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銷售大受影響 食客表示會謹慎食用

三文魚銷售大受影響 食客表示會謹慎食用

市民在超市選購三文魚。 上游新聞記者 劉力 攝

三文魚銷售大受影響 食客表示會謹慎食用

8月10日,在青海召開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成立大會暨中國國際三文魚產業發展論壇上,發佈了《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對生食三文魚的術語和定義、要求、檢驗方法等,都進行了規範。有關虹鱒魚、三文魚的話題也再次引發了廣泛討論,究其原因,是該標準把虹鱒算作了三文魚。

對此,記者對重慶多家日料店進行走訪調查,發現大多數店家都未對三文魚的出處產地進行標註,也因此,甚至影響了消費者對包含生食三文魚菜品的需求。而不少消費者也表示,因為該標準的出現,將會對生食三文魚謹慎選擇。

現場:

大多數未標註三文魚來源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位於觀音橋的某家日料店。據現場觀察,在此消費的食客並不算少,但大多數食客選擇的菜品都未包含生食三文魚。

在該日料店的菜譜上,生食三文魚相關菜譜有三種,包括單點三文魚生魚片、生食拼盤和三文魚壽司。不過,在菜譜上,並未標註出三文魚的來源產地等信息。

“我們的三文魚都是進口的,長期在水產市場拿貨,絕對不是虹鱒魚。”見記者詢問,該店老闆連忙解釋,自己的三文魚都是從日本進口的,是“挪威三文魚”。該店老闆稱,自從網上生食三文魚標準出現後,不少食客在點餐時都會先問一句是否是“虹鱒魚”,並對其來源表示懷疑,也是因此,相關菜品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愛琴海購物廣場、南岸萬達廣場等多個商圈的日料店,其中包括多家知名日料店,其中生食三文魚的消費情況相似,其中僅有兩家日料店菜譜上標註了生食三文魚的產地出處和品種。

水產市場:

三文魚銷售大受影響

當日下午3時,在渝北區三亞灣海鮮市場,不少商家仍然在售賣生鮮三文魚,但前來詢問的食客卻很少。

“我們的三文魚絕對正宗,不是虹鱒魚。”在一家海鮮攤前,銷售人員賣力地推銷三文魚,不時拍著胸牌保證品質和來源,但當我們仔細詢問其產地和來源時,對方卻表示不是很清楚,只是保證不是虹鱒魚。

採訪中,不少商家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三文魚的銷售情況受到不小影響,很多消費者質疑三文魚的來源和品種,不少人甚至一邊用手機百度,一邊挑選三文魚,“挑到最後,還認定了我這賣的不是三文魚,哪兒說理去?”一位海鮮店老闆無奈地表示,不少網上流傳的識別三文魚的方法不一定正規,這會誤導不少消費者,對正宗的三文魚產生質疑。

大部分商家表示,正是因為前段時間的新聞,讓不少消費者對市場售賣的三文魚產生了不信任,直接影響了銷量。

消費者:

虹鱒魚是淡水魚,寄生蟲多

不管虹鱒魚被定義為三文魚是否合理,大家爭論的焦點並非名分之爭,而是生食淡水魚的安全問題。

今年5月份,一則“我國青藏高原養殖三文魚已佔國內三分之一市場”的新聞引起了爭議。不少網友表示,青藏高原養殖的是“虹鱒”,並非“三文魚”。

採訪中,不少消費者均表示,虹鱒魚為淡水魚,而正宗的三文魚是海水魚,首先在品種上就有不同,更重要的是,不少人認為淡水魚的寄生蟲很多,根本不能作為生食魚上餐桌。

“我之前看過一個視頻,就是一個外國女子用剪刀把皮膚裡的寄生蟲弄出來,視頻說這個女子就是生吃了淡水虹鱒魚導致的。”家住南坪的小李表示,她此前很喜歡吃三文魚,後來看了這個視頻,頓時渾身起雞皮疙瘩,立馬沒了食慾。

此後,小李還了解到養殖虹鱒魚佔了國內不少市場的相關新聞,想著自己之前吃過的三文魚很可能是虹鱒魚,從此便“戒”掉了吃三文魚的愛好。

採訪中,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顧慮。記者隨機採訪20名消費者,其中近8成人認為,淡水魚寄生蟲太多,而且會謹慎甚至不再食用日料店中的生食三文魚類菜品。

專家:

關鍵看生長過程是否安全可控

由此可見,真正對消費者產生影響的,還是由於淡水魚寄生蟲多這一概念。

據調查,小李口中所說的吃魚吃出寄生蟲的視頻其實並非和視頻描述一致,真實出處是國外某個荒野求生節目的視頻截取,該女子身上的寄生蟲也不是吃魚導致的,而是某種非洲的寄生蟲卵寄生在皮下。

而針對淡水魚寄生蟲多這一概念,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一位專家表示,三文魚有沒有寄生蟲不取決於在海水還是在淡水中生長,而是看其生長過程是否安全可控。

該專家認為,無論是海水的還是淡水的都可以生吃,前提是養殖過程中沒有病原體感染的機會或者沒有病原體,並且在吃之前有個冷凍的過程。冷凍環節會把表層的寄生蟲直接殺掉,消費者吃魚肉,不吃魚皮。現在養殖的虹鱒也好還是其他鮭類魚也好,都是人工配合的。人工配合中都經過高壓滅菌的處理過程,所以在食用環節裡一般不會出現所謂的寄生蟲。

那麼,淡水魚寄生蟲多這一說法是怎麼來的呢?據網絡查詢,所有海水魚和淡水魚都有寄生蟲的可能,生吃三文魚時也要防止寄生蟲,但海水魚的寄生蟲種類少,海水的滲透壓高,到人體內往往因環境不合適,不會長成成蟲,淡水魚的寄生蟲與人體的生長環境接近。但這並不代表,海水魚就不存在寄生蟲,淡水魚就一定寄生蟲多,還是由養殖環境來決定。

爭議:

虹鱒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

除了對寄生蟲的顧慮,不少網友也針對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和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說法是否權威提出了質疑。不少網友表示,虹鱒魚能否列入三文魚,這應當是由權威的水產生物研究部門來宣佈決定,而不是僅僅由一個協會的說法來決定。

據百度百科中的介紹,三文魚是部分鮭科魚類的俗稱,三文魚也叫撒蒙魚或薩門魚,是西餐中較常用的魚類原料之一。在不同國家的消費市場三文魚涵蓋不同的種類,挪威三文魚主要為大西洋鮭,芬蘭三文魚主要是養殖的大規格紅肉虹鱒,美國的三文魚主要是阿拉斯加鮭魚。大馬哈魚一般指鮭形目鮭科太平洋鮭屬的魚類,有很多種,如我國東北產大馬哈魚和駝背大馬哈魚等。

三文魚原本指的是鮭屬的大西洋鮭魚,隨著養殖業的發展,商家也將太平洋鮭等魚類稱為“三文魚”。例如,虹鱒是鮭科太平洋鮭魚屬的一種冷水性塘養魚類,現在也被一些商家稱為“三文魚”。由此可見,目前將虹鱒魚納入三文魚種類中,還僅限於商家和相關行業的標準中。

有網友在微博上表示,所謂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既不是國家標準,也不是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沒有質監局給的標準文號,它就永遠只能是企業內部的生產標準。

採訪中,有市民建議,針對這種情況,商家應該在三文魚類菜品菜譜上,註明三文魚的產地、出處和來源,這樣方便消費者選擇,相關部門也應該對商家進行定期檢查與核實,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放心。本報記者 景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