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陝西風味小吃名目繁多,各具特色,從用料上說有米、面、豆、養麥、肉、禽、蛋、奶、油、蔬、果、海鮮等種,從烹調方法上說,有烙、烤、蒸、燴、煮、炸、煎、燉、熬、炙、浸、漪等種,其成型工藝又有疊、卷、盤、揉、抻、切、接、攤、擀、包、捏、模印等種。大體上說來,關中小吃以麵食為上乘。陝北畜牧業發達,小吃以羊肉及乳製品為美。陝南則以魚、肉及米制品為佳。據飲食公司透露,僅西安市的飲食店鋪及攤點就達一萬家以上,經營的品種不下六、七百種,每個品種都擁有許多嗜好者,各個地方又都有別具特色的風味小吃,若把各個市、縣及鄉鎮飲食攤點經營的食品種類加起來,那就更是不勝枚舉了,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在這裡擇要舉出一部分,以觀其梗概。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最能代表陝西飲食文化特色的風味小吃要算是 了。它是由古代的羊羹演變而來的,西周時曾將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據《宋書》記載,南北朝時的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獻出羊羹這一絕味,競由俘虜升至太官令。民間傳說牛羊肉泡饃與宋代開國皇帝有關,趙匡胤未得志時流落長安街頭,飢餓難忍,曾向路邊一賣牛肉的小店討來肉湯泡饃吃。十年後,他當上了皇帝,儘管皇宮裡山珍海味應有盡有,但他總覺得不香。一次他出巡長安,又去找當年的店主給他泡了一碗饃吃,這件事很快傳遍長安,品嚐牛肉泡饃的人越來越多,有時牛肉供應不上,便以羊肉替代,又稱“牛羊肉泡饃”。長安羊肉湯之美,早在北宋時便有定論,蘇軾“隴饌有熊臘,秦烹惟羊羹”的詩句就可以為證。清朝末年,西安城裡西大街橋梓口首先出現了專營牛羊肉泡饃的“天錫樓”,由名廚馬建行掌勺,顧客盈門,生意興隆。接著又出現了一間樓、義祥樓、同盛祥、鼎興春、老孫家等十多家牛羊肉泡饃館,各家競相鑽研烹調技藝,使泡饃技術日臻完美。

牛羊肉泡饃的煮肉工藝很講究。先把全羊骨或牛骨架放清水鍋中大火燉煮,用舊調料袋提味,然後下肉塊,換新調料袋加味。以肉板壓實加蓋,小火燉八小時,至肉爛湯濃,湯色如奶,將肉撈出放肉板上,依照顧客選擇的部位切配。

牛羊肉泡饃的“飥飥饃”也不同於一般的燒餅,它用十分之九的麵粉、十分之一的酵面摻合揉勻,製成饃坯,入鏊烘烤而成。這種饃硬如生鐵,韌如膠皮,甘甜清香而人湯不散。

泡饃在饃的掰法、烹調、吃法上也與別的食品不同,饃須自己掰,若能掰得細如蠅邕(薩Sa),關中方言,即頭)方稱行家。饃掰得大了,湯味泡不進,吃起來味同嚼蠟。碗送進廚房,廚師“以饃定湯,以湯調料,武火急煮,適時裝碗”。分水圍城(多湯)、幹泡(無湯)、一口湯(少湯)、單走(湯中不泡饃)等烹調方法。吃時要順著碗邊一點一點的蠶食,方能品出其美味,不能用筷子來回攪動,否則饃將發瀉,難以保持鮮味不變。

1936年西安事變時,楊虎城將軍曾以羊肉泡饃招待蔣介石。五十年代周恩來總理、陳毅元帥、李達將軍曾分別在西安以羊肉泡饃宴請過尼泊爾前國王馬享德拉、越南胡志明主席、英國蒙哥馬利元帥等貴賓。蒙哥馬利品嚐羊肉泡鏌後,高興地說“我今天又一次享受到了中國的飲食文明。”1986年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引進了西安的牛羊肉泡饃招待外國來華的元首和貴賓。現在牛羊肉泡饃遍佈西安大街小巷,但真正能保持傳統風味的泡饃館有“老孫家”、“義祥樓”、“鼎興春”、“同盛祥”、“一間樓”、“望月樓”等。1989年“同盛祥”的牛羊肉泡饃獲商業部金鼎獎。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另外一種享譽古城西安的泡饃飲食就是“ ”。它的掰饃方法與牛羊肉泡饃相同,但它卻是用豬腸和豬肚烹製的,葫蘆頭源遠流長,可追朔到唐代。相傳唐高宗龍朔元年(661),有一胡某在朱雀大街開設了一家“雜羔店”,專賣豬雜碎。一天,藥聖孫思邈路過此處,入店吃了一碗“煎白腸”,覺得腸子腥味大,油膩重,詢及店家,知製作不得法,當即給店主開了一個八珍湯(八種調料)的方子,讓其如法泡製,果然腸肥而不腥,湯油而不膩,味道十分鮮美,從此顧客盈門。店主為感謝藥聖的指點,便在店門首懸一藥葫蘆以示紀念,並將所賣食品取名“葫蘆頭”。這“葫蘆頭”的名稱來歷還有一說,即指豬大腸與豬肚相連接處的一段,油脂豐滿,形狀很像葫蘆,故以此為名。

