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背後頻現利益博弈

◆導報記者 戚晨 濟南報道

蜜汁三文魚、煙燻三文魚、三文魚刺身……憑藉豐腴柔美的口感和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三文魚越來越受到"吃貨"們的喜愛,成為普通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濟南市場上,三文魚供應量也與日俱增。

“三文魚”背後頻現利益博弈

日前,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由13家業內企業參與起草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此前不為外界所熟知的虹鱒魚"躋身"三文魚隊列,引發業界爭議。而傳統三文魚——大西洋鮭魚一方則表達了不滿,相關方各執一詞,孰是孰非一時難以分辨。

僅憑外觀無法判斷產地

3日,在濟南市海鮮大市場,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到,最近幾年普通市民吃三文魚的也越來越多了。目前,市場上三文魚每天的銷量達幾千公斤,其中家庭購買比例佔到總銷售比例的20%。連日來,經濟導報記者走訪多家超市、農貿市場發現,同樣名為"三文魚",價格卻相差甚遠。

資深水產專家王源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從狹義上來講,三文魚就是指出產於挪威、丹麥、蘇格蘭、智利等地的大西洋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正宗"三文魚。而廣義上的三文魚,包括很多鮭科魚類,除了大西洋鮭以外,還包括大馬哈魚、紅肉虹鱒等。這些魚在切片後,肉質跟大西洋鮭看起來差不多。

“三文魚”背後頻現利益博弈

"產地的水域環境,對三文魚的品質和價格有很大影響。基本上很多日式料理還有高端的海鮮餐廳,只會採用大西洋鮭,味道鮮美、肉質柔滑,沒有筋和渣滓。"王源表示,目前消費者對於三文魚的價格並不熟悉,因為僅憑肉質顏色無法判斷其產地,造成市場價混亂。

虹鱒魚可以生吃嗎

"在中國幾十年的虹鱒魚養殖歷史上,虹鱒魚一直被當成一種供垂釣和燒烤用的淡水魚,從來沒有被用來做生魚食用。這是因為,以前的虹鱒魚養殖到0.5至1公斤的規格,就直接上市了。這個規格的虹鱒魚,魚肉是白色的,與大家通常吃的三文魚(大西洋鮭魚)完全不一樣,因此也沒有人用它來作為三文魚那樣的生魚片食用。"在濟南市海鮮大市場經營三文魚生意的李法良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批發中,有一些酒店會直接要求購買虹鱒魚來代替原來的大西洋鮭魚,以三文魚的名稱來銷售給消費者,普通消費者基本沒有辨別能力,於是虹鱒魚漸漸進入了三文魚市場。

據瞭解,北歐產的三文魚養殖系統非常成熟,飼料裡脂肪含量、蝦青素含量高,低水溫使得三文魚的生長週期長、脂肪含量高。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王炳謙認為,虹鱒魚與大西洋鮭,業內都可以統稱為三文魚。因為三文魚不屬於科學名稱,這是業內商品名稱的統稱。因為英文叫"salmon",音譯了叫"三文"。不能單純理解為:大西洋鮭可以用,虹鱒就不可以用。

市場利益巨大

"預計未來三文魚市場還會保持更大增長,在巨大的市場利益面前,國產虹鱒魚也會想要分一杯羹,而能夠分得三文魚市場份額的前提,就是虹鱒魚先要'成為'三文魚,這也就更好理解為何在此刻會有這麼多企業聯合相關協會出臺為虹鱒魚'正名'的標準。"山東海平面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懷南認為,將虹鱒魚"變"成三文魚,對於生產企業、經銷商、終端零售商都是獲益的。

“三文魚”背後頻現利益博弈

李法良表示,辨識三文魚首先要觀察三文魚的肉質,應該是緊實且富有彈性的,手指按下去,新鮮的魚肉會馬上彈起來,否則魚肉就會凹下去;其次,三文魚有沒有攜帶對人類有致病性的寄生蟲,並不取決於其在海水還是淡水中生長,而是看其生長過程是否安全可控。

"除了自律外,規範水產市場,還應該清晰標識種類,如丹麥三文魚、智利三文魚、虹鱒魚等在明確品種的基礎上還應該標註清楚產地。"王源表示,目前很多國家已經推薦或強制標示物種學名,以便於消費者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