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美味:蘿蔔湯

人間美味:蘿蔔湯

抗戰時我初到重慶,暫時下榻於上清寺一位朋友家,晚飯時主人以一大缽排骨蘿蔔湯饗客,主人謙遜的說:“這湯不夠味。我的朋友楊太太做的排骨蘿蔔湯才是一絕,我們無論如何也仿效不來。你去一嘗便知。”楊太太也是我的熟人,過幾天她邀我們幾個熟人到她家去餐敘。

席上果然有一大缽排骨蘿蔔湯。揭開瓦缽蓋,熱氣冒三尺。每人舀了一小碗。喔,真好吃。排骨酥爛而未成渣,蘿蔔煮透而未變泥,湯呢?熱、濃、香、稠。大家都吃得直吧噠嘴。少不得人人要讚美一番,並且異口同聲的向主人探詢,做這一味湯有什麼秘訣。加多少水,煮多少時候,用文火,用武火?主人只是咧著嘴笑,支支吾吾地說:“沒什麼,沒什麼,這種家常菜其實上不得檯面,不成敬意。”客人們有一點失望,難道說這其間還有什麼職業的秘密不成,你不肯說也就罷了。這時節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開腔了,他說:“我來宣佈這個烹調的秘訣吧!”大家都注意傾聽,他不慌不忙地說:“道理很簡單,多放排骨,少加蘿蔔,少加水。”也許他說的是實話,實話往往可笑。於是座上泛起了一陣輕微的笑聲。主人顧左右而言他。

人間美味:蘿蔔湯

宴罷,我回到上清寺朋友家。他問我方才席所宣佈的排骨蘿蔔湯秘訣是否可信,我說:“不妨一試。多放排骨,少加蘿蔔,少加水。”當然,排骨也有成色可分,需要揀上好的,切蘿蔔的刀法也有講究,大小厚薄要適度,火候不能忽略,要慢火久煨。試驗結果,大成功。楊太太的拿手菜,不再是獨門絕活。

從這一椿小事,我聯想到做文章的道理。文字而擲地作金石聲,固非易事,但是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覺得淡而無味,卻是不難辦到的。少說廢話,這便是秘訣,和湯裡少加蘿蔔少加水是一個道理。

人間美味:蘿蔔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