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廣東人愛吃、會吃,食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光是生蠔,我們就有N+1種吃法:姜蔥生蠔、生蠔煲雞、蠔仔烙、蠔粥、蒜蓉生蠔……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務實的廣東人民,不只用生蠔解決“吃”,還要解決“住”。享受完新鮮爽滑的蠔肉,就連蠔殼都不放過。一棟棟名副其實的“蠔宅”,在嶺南拔地而起。


快看這宅子

貌似很好吃的樣子


“蠔殼,即牡蠣也。中有肉,隨其房大小,有高四五尺者,水底見之如山岸,呼為蠔山”

——《番禺雜編》

珠三角地區自古以來便是產蠔大戶。當生蠔撈起食用後,又該如何處置蠔殼?只能扔回水裡築另一座小山嗎?

嶺南人自古便務實求真,變廢為寶的技能早已點滿。吃剩的蠔殼被用來築堤捍海、圍墾造田,更有創意的是,蠔殼還被用作蓋房子的建築原材料。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一個個生蠔殼抹上黃泥、紅糖、蒸熟的糯米,再以同樣的角度一層層整齊堆砌。這“調料”,這“擺盤”,這房子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陽光斜照在牆面上,整齊平列卻凹凸不平的蠔殼牆,極具線條感和藝術感,氣勢恢宏,豪氣十足!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只是有氣勢嗎?不!蠔殼牆還非常實用。

所謂“千年磚,萬年蠔”,以蠔殼築牆堅固耐用,幾百年前的建築無懼風吹雨淋保存至今。鹼性的蠔殼能防蟲,更具隔熱功能,冬暖夏涼,因此又被稱為“凸磚遮陽牆”。

最重要的是,蠔殼牆防盜水平一流。七稜八角的牆體容易劃傷手腳,小偷飛簷走壁的功夫頓時失效。

外觀霸氣還防盜,蠔殼牆深受古代大戶人家的青睞,是名副其實的豪宅標誌。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廣州“蠔宅”藏沙灣


如此奇特的建築,廣州哪裡能看到?沙灣古鎮、小洲村、大嶺村、嶺南印象園等地皆能覓得蠔殼牆的蹤影。

若論恢宏氣勢,當數沙灣古鎮留耕堂的蠔殼牆。明清時期,如果走在沙灣街頭,蠔殼牆隨處可見。雖然如今僅剩少數幾面,但“石階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蠔牆更為小鎮古韻錦上添花。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沿著安寧西街直走,一堵數十平方米的蠔牆便驚現眼前。深深淺淺的蠔殼整齊排列,老歪脖子樹倚牆生長,枝葉縫隙間篩落的是歲月的流光。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當地人說,真正的老蠔牆在古鎮深巷中。深入古鎮,找到安宅裡6號的留春別院,密密麻麻的蠔殼鋪滿高高的院牆,殼色深至發黑,牆間有斑駁脫落的痕跡,這是一面200歲的老蠔牆!

蠔牆旁邊是新建民居,走過深巷,如穿梭古代與現代的夾縫間。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不止看房子

吃喝玩樂品歷史


沙灣古鎮,是廣州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高大的鑊耳山牆、蜿蜒錯落的麻石街巷、百年曆史的宗祠古屋、精雕細琢的飛簷柱樑,都是嶺南人智慧的結晶。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沙灣還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蘊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猶如一顆顆稀世明珠。趁打卡蠔殼牆,不要錯過體驗非遺文化的機會,品味深邃的奧妙。


觀“非遺”


磚雕

沙灣磚雕是嶺南磚雕的典型代表。與其他磚雕不同,沙灣磚雕以建築用磚作為原材料,充分體現嶺南藝術的實用性特徵。

留耕堂外看過蠔殼牆,進入內裡便可觀賞磚雕作品。各類人物故事雕刻在前門、中庭以及襯祠之中,線條規整流暢、細膩如絲。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飄色

“三月三,北帝誕,看飄色,來沙灣。”

飄色是沙灣的“特產”。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沙灣古鎮會舉辦北帝巡遊活動。同樣是“非遺”的沙坑醒獅表演固然矚目,但牢佔巡遊C位的,必然是凌空飄逸的那一抹抹豔麗——飄色。

小演員們扮演著戲曲人物,踏著精妙的裝置神奇地“飄”在數米高空中。精湛的飄色技藝配上無邪的童稚面孔,旁觀者無不為其吶喊叫好!(注:今年因疫情影響,飄色巡遊活動暫時延期,如果您有意前往觀看,請關注景區通知。)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聽“非遺”


廣東何氏音樂

可能你已有耳聞,沙灣古鎮被稱作“廣東音樂之鄉”。因為,廣東音樂樂種最早便是從沙灣萌芽成長,這與三個姓何的人息息相關: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

何氏三傑創奏了眾多口碑載道的廣東音樂,與粵劇、嶺南畫派齊譽為嶺南三大藝術瑰寶。雖然能人已逝,但音樂流傳至今。

↓點開聽一聽,你會發現非常熟悉↓

賽龍奪錦何柳堂 - 民樂合奏十大名曲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你能在安寧西街的沙灣廣東音樂館中細細品味,這裡是集表演、展示、觀賞、體驗於一體的多功能文化場所。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食“非遺”


姜埋奶

姜埋奶,即姜撞奶,是不容錯過的“非遺”美食。當你來到沙灣,下單時記得把它稱作姜埋奶。因為沙灣人認為,“撞”是碰撞、摩擦,而“埋”是包容、合併。姜埋奶的背後,象徵著沙灣四個姓氏族人共處的和諧文化。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古鎮入口的沁芳園是沙灣老字號,點一份姜埋奶,看鮮美的本地水牛奶與濃郁的薑汁融合,靜靜等候三分鐘,把湯匙輕輕放在奶面,平穩而不下塌。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這樣一碗純正的沙灣姜埋奶,口感類似豆花,卻更加香甜幼滑,甘香中夾帶微辛,小旅一口氣能喝掉三碗~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這座古鎮裡的百年“蠔宅”,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每一種文化背後,都隱匿著沙灣匠人的無數心血。日夜不息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造就瞭如今一磚一瓦皆故事的沙灣古鎮。

穿梭於古巷之中,猶如品玩嶺南古董,看似陳舊卻越品越“有嚼頭”。廣州不止小蠻腰,不止網紅店,不止文藝創意園,行走其中,民俗底蘊就在眼前,“非遺”文化就在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