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消化科醫生推薦6個養胃祕籍!

十胃九病,而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

治,是醫生的事;養,就全靠自己了。

要想養胃,先要懂它。胃究竟是怎麼工作的?哪些是靠譜的養胃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胃,是怎麼工作的?

胃,其實是個扁扁的口袋形狀的通道。

胃不好?消化科醫生推薦6個養胃秘籍!

如圖所示,食物經過口腔的粗加工,由食道通過賁門進入胃裡,然後再由胃進行細加工,處理後通過幽門向十二指腸輸送。

在這個過程中,前松後緊(賁門松、幽門緊)的結構,讓食物在胃體裡停留,在推進蠕動的作用下與胃液攪拌成糊狀

胃壁蠕動和胃液,在胃消化功能中擔任重要作用。

胃的蠕動和收縮節奏,與神經的興奮程度反相關。

  • 在大腦興奮時,受大腦影響的交感神經可以減少胃收縮的頻率,胃的排空速度減緩;
  • 在大腦休息時,交感神經受到抑制,胃的蠕動收縮以及胃液的分泌都會增加。

這就是為什麼說,吃飯不專心、平時壓力大,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

胃不好?消化科醫生推薦6個養胃秘籍!

胃液,能浸泡食物,並使食物粉碎糜爛,便於腸道進行營養吸收。

胃液中的成分,由胃粘膜層各種不同上皮細胞分泌;同時,胃表面粘膜也會產生一種保護層,防止腐蝕性的胃酸損傷胃壁。

所以,許多胃病的發生也是由於胃粘膜層受損引起的。

胃,是如何受傷的?

胃的消化作用主要通過胃蠕動和胃液進行,那麼胃功能出現問題,可能是胃壁受了傷。

淺表性胃炎

被口腔粗粉碎的食物進入胃腔,在胃的蠕動揉搓之下,堅硬的食物會劃傷或擦傷胃壁。被擦傷的部分由新生粘膜覆蓋,在胃酸刺激下,充血、出血、水腫,就是淺表性胃炎。

胃潰瘍

胃壁損傷後,損傷位置的粘膜脫落,暴露出粘膜下層,就是胃潰瘍。胃潰瘍和胃炎不同,修復後的胃壁沒有粘膜,僅是粘膜下纖維瘢痕,沒有分泌的功能,因此很容易再次損傷。

胃穿孔

在胃潰瘍的基礎上暴飲暴食,會引起胃酸增多和胃蛋白酶增加、胃容積增大,很容易誘發胃穿孔,患者會突然發生劇烈腹痛。

胃不好?消化科醫生推薦6個養胃秘籍!

胃受傷後,可以像皮膚一樣,對傷口進行修復。

但是,如果不良刺激一直存在,胃的修復功能就可能出錯,造成消化不良、胃痛、胃脹,形成胃息肉胃壁增厚造成梗阻甚至胃癌等不良後果。

胃病,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消化科醫生的6個養胃建議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經歷:躺在床上想要睡個好覺,卻突然覺得胃不舒服?

消化科醫生給我們分享了6條生活中的養胃建議,他們自己都在做。

1、細嚼慢嚥,少吃多餐

嘴裡的食物沒嚼爛就吞下去,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同時吃飯太快也會吞入過多氣體,產生胃脹等不適症狀。

少吃多餐,每餐7分飽,兩餐之間增加一些健康零食,使食物更容易消化。

2、注意飲食衛生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是導致許多胃病的重要病因。目前來看,這種細菌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糞口傳播和口口傳播,因此務必要徹底清洗餐具,給嬰兒準備單獨餐具。

3、粥不養胃,這些蔬菜水果也傷胃

尤其對於容易反酸、燒心的胃食管反流胃病患者來說,喝粥會雪上加霜。粥是流質,容易導致反流,加重胃食管反流。

除此之外,柿子、山楂、棗這些水果內含豐富的鞣質,易與蛋白質結合,變成胃石;柑橘類的水果、西紅柿等,也容易引起胃部灼熱。

4、真正養胃的食物是……

易消化、能量和蛋白質足的食物如,細麵條、奶、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豆製品等;

富含維A、維C和B族維生素食物如,南瓜、白菜、山藥等;

5、濃茶、碳酸飲料、煙、酒,最好不碰

咖啡和碳酸飲料,會讓胃產生氣體;煙和酒,會刺激胃黏膜,都不利於消化。

6、適度進行運動,學會放鬆

儘量飯前進行鍛鍊,飯後至少休息1個小時才能進行鍛鍊。加強腹肌鍛鍊,有助於防止腫脹。

另外,學習放鬆技巧,例如瑜伽或冥想,可以幫助進行壓力管理。

胃不好?消化科醫生推薦6個養胃秘籍!

當然,胃真正出了問題,光靠“養”是遠遠不夠的。

理性的做法是:合理檢查後,明確胃病是由什麼引起的,是胃潰瘍還是慢性萎縮性胃炎還是幽門螺桿菌感染 ,並進行針對性治療。

養胃的這些小知識

記住了一輩子受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