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內糉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尋找記憶中的白米粽

小時候每年一到端午節就很開心,因為可以吃到奶奶親手包的粽子。

對其他糯米食物並沒有太痴狂,唯獨偏愛粽子,無法自拔的程度。

看到提前準備好的粽葉、糯米、蜜棗、鹹蛋黃,就已經搓搓小手開始期待啦。

結果,沒到端午就吃光了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煮好的粽子放在冷水裡浸泡著,剝開粽葉滿手粘乎乎,白米粽蘸白糖,蜜棗粽最喜歡棗子周邊甜甜的那圈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年紀漸長,“工作”忙碌,端午很少能陪在他們身邊。

超市裡琳琅滿目的粽子,什麼味道都有,然而卻都不是記憶中的那個味道。

就想吃口現包的,有著濃濃粽葉清香的粽子。

(別問我為什麼不自己包,包一半漏一半系列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時間倒回15年前,法庭巷開了家淮南牛肉湯,由母女5人共同經營著。

每年一到4月8號前後,這家的姐妹們就開始為端午節做準備了。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就在自家門口擺上桌子,端出新鮮粽葉和提前浸泡好的糯米,開始包起了粽子。

來來往往的鄰居們走過路過停下來買幾個,小攤一擺就是15年。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給我搞10個肉的帶走。

5個蜜棗的再搞5個鹹鴨蛋。

1個肉粽1個豆沙的在滴毫切。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我選了個白米粽,剝去粽葉蘸些白糖,米粒散發著粽葉的清香,甜甜糯糯正是小時候最愛的那個味道。

包了15年的狗頭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粽子好吃的關鍵無非兩樣,粽葉和糯米

糯米需要準備兩種:

一種是原味的,用來包甜粽和白米粽,只需浸泡醒幹即可。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醒乾的糯米一捏就碎,煮熟之後會更加黏軟。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另一種是包鹹口粽的,糯米還得跟豬肉一樣碼上鹽和醬油分別醃製,醃上兩小時以上才能入味。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粽葉是從長豐採摘的野生蘆葦葉,泛著快要溢出來的綠意,還沒湊近彷彿就已經聞到了一股清香。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野生蘆葦葉,葉片窄小纖瘦,色澤鮮綠光滑,包一個粽子要用上3-4片。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新手包粽子比較楞樣子,一不小心就漏米。

但是周阿姨包了十幾年,動作乾脆利索幾乎一氣呵成。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我總結了一下:

三片粽葉平鋪堆疊

打個彎折成漏斗狀

放糯米和各種餡料

來來回回包成四角

繞幾圈線繩打個結

據我肉眼觀察大致就這麼回事,不知道您看懂了沒,反正我是沒學會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周阿姨家的粽子品種比較多,用了不同顏色的線繩代表著不同味道。

小時候喜歡吃粽子,看著媽媽包,慢慢就學會了。後來又跟一個阿姨學習了這種狗頭粽包法,就一直這麼包了。

周阿姨一邊包一邊跟我呱故事。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包好的粽子拿回家裡,大鍋現煮2個半小時,煮好就連鍋一起端出來,吃到口還是熱乎的。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紅線的蜜棗粽,

黃線的蛋黃粽,

黑線的豆沙粽,

哪個才是你最愛的粽?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白米粽最原始的吃法當然是蘸白砂糖,沒有單獨配白糖,想吃的話可以問周阿姨討一些。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鹹口粽會掩蓋粽葉的香味,白米粽才能最直接體會到粽香。

精緻吃法當然是插根筷子防止粘手,裹滿白糖嚼起來咯吱咯吱,甜甜的糖粒化在米粒上,黏黏糯糯唇齒留香。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蜜棗粽算是甜粽裡面最經典的,僅需塞入一顆大蜜棗,大半個粽子都是香甜的氣息。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最喜歡蜜棗四周那圈糯米。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提起鹹口粽子,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蛋黃肉粽,真的是無條件終身pick!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粽子包的緊實,就連尖尖處的糯米也沒有滲水泡爛。粽葉緊緊粘著糯米,二者依依難分。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豬肉肥瘦相間,肥肉部分久煮之後融化在了糯米里,有些女孩子不愛吃肥肉,但我想說,肉粽就是要有肥肉才香!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瘦肉紮實幹香,有點風乾口感,跟肥肉相襯,一硬一軟層次分明。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還有藏在後面的一整顆鹹蛋黃,大顆流油,粽子大小剛好,幾乎每口都能吃到餡,相當滿足。

