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題記:蔥油餅是上海特色小吃,在老上海人的記憶裡,真正上海的味道,不是漁港的魚腥味,也不是十里洋場的脂粉氣,而是那暗夜裡,背街小巷飄來的陣陣蔥油餅的香味。那小蔥豬油和麵,被火烤出來的香,勾引著所有夜半飢腸咕嚕的人們。蔥油餅,土得掉渣,但在時髦魔都至今還有很多家。論名氣,卻不是大店名店,頂有名的是背街里弄裡小小阿大蔥油餅。一個自幼體弱、如今都駝到腰彎90度的老頭,還不帶幫工,一人單幹的手藝人,有什麼樣的魔力,能在這樣的環境裡穩居老大?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話要從頭說起。

到處都有蔥油餅

蔥油餅並不是上海獨有,我國各地都有,而且歷史悠久到無法考證起始年代。因為蔥的原產地就在我們國家,蔥和動物脂肪遭遇,再用穀物粉包成餡餅,烙了烤了吃,遠過文字產生歷史。所以各地蔥油餅都有自己特色,舉三個特色代表:

——蘭州蔥油餅。

在蘭州,蔥油餅不叫蔥油餅,叫“油胡旋”。油胡旋源於蘭州永登,唐時才有出現。永登位處祁連山東麓,河西走廊起點,古絲綢之路的關口要隘,漢族和外族聚居交匯地帶。當地乾旱少雨,麥麵筋道,盛產胡麻油。據當地人介紹,油胡旋是阿拉伯的商人,由絲綢之路帶來的外域食物,經與當地美食融合,有了油胡旋。這個名字有意思,來自胡人的餅,用的胡麻油,乾脆一胡到底算了。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如同各地蔥油餅的做法,油胡旋也是面胚撒上蔥花,刷胡麻油,捲起再擀成薄餅,平底鍋裡烙到兩面金黃。吃的時候,筷子夾住一邊,輕輕提起來,蔥油餅就圈圈層層展開,薄如蟬翼,焦香撲鼻,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臺灣蔥油餅。

臺灣也有很多種蔥油餅,比較特色的叫“炸蛋蔥油餅”,還有個網紅名字,叫“會爆漿的蔥油餅”。炸蛋蔥油餅的起始時間也是無法考證,當地土著傳統美食。最早被大陸游客發現,是在花蓮縣城區復興路,小巷子裡有個破舊推車,當地居民排著隊買車主的食物。沒有別的貨,只是現炸現賣的蔥油餅。當地人排隊購買,必定好吃,一嘗之下,果然非同一般。偶然的發現,僻靜陋巷裡的美食,深深打動每一個外來旅客。於是,這道不知流傳多少年的美食,讓遊客刷爆,古老破舊的復興路也隨著紅火,改名叫“蔥油餅街”。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炸蛋蔥油餅,依然是蔥油餅基本做法,面胚刷油放蔥花盤成螺旋狀。不同的是裡面包有雞蛋,蔥油餅不是烙也不是烤,是油炸。因為裡面有雞蛋,所以叫炸蛋蔥油餅。這個餅的特色,在於餅炸到焦黃香酥,吃時趁熱。一口咬開,裡面的滾燙的雞蛋居然還是溏心,像似火山岩漿流淌而出,因此混得江湖綽號“爆漿蔥油餅”。

——南京蔥油餅。

南京蔥油餅,坊間有名的數著六鳳居。這個在南京夫子廟的老字號飯店,本來就靠著地方特色小吃起家,最有名的就是豆腐腦和蔥油餅。他的這個小吃套餐,南京人沒有不知道的。百多年前就是“秦淮八絕”之一,秦淮八絕第三絕,可見名氣之大。甚至可以說,六鳳居的豆腐腦配蔥油餅,算得上江南小吃的代表。事實上,當初南京城很多大小飯店,都有豆腐腦和蔥油餅。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六鳳居勝出,是長期修煉內功的結果,商業上叫競爭。譬如他們的豆腐腦,就和別家不一樣。傳統的豆腐腦,都是滷水點豆腐,他家卻不是滷水,也不是內脂,而是自己長期研發的添加劑。點出的豆腐腦,格外的嫩滑,味道純正,別家不可比。