到了清末,西安街頭又有不少經營豬肚腸的“豬雜羔”店。1923年原豬肉店的小掌櫃何樂義也挑擔經營起豬雜羔來,為了取得競爭優勢,他在唐代“葫蘆頭”的基礎上銳意改進,在大腸頭中又配以豬肚、白肉、雞肉、骨頭湯等精工細作,烹製成的肚、腸綿爛、肥嫩鮮美,調味以麻辣為主,肥而不膩,清爽利口,生意十分興隆。1931年他在西安廣濟街開設一爿專營葫蘆頭漪饃的小店,當時一位山西籍的美食家取杜甫《春夜喜雨》詩中“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之意,給這家小店取名“春發生”,從此“春發生”葫蘆頭濟饃館便成了譽滿大西北的名店。

製作葫蘆頭要選用新鮮腸、肚,經過稻、捋、刮、翻、摘、漂、煮、晾等多次加工手續,並適當進行物理方法處理,捋出腸壁上附著的沾液、髒物,除去油膩和腥味,使腸肚潔白光亮,再入葫煮熬,熟後出鍋晾涼,切成坡刀形備用。

行家認為葫蘆頭不在於肉在於湯,故而制湯的方法很講究。先把新鮮豬骨頭洗淨砸碎,入鍋燉熬,撇去浮沫,再入白條雞、豬肉,加食鹽、調料包(即傳說孫思邈配製的八珍調味品),繼續用小火熬煮,到湯汁濃白似乳為止。

餅是用上等白麵烙烤的餼餼饃,必須由顧客掰成如黃豆大小的饃塊,以便浸汁入喳。

有了以上三種半成品,才能配製成品。饃碗進入廚中,廚師取切好的熟腸、肚、豬肉、雞肉各數片,整齊地排放在饃上,配以水粉絲,用滾開的沸湯反覆滴三、四次,再加味精、蒜苗絲、辣椒、香菜、添上湯汁,這就成了大肉葫蘆頭。海味葫蘆頭是在大肉葫蘆頭裡加人海鮮,如蝦肉、魷魚絲、海參等即成。

西安人吃葫蘆頭各有所愛,大凡青壯年男人喜肉多湯肥,麻辣味重,以過肉癮;婦女喜歡清湯單走,利腸爽口,以品其清香;老年人則喜其形、色、質、味之美。據說腸吸五穀之精華,性溫善補,理調生機,猶如藥中“甘草”,隨熱即熱,隨涼即涼,冬可暖胃健腸,夏可清熱爽腑。民間驗方中就有“玉腸湯”之稱,腸湯中加大茴、小茴、蓽撥、厚朴、人參等燉之,為健腸補虛之最佳補品。三十年代東北軍到西安後,戰士們不服水土,拉肚子和不思飲食者與日俱增,張學良將軍發現此事後,命令軍營的廚師們仿製葫蘆頭滴饃,並列入“病號飯”,但軍營裡做出的葫蘆頭味道不好,也不能治病,後經軍部研究,每天發二十個“病號飯”牌子,通知春發生饃館優先照顧。