鹹粽吃不膩,胃口大的一次四五個都不過癮。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去的時候距離端午還有月把,但生意好的很。

大姐負責包粽子,二姐招呼客人,其他姐妹在後面煮粽子洗粽葉,母女幾人忙不徹。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老母親也在旁邊幫忙,路過的孩子們會停下來說聲奶奶好。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桌子上放著許多打包好的粽子,是客人提前預定好的,年年如此,圖個省事不用在家包了。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還有件很暖心的小事,拍的過程中我被蚊子咬了,自己沒注意,只見老奶奶拿著風油精過來了,輕聲輕語的說道,孩子給你塗一下這個。

那一瞬間有點不知所措,連說著謝謝奶奶。無奈我太招蚊子喜歡,又被叮了滿腿包,老奶奶又拿了瓶花露水給我噴。

周阿姨也是一直說,孩子辛苦了,吃點粽子,等下阿姨給你們下牛肉湯吃。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粽子只有端午節有,每年從4月8賣到6月底,牛肉湯是一年四季都做。這次沒來得及吃,不知道牛肉湯味道怎樣,下次有時間再去嚐嚐。

不是什麼驚豔的味道,但是跟小時候奶奶包的粽子很像,價格也便宜,自家沒時間包的可以去買些吃。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生的熟的都賣,想放久一些建議買生的,拿回家要煮2個半小時以上。熟的放冷凍能保存很久。

馬記淮南牛肉湯

deì,就是這個店名

⏰ 早6晚9

廬陽區法庭巷內,閤家福斜對過

2號線三孝口站,換乘格朗車15分鐘

巷內有2家粽子攤,這個攤子在牛肉湯店門口,一看生意好就是這家

法庭巷很短,也不知名,橫穿五河路和沿河路的一個巷子,47中隔壁。

周圍好吃無數,例如某一巷胖姐張珩阿勝,微博微信我都寫過,不過被整改掉一些。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散扯幾句我對粽子的認知

合肥不是吃粽子歷史悠久的城市,好吃的粽子極少,大家的要求也不高,貌似落豆糕更受歡迎。

超市長效保質期的真空粽尼瑪真難吃,哪怕五芳齋也是渣,旁的就甭提了。

要吃就吃新鮮的,買長效真空裝禮盒送人另當別論,自己吃,不是活老比是腎個。

大半夜的寫得我饞勁上來了,分享一個我吃到最好的粽子,以前寫過,忍不住再寫一次

一環內粽子攤,現包現賣,分明就是奶奶的味道

上海跟杭州之間的高速,嘉興附近的服務區五芳齋門店,想不到吧。

還要排隊呢,現包現賣,新鮮無比。肉粽絕好,肥瘦恰好、鹹甜正當。

還有一起的醬鴨爪,這兩樣是我吃了10年後還念念不忘的少數美食。

高速服務區山寨五芳齋很多,尤其安徽境內,請注意分辨。

最後,問你,要吃鹹口的還是甜口的,反正我站鹹口,不要噓噓叉叉的,只愛寡肉粽,deì

你感興趣的老字號

在合肥呆了20年,80%沒嘗過這些老味道

(戳下面藍字查看)

60家牛肉麵

趙本山燒餅

45中雞蛋灌餅

環城路餛飩

兩家經典涼皮

長淮鍋貼

百花井涼粉

38所燙串

青雲樓臭豆腐

15家本地涼皮

始於1996年的砂鍋粉絲

10大老字號炸串

城東20年曆史的小吃街

深夜1點的燒餅攤

2家20年老字號煲仔飯

24小時蒼蠅麵館

五里墩煎餃

老字號牛雜館

六安路20年煎餃

二中油茶

30年古早味麵包房

城東30年牛肉麵

土豬都沒聽過的30年鴨血粉絲

合肥好吃的牛肉蛋炒飯合集

獨一無二的裡脊肉夾餅

廁所牛蛋飯是怎樣的美味

淮上酒家50年老味道的傳承

老合肥蔥油餅

傳說中的3中炸串

市中心的糖糕油香米餃

電視臺主播常去的麵館

年近80的吳老頭粉絲

美食合肥

—since 2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