曉卿往大街上一看,

十個店子八個寫著“舌尖”推薦

每天能接到30多個,

自薦家鄉美食的私信;

談合作的人踏破門檻。

持續發酵的“舌尖效應”,

給他帶來了榮譽,

也帶來了麻煩。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我老家安徽有種食物叫符離集燒雞,為了上《舌尖2》兩家老闆都來找過我,東西也很好吃,但不符合我的主題,拍出來太刻意。”

有人說他不近人情,但他卻覺得“大義滅親”是件特明智的事,以後找上門的就可以輕鬆擺平了。

“一般他們處理不了的時候,都讓我來處理。因為我也沒什麼朋友,我也不想做官,都擋掉了,沒有擋不掉的。”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陳曉卿從來不說,

《舌尖》拍得有多好。

“《舌尖》不過是個盆景,

遠不是他嚮往的那片森林。”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十幾年前,

江湖上有個流傳甚廣的,

“老男人飯局”。

白巖松、崔永元、羅永浩、

老六、楊葵、王小山、陳曉卿···

一群有趣的老男人,

一有空就聚會到一起。

有訴說、也有傾聽,

有默契也有共識。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圖片來自節目“圓桌派”

對陳曉卿來說,

吃什麼、在哪裡吃,

這些問題,

遠不如“和誰吃”來得重要。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圖片來自節目“圓桌派”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

陳曉卿開始寫美食博客“人老豬黃”

從大隱於市的江湖至味,

到記憶深處的味覺密碼,

從吃遍四方的掃街嘴,

到飲食變遷的文化之旅,

從食客廚子店小二到飯菜與共那一人···

這一寫,竟是十年。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十年後,《舌尖》火了 ,陳曉卿卻沒不能好好照顧自己的舌尖了。

他需要參加各種各樣無聊的飯局,可最懷念的還是吃了上千次的延吉冷麵,是沉醉不知歸路的“老男人飯局”,是與家人一起吃的一頓臘肉飯。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至味在人間》插圖

陳曉卿說,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來尋找吃的。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他把這些文字化為材料,

佐以故事人情之鹽,

把關於食物的私人記憶,

蒸炒煎炸而成一本書:

《至味在人間》。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白巖松說,

“陳曉卿的美食文章,

比他導演的美食紀錄片更好看;

紀錄片也許無法完全按意願,

文章卻可以信馬由韁。”

就像陳曉卿自己所說,

美食很多時候,

只跟個人的味覺、嗅覺有關,

“是很私密的體驗”。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至味在人間》插圖

從姥姥的一罈曬醬,

到外公的一碗臘肉飯;

從北京的一塊滷煮,

到南京一盆炒螺螄;

一個人的飯館,

每個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湯,

南來北往,

至味只在人與人之間。

陳曉卿:最好吃的是人

很多人都問,

《舌尖3》什麼時候出?

誰知道呢?

我只知道陳曉卿一直在吃,

帶著兒子吃,領著朋友吃,

隨心所欲快樂地吃,

活這一生啊,

什麼都得嚼一下。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