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和魯南地區有一種鄉愁叫“煎餅”,為何這些地區以煎餅為主食

作為蘇北地區的我們,一種東西我們最熟悉,那就是煎餅。往南吃米飯,往西吃饅頭面條,唯獨我們這一片吃煎餅。煎餅雖然常見,但沒有一個人能解釋為什麼我們要吃煎餅,今天就來聊聊我們蘇北部分地區及山東魯南地區為何以煎餅為主食。


蘇北和魯南地區有一種鄉愁叫“煎餅”,為何這些地區以煎餅為主食

臨沂地區製作煎餅場景

我是85後出生的,從小生活在農村,記憶最深的莫過於烙煎餅,那時候沒有機器,全靠人工來做。每天天不亮,爸爸媽媽就要早起壓糊子。

製作煎餅的糊子是常見的各種糧食,如麥子、玉米、高粱等農作物。我最常吃的是小麥,小麥更容易獲取,家裡常備幾大缸小麥。

材料不同,製作出來顏色也盡不相同,純小麥製作出來呈灰黃色,小麥麵粉做出來是呈白色,玉米煎餅呈黃色,高粱製作出來還帶點高粱外皮的淺紅色。

一般是頭天晚上家裡長輩會將小麥和玉米淘幹、洗淨,準備第二天一大早開始磨糊子,磨糊子的時候,家長很熟練的掌握材料和水的配比。就怕水加的太多,如果糊子太稀,根本無法攤煎餅;水太少糊子太稠,雖然不好攤煎餅,加點水就可以解決了。

磨糊子最常用是石磨盤,由父親或者家裡有勞動力能力的人,以男性偏多,當時我還是8歲左右,只有吃的份。按照家庭人口,每次都需要磨2個小時左右。

蘇北和魯南地區有一種鄉愁叫“煎餅”,為何這些地區以煎餅為主食

整理煎餅

然後壓制幾桶或者一大鐵盆糊子拉回家。需要準備做煎餅的工具,鏊子、油擦、舀勺、尖批子等。

鏊子

常見的是鐵製圓板,上表面平整光滑,中心稍凸,下有三足作為支撐,大小形制不一,家裡常用的直徑大約1米左右。

油擦

俗稱“油搭子、油布子”,用布縫製成的方形擦子,滲有食用油。防止糊子不好攤,提前在鏊子上擦勻,攤2-3個煎餅就要擦一次。

舀勺

主要功能是把麵糊舀到鏊子上,大部分是用家裡做稀飯的勺子。

尖批子

有柄的木板,邳州這邊用的是竹子做的,手持用來推動麵糊,使麵糊均勻的塗抹在鏊子上。也可以用來沿著鏊子邊把攤好的煎餅搶起揭下。

柴火

一般用小麥和玉米杆,每年收穫糧食之後,小麥會堆成柴火垛,玉米杆就是靠家裡院牆放,這些都是我們小時候捉迷藏的主要場所。這種“軟柴”更適合烙煎餅,因為可以控制火苗的大小,火勢太旺,煎餅容易糊或者過幹,影響煎餅的韌性。

架設鏊子

架設鏊子的過程可簡可繁。大部分家庭鏊子都立在牆角,用的時候,直接平放,每個腳墊上磚塊。一般有條件的家庭,會用磚塊砌一個爐灶,再配個風箱鼓風。鏊子架設之後,需要二個人一起操作,一個人在鏊子上攤,一個人準備柴火,保證火不能滅太久,太久了,糊在在鏊上不好剷下來。剩下的事情就是開始生火。

蘇北和魯南地區有一種鄉愁叫“煎餅”,為何這些地區以煎餅為主食

攤制煎餅

攤制煎餅

下面是攤制煎餅,最開始是把鏊子燒熱,用油擦擦拭鏊子表面,一方面除去鏊子上的雜物,另一方面保證煎餅容易脫落。用舀子把糊子倒在鏊子上,用尖批子把糊子按照順時針或逆時針攤塗均勻。由於煎餅很薄,一般一分鐘一張。技術高的人,能夠很熟練的攤製出非常薄的煎餅,這種吃起來香脆可口。煎餅製作非常講究技術和火候。

以上做法是在2000年之前,過了2000年,手工煎餅逐步被機器煎餅代替。但還有一部分人還是喜歡吃手工煎餅,所以也有以烙煎餅為生的職業。

現在以煎餅為主食的地區,集中在以下地區:山東魯中南部分地區,如泰安、臨沂、日照一帶;蘇北的徐州(睢寧、邳州、新沂)、連雲港(東海、贛榆)、宿遷(沭陽、泗陽)等地區。這些地區是淮海地區一部分,屬東夷文化傳統影響範圍。

東夷文化是指東夷人創造的文化,是中華文明重要的一部分,其發源地在今天的山東魯中山區及沂沭河流域,後發展到今天山東全部及部分相鄰地區,如河南東部、蘇北、安徽東北部、河南南部、河北地區、遼東地區等。

“夷”字為“人”負“弓”合成,夷的名稱約產生於夏代,與華、夏並稱,夷字在商代甲骨文中經常出現。這個時期“夷”是代表部族的名稱,意為“東方之人”。到周代,以河南地區為中原地區,“夷”開始泛指居住在統治中心以外周邊的部族,這時才有了“東夷”的稱謂。