葫蘆頭不僅味道鮮美,且有食療價值,故而它能久盛不衰,深深紮根於民間。其好處有一首詩可以概括“肉如玉環湯似漿,五味和中適口嘗。辣油紅潤晶如珠,腥味盡除滿口香”。想學習羊肉泡饃葫蘆關濤泡饃的朋友可以聯繫西安唯典的小編學習技術喲!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泡饃家族中另一個成員便是“ ”。它以鮮嫩、細膩而受到群眾的喜愛。西安最著名的粉湯羊血是“王記粉湯羊血鋪”,它是本世紀初由王金堂在南院門牛市巷口創設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制血和漪饃。制血的過程是在宰羊時把鮮血接在盆中,用馬尾籮濾去雜質,經過適當的物理方法處理,使其凝固,置人90度的熱水浸泡一小時,使羊血熟透,切成火柴桿細的血絲。吃時由顧客將仡}乇饃掰成小塊,放人碗內,廚師取羊血和豆腐片入鍋內焯兩三滾,撈出放在饃的上面,加入粉絲,澆上熱湯稍泡,用手勺把湯潷去,再澆再潷,如此連續以滾湯漪三、四遍,直到把饃浸熱浸透,調入油潑辣子和煮臘汁肉時撇出的臘灸油,加蒜苗絲、香菜末,再澆入適量的熱湯即成。這種食品所用的五香調料達二十種之多,其中有許多溫中健胃和芳香開竅的中藥,因而頗受年老胃弱者的青睞。1988年初,西安人民大廈將粉湯羊血作為接待外賓的自助餐品種之一,深受外賓的喜愛。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陝西風味小吃中的肉食,以西安“樊記臘汁肉”、西安“老童家臘羊肉”、鳳翔“臘錢肉”、陝北米脂“驢板腸”最負盛名,西安唯典的“關中王記肉夾饃”味道也是頂級,有機會可以聯繫小編來品嚐。

樊記臘汁肉是西安傳統風味名食。人們稱讚它“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渣滿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餘香久不散”。它不僅可以單吃,也可佐酒下飯,如夾進熱白吉饃中吃,則更是別具風味。樊記臘汁肉最初由樊炳仁、樊鳳祥父子兩人於1925年在西安街頭挑擔叫賣,直到1937年才在蘆蕩巷口租了半間門面,開了一爿小店,取名樊記臘汁肉鋪。1950年遷至五味什字口。1956年公私合營,搬到竹笆市南端,增加了營業人員,擴大了門面。每日顧客盈門,銷售量與日俱增。臘汁肉是用陳年老臘汁湯煮的帶皮豬肉,湯汁的年代愈久,煮出的肉味愈醇、色愈佳。這種肉色澤紅潤,軟糯香醇,肥而不膩,入口即化。1989年樊記臘汁肉榮獲商業部金鼎獎。

近幾年城鎮人不愛吃肥肉,怕得血管硬化症和肥胖症,但此肉雖肥不膩,深受食者所愛,故城鎮經營者甚多,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西安的臘羊肉是市場上最走俏的佐酒小吃,它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900年庚子事變,慈禧太后逃來西安避難,一日乘御輦經過橋梓口的一段坡路,聞到香味撲鼻,停下車問香從何來?陪侍在側的陝西巡撫回答:是老童家羊肉店正在煮肉。慈禧立即命人買來一塊品嚐,吃後連聲讚道“好吃!好吃!”回行宮後即命長於書法的大臣在一面金匾上書寫“輦止坡臘羊肉”六個大字賜給店家,並責令地方官年年進貢,從此老童家的臘羊肉便遠近聞名了。

臘羊肉質地疏鬆,色澤紅潤,香而不羶,鹹爛可口。節日歡飲,朋友小聚,餐桌上如能有一盤臘羊肉佐酒,則定會酒興倍增。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西府鳳翔生產的 ,是一種很名貴的傳統風味小吃。它是用驢鞭烹製而成的。所謂驢鞭,即公驢之生殖器,切片後,中有小孔,形如古銅錢,故稱。許多人覺得其物不雅,感情上不能接受,但驢鞭有滋陰壯陽的作用,故而民間流傳著“毛驢寶貝有三樣:驢皮、驢鞭、驢板腸”的民諺。據傳在清朝時,當地每年生產的臘錢肉必須向朝廷進貢,剩下的才能由地方上的達官顯宦分享,作為當地一縣之長的縣令,每年也只能享用一個。一般人只能吃到臘驢腿,就是用驢的四條腿經過醃漬、晾曬、熬煮等工序而烹製成的肉。每逢過節或紅白喜事,當地人就以它作為待客的上品。

陝北米脂縣有一種著名的風味食品“驢板腸”,因它不僅肉質細膩香醇、麻辣可口,而且還有滋陰補腎的療效,所以在市場上十分走俏。板腸的“板”字,是整塊的意思,指驢的全副大腸。製作時先將驢大腸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翻出內壁,置於案上,用刀輕輕颳去穢物,用水沖洗乾淨,投入開水鍋中加料酒,大火煮幾十分鐘,撈出用清水洗幾遍,將腥味除盡,晾乾備用。再用精鹽、醬油、辣椒以及內裝豆蔻、草果、砂仁、桂皮、丁香、花椒、小茴香、大蒜段的藥料袋,放入清水鍋中燒開,煮成滷汁,然後將晾乾的板腸放入,先用急火煮,再用慢火煮。熟後切成寸長的小塊裝盤即可食用。聯合國糧農組專家來米脂考察,吃了驢板腸以後,翹起大拇指直誇“古得!古得!”

