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二十四味系列 其二 家常味型,回鍋肉

序言

川菜:兼容幷蓄 博採眾家之長


四川,天府之國,自古以來沃野千里、物產豐富,盛產糧油、蔬果、家畜、家禽,為川菜的發展打下了物質基礎。川菜講究色、香、味、形、器,在味字上尤為突出,以味多、味廣、味厚著稱。

川菜的烹飪技藝歷史悠久,自西漢便有有“蜀人喜滋味,好辛香。”之記載。至清朝初年,因明末的戰亂,川中人丁稀少,朝廷從湖廣遷入大量的人口,使得川中五方雜處,各地移民又帶來了各地的烹飪技藝。

因此,四川廚師在總結自己的經驗基礎上,不斷吸收南北菜餚烹飪技術之長,取長補短,達成了北菜川烹,南菜川味。近現代川菜,更是在20世紀上半葉迎來了大發展,其最直接的動力就是30年代開始接收了大量的外來人口。

四川廚師對待菜餚,從來不拘泥不化,不會厚古薄今,到一地,就以當地人的口味為服務對象,通過川菜的技法和味型,為各地愛川菜的朋友帶去一道道美味。在這背後,則是川菜本身的眾多味型支撐了四川廚師技藝多變。只有在這麼多味型裡體驗過學習過,才能造就四川廚師們的五彩繽紛。


當今川菜,常用的味型有二十四個之多,是目前全國各菜系中味型最多的一個,享有“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的美譽。


鹹鮮酸甜類型的有:鹹鮮、家常、豉汁、茄汁、醇甜、荔枝和糖醋味型。

辛香類型的有:蒜泥、薑汁、芥末、麻醬、煙香、醬香、五香、、椒鹽、糟香味型。

麻辣類型的有:麻辣、紅油、糊辣、酸辣、椒麻、魚香、陳皮、怪味等味型。

我們川菜二十四道風味系列,將一一為您詳解這二十四道川味味型,每個味型還會為大家帶來一道代表菜。


川菜二十四味系列 其二 家常味型,回鍋肉


二十四味其二:家常味型


此味型為家常,意為“居家常有”,其特點是鹹鮮微辣,略有回甜或者略有醋香,多用於小炒熱菜,是家常菜中應用最廣泛的。

家常味型的代表菜,亦是川菜的代表菜,回鍋肉。川渝人家有多喜歡吃這道菜,看每次的川菜評選回鍋肉都穩居前三,大部分時候第一就知道了。說句玩笑話,川渝人均豬肉消耗量全國第一,跟回鍋肉這道菜的關係應該很大。

代表作:回鍋肉、鹽煎肉、粉蒸肉


川菜二十四味系列 其二 家常味型,回鍋肉

鹽煎肉


回鍋肉

原料:豬腿肉(二刀坐墩)1斤

配料:青蒜苗100克

調味料:郫縣豆瓣25克,甜麵醬10克,醬油10克,油50克。

製作過程:

1. 將肉刮洗乾淨,放入湯鍋內煮熟至皮可以被筷子輕鬆插透,撈出冷卻後,切成5釐米長4釐米寬0.2釐米厚的片。青蒜苗切成馬耳朵形。

成都清末有位翰林,發明了隔水蒸熟豬肉而不用煮的方法來製作,成為旱蒸回鍋肉,據說這樣減少了可溶性蛋白的溶解損失,保持肉質原味不減,鮮香更濃,一時名噪蓉城。

2. 炒鍋置於旺火上,下油至六成熱,下肉片炒至吐油,成燈盞窩狀時,下剁茸的豆瓣醬炒至上色,放入甜麵醬炒香,再加醬油炒勻,最後放入青蒜苗顛鍋斷生即可起鍋。


川菜二十四味系列 其二 家常味型,回鍋肉


製作要點:

燈盞窩,是形容肉片吐油後微微有點卷的模樣,比喻為燈盞,真是妙。不過現在的人大多數沒見過燈盞,那就想象為小酒窩也行。

回鍋前用熱湯將肉片泹散

肉片炒至吐油,但不能太過幹,否則就像鹽煎肉不是回鍋肉了。

下甜麵醬時火候一定不能大,大就糊底。

農村柴灶炒這個菜時,稱為熬鍋肉,說明炒這個菜的火候整體不能大,

單隻有肉片,這道菜就不美,必須有類似青蒜苗的配菜,如果買不到青蒜苗,蒜薹也將就,但是有的地方拿洋蔥替代,就不怎麼對頭。


川菜二十四味系列 其二 家常味型,回鍋肉

回鍋肉中最大肉 連山回鍋肉


川菜二十四味系列 其二 家常味型,回鍋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