蘇北和魯南地區有一種鄉愁叫“煎餅”,為何這些地區以煎餅為主食

東夷文化分佈圖

由於改革開放之後物質生活條件改善,部分地區吃煎餅習慣逐漸被米飯和饅頭代替,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多年,很多不能適應煎餅,吃起來偏硬。

食用煎餅的其它地區

還有其他地區也有吃煎餅的習慣,如河北、東北等地也食用煎餅,做法與山東大體一致。特別是東北的東邊道(從大連向北的丹東、通化、白山市、撫松、牡丹江市、一直到饒河),人口為“闖關東”的山東移民後裔為主體,在方言與飲食習慣上都很大程度保留了山東特色。

闖關東

闖關東從17世紀起,一直持續到民國年間,尤其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洪災,波及黃淮平原一帶。東三省在清朝一直視為滿族人的“龍興之地”而強加管制,禁止關內人入關,俗稱的“禁關”。闖關東主要人群為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區,山東地區更甚,但黃淮地區連年遭災,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人群冒著被懲罰危險,“闖”入關東,此為“闖關東”來歷。

闖關東路線大致為二條:一為陸路,從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等長城各關口出關,進入遼瀋;二為海路,從山東半島乘船到遼東半島,例如由煙臺到大連只需一夜時間。大部分的山東人會選擇乘船前往東北,因此大連、營口、丹東成為山東人的首選。

尤其山東人闖關東都是家族式的搬遷,因此形成了“山東村”。由於人口的眾多,很多還保持著家鄉的生活文化、社會風俗。因此以煎餅為主食的習慣在東北部分地區存在。

清於1860年在關東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年間(1912年——1949年),“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數據來自《中國人口地理》,張善餘)。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大約佔全部闖關東人口(3700萬)的一半。

蘇北和魯南地區有一種鄉愁叫“煎餅”,為何這些地區以煎餅為主食

闖關東路線圖

天津的煎餅

山東、蘇北食用的煎餅不同於天津的煎餅餜子。天津人把它作為早餐,材料和傳統的煎餅不同,主要原來為綠豆麵。


以煎餅為主食的傳統

蘇北和魯中南地區,吃煎餅也由來已久,很多記載都在古人的詩詞歌賦裡,晉代《述徵記》、唐代《唐六典》、明代《酌中志》以及說清代《煎餅賦》等古籍均有對煎餅的記載。在民間也有文字考究記載的是在一份“分家契約”裡。

1967年泰安市省莊鎮東羊樓村發現了一份明代萬曆年間“分家契約”,其中載有“鏊子一盤,煎餅二十三斤”。由於“鏊子”的出現,我們可以確知,最遲在明代萬曆年間,現代煎餅的製作方法就已經存在,那時的“煎餅”和現代的“煎餅”指稱的是同一個事物。

為什麼這個地區以煎餅為主,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糧食結構

因為這些區域是中國小麥的主產區,細糧產量小。蘇北和魯南地區處於我國的華北的黃淮平原,一年二季種植,夏天玉米,冬天小麥,尤其臨沂地區屬於丘陵地帶,很少種植細糧,也促使以小麥為主食。玉米更適應於牲畜的養殖飼料,因此小麥作為煎餅原料更為廣泛。

當時正常家庭都會根據自己家人口,備著幾大缸小麥,一個缸直徑在2米左右,高1.5米左右,夠吃一年的,真正做到糧食安全。

蘇北和魯南地區有一種鄉愁叫“煎餅”,為何這些地區以煎餅為主食

中國小麥分佈圖

當地氣候

蘇北和魯南地區氣候相似,年平均溼度值10-40之間,更適合煎餅的存放。煎餅這種東西,天氣過潮,容易長黴;天氣過熱,乾的速度過快,不利於存放。蘇北和魯南地區年氣溫在零下10攝氏度-35攝氏度之間,適於存放。

一般做好一次煎餅,夠一個家庭一個星期的伙食。

蘇北和魯南地區有一種鄉愁叫“煎餅”,為何這些地區以煎餅為主食

中國溼度分佈圖

家庭結構

蘇北和魯南地區一直有著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每個家庭孩子都在3個左右,再往老一輩,一個家庭5個孩子太正常。大量的人口基數,純吃細糧,也是一個不小的開支,只有大戶人家才可以,一般家庭還是以細糧為主。

其次就是孩子多,照顧不過來,細糧和麵條需要每頓都得做,沒有煎餅來的快。只有家裡有煎餅,大人就可以放心下田幹活,孩子中午在家怎麼都能湊合一頓。我小時候在外玩累了,每次回家喜歡泡爛煎餅吃,滴點香油,那真是美味。


煎餅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近年來,很多人選擇留在工作地方,在外購置房子。煎餅一直作為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深深烙在心頭。當時我上大學還是在外工作,只要看到有賣煎餅的,都會買上幾斤,隨便和老闆嘮嘮,大部分賣煎餅的都是老鄉。身邊有在外常年不在老家的親戚,去親戚家都會帶上幾斤煎餅。煎餅文化已經成為我們一個共同的符號,也是慰藉“鄉愁”的一種方法。

蘇北和魯南地區有一種鄉愁叫“煎餅”,為何這些地區以煎餅為主食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我會持續寫關於淮海地區的一些人文歷史,或許有你們不知道的奇聞怪事。

蘇北和魯南地區有一種鄉愁叫“煎餅”,為何這些地區以煎餅為主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