麵條中的風味小吃有岐山臊子面、乾縣的酸湯麵、華縣的大刀面等。陝北的剁蕎麵,漢中的梆梆面,在做法上並不複雜,但卻因其風味獨特而風行一方。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是陝西面食一絕,特別在關中西部影響很大,農村逢年過節或遇紅白喜事,都以它招待賓客。其特點有九字令概括:“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薄、筋、光是指擀出的麵條應達到的質量;煎、稀、汪是要求湯燙、湯寬、油多;酸、辣、香是指調味之美,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趙寧博士,在《趙寧留美記》一書中讚譽岐山臊子面“精彩無比”並奉勸“讀者諸君,沒有嘗過的,趕緊拜訪陝西鄉黨,討來吃吃。天下美味,不過如此。”陝西著名作家賈平凹在他的《陝西小吃小識錄》中,對岐山臊子面的製作工藝有這樣一段細緻入微的描寫:“臊子,豬肉,必帶皮切塊,碎而不粥。起鍋加油燒熱,投之,下薑末、調料面煽炒。待水分幹後,將醋順鍋邊烹人,衝冒白煙。後以醬油殺之,加水煮。肉皮能掐時,放鹽,文火至肉爛舀出。擀麵,鹼合水,水合面,揉搓成絮,成團,盤起回性。後再揉,後再搓,反覆不已。爾後擀薄如紙,細切如線,滾水下鍋蓮花般轉,撈到碗裡一窩絲,澆臊子,只吃面而不喝湯。”每碗只有麵條一筷頭許,主人喜歡客人吃十碗或幾十碗以上才算滿意,客人吃飽時,最後一碗才可喝湯。近幾年,隨著人們衛生健康意識的提高,不喝湯的陋習已開始改變,有些地方不再把碗裡吃剩的湯倒進鍋裡連續使用了。

岐山掛麵以條細勻稱、色澤光亮,筋柔味美而聞名,它吃起來頑筋筋、粘膠膠、絲細味香,是人們饋贈親友和招待賓客的上乘食品。當地長期流傳著一首童謠:“房簷水,打線線,舅舅來了吃啥飯?羊肉臊子下掛麵,撲哧撲哧兩大碗……”。岐山掛麵始於清代道光年間。當時山西稷山縣馬金定、馬定娃兄弟二人到岐山經商,在縣城開了個“順天成”號掛麵店,聘請太慈村的郭世奎、孫治海為面匠。專門選用前茬為苜蓿或豌豆地所產的小麥(俗稱“紫麥”)做原料,經過精磨細籮,磨出的麵粉韌性大,筋絲好,光滑感強。製出的掛麵拿在手裡甩不斷,放在水裡泡不爛。咸豐年間,陝西地方官就把它作為地方名產向皇室進貢。1931年“順天成”號掛麵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萬國博展會,深受歡迎。當時有詩日:“掛麵分細寬,好吃且美觀。參加博覽會,到過舊金山”。近幾年岐山掛麵不斷改進工藝,研製出了“空心掛麵”使這一傳統名優食品又更上一層樓。

乾縣一帶以“酸湯麵”而著名。這種面的吃法與臊子面完全相同,都是隻吃麵不喝湯,但其味則更酸、更辣。酸湯分綠湯和紅湯兩種。綠湯以青菜為飄菜,紅湯以辣油為飄花,紅豔豔的辣油要蓋滿碗沿。當地招待女婿時有幾句順口溜“丈母孃,心腸厚,辣子油,吹不透”。外地人不習慣當地食俗,吃頭一口便嗆得不能下嚥。

