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式燴麵的製作方法,學會這幾步,再也不去外面吃了

說起咱河南那說的最多的就是燴麵,要說咱河南燴麵其實老早以前就是從西安那邊傳過來的!本來是羊肉湯泡饃,不過咱河南人就喜歡吃麵條,所以改良了一下方法,就做成了羊肉惠燴麵!


河南老式燴麵的製作方法,學會這幾步,再也不去外面吃了

接下來咱們就來揭秘一下這羊肉燴麵的製作方法吧!

第一步:熬羊湯

原料:羊肉,羊骨架,羊油,生薑,大蔥克,八角10克,山奈5克,花椒8克,桂皮5克,小茴4克,草果6克,良姜5克,丁香3克,鹽,料酒各適量。

製法:將肉切成塊,跟羊骨架一起用清水洗淨 ,再放入清水中浸泡約1小時後撈出。除去血水,羊油切成丁、生薑拍破,挽結。

將花椒、八角、山奈、桂皮、小菌、草果、良姜、丁香用紗布包住,製成香料包。將羊骨架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後撇淨浮沫,再放入羊油丁、生薑、大蔥,倒入料酒,用中火煮約2小時,放入香料包,煮約1小時至香味溢出時,放入羊肉塊,改用小火煮約5小時,調入鹽,將羊肉撈出晾涼,另將湯麵上的浮油撇淨(留用),即成羊肉湯。


河南老式燴麵的製作方法,學會這幾步,再也不去外面吃了

第二步:制面


原料:高筋麵粉10千克,鹽一勺,色拉油適量。
製法:將麵粉加鹽拌勻,加入清水揉成麵糰,蓋上溼紗布醒約10分鐘;將麵糰反覆揉搓,再蓋溼布約10分鐘。

將麵糰揉至表面光滑,搓成直徑約 8 釐米粗的長條,下劑子,搓成長19釐米、直徑約3釐米的園條,蓋溼布約5分鐘,用來醒面!再用擀麵核拆成長方形面片,在面片上均勻塗抹少許色拉油,即成燴而面坯,將其整齊地擺入托盤內,用保鮮膜蓋產,約20分鐘後即可進行拉伸。

河南老式燴麵的製作方法,學會這幾步,再也不去外面吃了

第三步:燴麵

原料:熟羊肉,豆腐皮,水發粉絲,水發木耳,香菜2,當歸、枸杞、羊肉湯、鹽、雞精、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法:熟羊肉切成丁,豆腐皮洗淨切成絲,水發粉絲切長節,水發黃花撕成細絲,水發木耳撕成小塊,香菜洗淨切節,當歸、枸杞用清水浸泡,將羊肉丁豆皮絲、粉絲、木耳分成數份;

鍋內加清水,入當歸、枸杞熬出味,分別裝大碗內,再分別往碗中放少許鹽、雞精、味精及羊油;

鍋內加羊肉湯燒開,取一塊燴麵面片,將面片抻拉成約3米長、8釐米寬、0.1釐米厚的片,再將面片模著撕成約3釐米寬的麵條,入羊肉湯鍋中,湯再次燒開後,下入一份羊肉丁、豆皮絲、粉絲、黃花、木耳,與面片一網意至成熟,起鍋裝入碗中,再舀入鍋中湯汁,淋少許香油,撤香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