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傳統小吃蜂蜜涼糉,不僅是夏令風味食品,更是家鄉的味道!

《舌尖2》第三集時節裡讓新疆的甜食“瑪仁糖”火了一把,不過大熱天的吃那個肯定會上火吧?不如來份咱西安的甜食蜂蜜涼粽最解暑。蜂蜜涼粽的小攤多是流動在街頭的,尤其是西安的回坊,一到天熱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這樣的攤點。蜂蜜涼粽吃起來非常筋道,涼涼的,最近這大熱天吃了最忒C解暑啦。

三秦傳統小吃蜂蜜涼粽,不僅是夏令風味食品,更是家鄉的味道!

陝西盛產蜂蜜,陝南和關中部分地方盛產糯米,製作蜂蜜涼粽子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蜂蜜和糯米,營養豐富,還有許多食療作用。因此,蜂蜜涼粽子,在西安、關中和陝南,是深受群眾喜愛的夏令風味食品。蜂蜜涼粽形似菱角,白瑩如玉,清涼解暑。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裡,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吃起來筋軟涼甜,甜而不膩,芳香可口,沁人肺腑,淡淡的米香混合玫瑰的清香,別有風味。

三秦傳統小吃蜂蜜涼粽,不僅是夏令風味食品,更是家鄉的味道!

蜂蜜涼粽子全用糯米制成,形似菱角,白瑩如玉,清涼解暑。蜂蜜涼粽子與別的粽子不同,既不包餡,也不包粽葉。但關中民間有用另一種樹葉的,比箬葉寬厚筋滑,在鹼水裡浸得發黃,據說可以用上數年。煮熟,涼透,用一種豔賞但不色情的目光,看賣家利落地剝開外皮,露出如貴妃出浴般白淨脂滑的身子,淋上棗花蜂蜜,甜美便浸潤了它的內容形式。涼粽似魅眼惺忪,妙曼而慵懶。炎熱的天氣吃到嘴裡會覺得非常得舒爽,是理想的夏令食品。

三秦傳統小吃蜂蜜涼粽,不僅是夏令風味食品,更是家鄉的味道!

西安蜂蜜涼粽子,歷史悠久。史籍中多有記述。在長安長大的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中記載:"庚家粽子,白瑩如玉"。早在唐中宗年間,它就是當時盛行一時的"燒尾宴"上的一道佳餚。那時叫"賜緋含香粽子"(蜜淋)。後來,長安城裡也逐漸出現了專門經營這種粽子的店鋪,而且製做這種粽子的技藝已相當高超了。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曾作詩讚曰:"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立團"。又據《歲時雜記》稱:"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錐粽、菱粽、筒粽、秤錘粽(又名九子粽)"。由此可見,遠在盛唐時期,長安蜂蜜涼粽子已是上至宮廷下至民間的著名食品了。如今,2000多年過去了,這種做法和吃法都沒有太大變化,從中足可以說明歷代人們對它的喜愛程度有多高。

三秦傳統小吃蜂蜜涼粽,不僅是夏令風味食品,更是家鄉的味道!

蜂蜜涼粽子,這東西處處都有,現在在西安的小吃攤上,包括回民街裡,蜂蜜涼粽子是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也是外地遊客熱衷的西安特色美食之一。過去則是夏時街頭販賣的解暑小食。賣粽子的小販,挑個擔子走街串巷,一頭擱水桶,粽子預先做好了放裡面,一頭放蜂蜜、玫瑰、白糖,一摞白瓷盤子,上面盤根絲線。粽子包成菱形的,就是大點,約摸有成人半臂長短,剝開粽子上的溼布,出現白瑩如玉的粽子,咬住絲線一頭,另一頭盤在粽子上輕輕一拉,便把粽子橫剖兩半。再切成薄厚均等的薄片布在盤裡,用小勺細細的澆上蜂蜜和玫瑰醬,好似玉片上襯了琥珀一般,吃起來是筋軟涼甜,香潤滑糯,張口還芳香回甘,一盤吃罷覺得暑氣全消,不愧是夏日甜品中的魁首。

三秦傳統小吃蜂蜜涼粽,不僅是夏令風味食品,更是家鄉的味道!

原料:糯米500克、蜂蜜、糖桂花適量

準備工作:蜂蜜涼粽不包粽葉,因此我們需要先製作布口袋: 找一個新的醫用口罩(層次多的那種)拆開,用針線縫成2個雙層紗布的三角形大口袋(單層太薄,如果有比較細密的白布更好)。袋子做好,就可以做粽子了。有現成的紗布也行,大口袋的形狀縫成圓形也可以,不一定必須縫成三角形,但感覺三角形更正宗一些。

泡糯米:糯米淘洗乾淨,用水浸泡12小時,在浸泡過程當中要換水4、5次,我是早上起來泡的米,晚上包的。

包粽子:將三角形的口袋洗淨,放入泡好的糯米;,袋口用線繩紮緊。粽子要捆緊,以免在煮的時候鬆散開。

煮粽子:鍋中加足量的水(要完全沒過粽子),大火煮開,放入粽子,水再次沸騰後轉中小火煮一個半小時。煮粽子一定要水開後再下鍋,煮粽子的水要全部沒過粽子,不然沒有浸到水的部分會煮不熟。

切粽子:煮好後,撈出粽子,一個個擺放開,收幹表面的水份,放至自然涼後,打開線繩,取出,拿根棉線,將線一頭含嘴裡,一頭拿在手上,把粽子一片片地分割成小塊(傳統的方法就是這樣的,用刀切的話糯米會粘在刀上)。

蘸醬:一塊塊擺在盤子中,待涼透後撒上蜂蜜、糖桂花即可食用。到超市買些玫瑰醬,淋上味道就更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