上海蔥油餅

——上海蔥油餅的落寞

上海蔥油餅,本來是再平常不過的小吃,而且已經落寞。尤其是外來居民和本地年輕人,只知生煎包,不知蔥油餅。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生煎逐步取代了蔥油餅,剩不幾家勉強維持。阿大就是其中之一。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其實,在上海,生煎包和蔥油餅,都是當地小吃的經典,歷史一樣長,只是應市的時間不同。在舊上海,蔥油餅是夜生活人們的必吃美食。上海人晚飯吃的早,浪到半夜,出來夜場,聞到蔥油餅的香氣,巴不得變四條腿奔過去。生煎包卻是早點。改開後,人們的作息習慣變化了,早餐很重要,生煎包成了主要外食。蔥油餅逐步被取代。

——碩果僅存的幾家。

阿大蔥油餅出名後,上海人才想起本幫的傳統小吃,驚訝於竟然被老外發現,心理不平衡。於是不斷髮掘還活著的蔥油餅店,很快搞出個前十名。果然,老店就是老店,好幾家的蔥油餅依然老做法,材料不變,地點沒挪,甚至烤餅的爐子,還是過去老樣子,廢油桶改裝的。譬如順昌路的李××蔥油餅,夫妻店;昆明路號稱一號的蔥油餅;襄陽南路的阿×蔥油餅,人民廣場的顧記蔥油餅等等,都是很正宗的老上海味道。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只是沒阿大命好,BBC顧不上採訪,所以沒機會出名。

——上海蔥油餅的特色。

上海蔥油餅和各地蔥油餅有很大不同,區別在內容。上海蔥油餅其實可以叫做“蔥油餡餅”。別家都是麵皮撒蔥刷油,再捲起來,揪成劑子,擀壓成餅,或煎或烤或油炸。上海蔥油餅幾乎是把蔥和肥油膘包進去,然後在烙的時候按壓成餅。所以比別家厚,內容也實在,味道更香。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上海蔥油餅的做法,還有個流傳全球的故事。說是歪果仁愛吃的披薩,就是當年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回去的。馬可波羅是意大利人,旅行中國被上海的蔥油餅迷住,就把這個美食帶了回去。不是把食物帶回,是回去後把做法告訴妻子,希望老婆能做出中國的這道美食。在做的中間,他老婆完全沒有包餡的概念,不知道怎麼把餡整到麵糰裡。於是,就把面捏成薄皮,放入平底煎鍋,再把餡料平攤麵餅上烙熟。於是,第一塊披薩問世了。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這個故事看似邏輯成立,其實是個童話故事,西方披薩早八百年都有了。據歷史考證,披薩起源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古羅馬。

阿大蔥油餅

——阿大原是個待業青年

阿大本名叫吳根存,生於1957年,算來今年63歲。1982年他25歲沒有工作,因為身體原因,打小就是個病秧子。那年頭,市場開始放開,允許個體做生意了。他怎麼想著把自家後門擴開,做起蔥油餅來,一做到如今,中間波波折折,換了幾個地方。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阿大的命好。

鄰里之間,阿大一直是個柔弱的男人,與世無爭,寡言少語,街坊鄰居同情憐憫多於喜愛,得空就幫他。所以在眾人的多年幫襯下,包括街道基層組織的關照,阿大的生意儘管不大,但是順風順水。那麼多年,他基本的營業手續都沒有,也過來了。是到2016年7月21日,實在罩不住了,被執法部門關門停業,隨後由一家外賣公司出資幫他另覓地點,辦齊手續,很快重新開張。又趕巧遇上BBC,就像中了頭彩,一下子出了名,還不僅是上海,是揚名全世界。

這家外賣公司很是精明,BBC報道阿大蔥油餅的紀錄片,叫做《上海之味》,主持人是一個叫做Rick Stein的英國廚師。這部紀錄片在2016年2月份就上映了,當時國人很少看。所以還都不知道,否則也不會這時候被關門停業。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阿大的工作模式。

阿大一天的工作,從凌晨三點開始,要起來盤面做餅開烤,清晨五點開賣第一爐蔥油餅。他做餅是老式爐子,廢油桶改裝的烤爐,一批20個,全程半小時。就這樣馬不停蹄做到下午三點,去掉準備時間,實際做餅7個半小時,做餅300個。每天如此,雷打不動。中間一頓飯,就一碗簡單的菜,就著饅頭,忙的分幾次才能吃完。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阿大的成就。

就這樣日復一日,阿大比一般小生意人有成就,有名有利。名聲上,有了BBC的《上海之味》加持,得到社會上網紅般解讀,被稱為“上海蔥油餅之神”。門前排隊更長,餅也漲價了。利益上,靠一己之力,撫養兒子上了大學,還買了三套老式洋房。烤個蔥油餅,卻掙得到房地產紅利,不吭聲就成了千萬富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