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這瓶葡萄酒好不好,能不能陳年?學練你的“葡萄酒味蕾”

元旦剛過,春節馬上就要到了。你做好準備迎接各種家宴和飯局了嗎?

乾貨~這瓶葡萄酒好不好,能不能陳年?學練你的“葡萄酒味蕾”

假期裡,我給哥們還有他的朋友們辦了個入門品酒會,讓我把給他們的建議也分享給大家吧。

為了方便進行比較,我準備了一款來自智利的赤霞珠——柯諾蘇酒莊(Cono Sur)的“腳踏車(Bicicleta)”2017年份,還有一款來自澳大利亞瑪格麗特河的赤霞珠——菲力士酒莊(Vasse Felix)的“Filius”赤霞珠 2013年份。我讓他們試著辨識哪一款的品質更高一些。

品完兩款酒,我的“學生”們觀點不一。

這款柯挪蘇入口就是豐滿的莓果味,非常友好適飲。菲力士的這一款,層次更加豐富,風味更加複雜,令人嘖嘖稱讚。事實上,柯諾蘇“腳踏車”赤霞珠的價格,僅僅是菲力士“Filius”的一半。

聽完我的講解,他們又反覆比較品味兩款酒,開始對品質差異有了基本的認知。

要教人如何品鑑,並且解釋一款酒的品質高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WSET Diploma和葡萄酒大師的盲品考試,都是圍繞四個關於品質的基礎要素進行的,我們不妨先從它們入手。

乾貨~這瓶葡萄酒好不好,能不能陳年?學練你的“葡萄酒味蕾”

要素一:平衡

平衡(Balance)指的是一款酒入口後,在口中是否和諧美好。一款高品質的葡萄酒中,酸度、酒精度、橡木味或單寧等等的元素都應當“和諧共處”,沒有特別突兀的部分。

要素二:餘味

餘味(Length)指的是吐出或吞嚥一款酒後,風味能夠繼續殘留在味蕾上多長時間。粗略來說,餘味越長,品質越高。

要素三:濃度

濃度(Intensity)顧名思義,指的是風味在口中的濃郁程度。想象一下濃茶和淡茶,就知道其中的差異了:同種茶葉,同等水量,只放少量茶葉泡出的茶,自然比大量茶葉泡出的要寡淡些。

要素四:複雜度

複雜度(Complexity)說的是一款酒不同層次和種類的風味。品酒考試裡常說的“一類(Primary)”香氣,指的是新鮮水果的味道;“二類(Secondary)”則和葡萄酒的釀造過程有關——大多說的是有沒有橡木味(煙燻、香草、椰子等);“三類(Tertiary)”香氣則來自陳年(如森林地面、蘑菇等)。

我們形容一款酒“層層錯落,複雜深邃”,說的就是一款酒的風味綿綿不絕,多樣複雜,有這三類的香氣交織在其中。

想象一下超市買到的速溶雞湯塊化開後的風味,和真正用雞骨熬出的濃湯——後者的風味一定更加複雜,前者則簡單而“一次元”。

綜合考慮以上的四個元素,你對品質就有了一個基本的理解。

想練習判斷品質,不妨嘗試比較品鑑同一個酒莊不同價位的兩款酒。好多酒莊都生產一系列產品,同一個葡萄品種,不同系列會出幾款,所以酒樣應該並不難找。就選一款最便宜的入門酒,對比一款貴一兩個檔次的酒,練習一下是否能喝出區別。

以菲力士和柯諾蘇為例:菲力士的赤霞珠餘味明顯更加綿長一些,滋味更濃更復雜。而且由於菲力士是2013年份,“年紀”更大,它比起柯諾蘇的2017年份呈現出更加明顯的第三類(陳年)香氣。

能夠順利發展出誘人的第三類香氣,也是葡萄酒品質的證明。比如這款菲力士,就具有秋葉、黑巧克力、烤水果等等的風味。

這就引出了我們的第二個問題:怎麼才知道一款酒是否可以陳年呢?

乾貨~這瓶葡萄酒好不好,能不能陳年?學練你的“葡萄酒味蕾”

普通消費者有一個常見的誤區,就是認為葡萄酒也是“越陳越香”,越老就越有價值。

經常收到來自消費者的諮詢電話,說他們想賣掉自己手裡的老酒。不幸的是,他們提供的許多老酒中,很多已經錯過了最佳的飲用時期,根本不應該留這麼久。

對於初學葡萄酒的愛好者而言,要判斷自己的酒是不是能陳年、能陳年多久,恐怕並不容易。

不過,最好的學習方法還是多嘗試不同“年齡”的酒,判斷你最喜歡葡萄酒一生的哪個階段。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陳年酒帶來的類似腐殖質、蘑菇和幹水果的氣息。有的人就是喜歡年輕新鮮、果味美好的葡萄酒,這純粹是個人的偏好問題。

有些葡萄品種比其他品種更擅長陳年,記住這些品種也有幫助。

典型能陳年的常見品種包括:白葡萄酒中的雷司令、白詩南和霞多麗;紅葡萄酒中的內比奧羅赤霞珠西拉以及黑比諾

乾貨~這瓶葡萄酒好不好,能不能陳年?學練你的“葡萄酒味蕾”

當然,陳年能力也和酒款的品質息息相關,因為平衡濃郁度也是風味能夠優雅地“慢慢變老”的關鍵所在。

價格的高低判斷一款酒能不能陳年,是不怎麼靠譜的。比起一款波爾多列級名莊酒或者勃艮第特級園,許多葡萄酒價格要低得多,依然可以陳年同樣的時間,風味也並不遜色。

謝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