風行於華陰、銅川一帶的大刀面,製作方法很獨特,先把硬麵團用木槓反覆排壓,使之均勻回性,然後再用擀杖反覆擀薄,折成數摺,用十八九斤重的大刀切面。技藝嫻熟者揮刀自如,刀起面落,韭葉細的麵條紛紛從刀下滾出。這種面有薄、軟、細、長、筋五大特點,當地人除節日食用,還用它待客。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戶縣、扶風、隴縣一帶農村,常用“出稍面”待客。麵條撈出盛人盆內,放在桌子中間,四周擺好醬油、香醋、食鹽、油潑辣子和香菜末、韭黃絲等,由食者按自己口味取用。每人面前放一盛有臊子湯的湯碗,客人各挑一筷子頭面條,放進自己的湯碗內,擺涮一口吃一口,主人則不時給客人碗裡添臊子湯,席問香氣四溢、賓主謙讓,別有一番情趣。因麵條是邊擺涮邊吃的,故又稱“擺湯麵”。

除上述名食以外,關中具有地方特色的麵條還有“耀州蘑菇窩窩面”、“大荔爐齒面”、“西安油潑箸頭面”、“西安猴頭面及猴耳朵面”、“合陽頁面”、“三原疙瘩面”、“麟遊血條面”等。

陝北的養麥是上等雜糧之一,每逢過年或遇婚喪喜事,農家都離不開用“剁蕎麵”招待客人。剁蕎麵的功夫全在一個“剁”字上。剁面刀是特製的,長約二尺,寬三寸,菜刀般厚薄,刀背兩端安有兩個木製的刀把。剁面時,先把和好的面揉成一個圓團,放在案板中間稍靠後,再用擀麵杖將面的一部分擀開,比擀白麵條稍厚一些,然後剁面手開始顯示刀功,雙手握刀,由前向後剁,隨著剁面刀在案板上有節奏地向後移動,麵條就從刀刃下滾了出來,剁完一刀面,下進鍋中,再擀開一部分面,剁第二刀,每刀面可撈三、四碗,一個人剁可供三、四個人吃。一個技藝嫻熟的剁面手,動作利索,前後連貫,協調優美,剁出來的麵條粗細均勻,長短適中,像機器壓出來的一般。撈好麵條,配上肥羊肉臊子,入口鮮潤滑爽,風味獨特。陝北婆姨個個都是剁面能手,姑娘未出嫁前,就把剁面本事學到手了,要是哪位姑娘不會剁面,或者剁不好面,找對象便會被小夥子認為是一大缺陷。近幾年隨著改革開放,市場活躍,剁養面已進入了城鎮餐廳,成為聞名於陝北的一種風味小吃了。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在陝南西部的漢中地區,每到夜晚,常有挑面擔者敲擊木梆,沿街叫賣,以清脆的“梆梆”之聲招引顧客,故又稱“ ”。這種麵食風味獨特,是陝南面條中之佼佼者,其製作方法簡易,不用菜碼和臊子,重在調料。辣椒油是用菜子油在旺火上燒熱後潑成的,醬油、香醋用裝有草果、花椒、大料的調料袋分別在鍋裡燒開,熬出香味。麵條下鍋後,先在碗裡放入適量的醬油、香醋、精鹽、辣椒油,生薑汁、蔥花及胡椒粉。鍋開後,先舀滾熱的麵湯倒進碗內,再將麵條撈入,澆上少許熟豬油就可以吃了,味道酸辣醇香,清淡爽口,夏吃解署,冬吃驅寒,且有利溼暖胃的作用。謠曰:“梆梆湯麵香又鮮,酸辣暖胃能驅寒,清淡之中有真味,吃上一碗賽神仙。”

饃和餅這種不起眼的日常吃食,也有許多做法別緻、風味十足的佼佼者。

臨潼的“罐罐饃”,因其形似罐罐而得名。製作這種饃,麵糰盤揉的時間長,講究把面和硬,分成幾塊反覆揉搓,做饃時,每個面劑還要多次揉搓,因而蒸出的饃於酥香甜,皮薄層多,涼吃酥而不粘,可存放旬日不變質。

蒲城的“椽頭饃”,因形似椽頭而得名。這種饃不同於北方人常吃的一般蒸饃,製作此饃不用鹼,以1/4的酵面和3/4的麵粉,快速揉成硬麵團,用木槓反覆排壓,使酵面充分混合,再反覆揉搓,直至麵糰柔軟光滑時製成饃坯,餳至饃坯微發虛時,人籠蒸熟即成。這種饃皮光色潤含水量少,風吹不裂皮,久存不變質,吃起來滿口香甜。1982年在渭南地區風味食品展銷會上,被評為傳統名優食品。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馳譽三秦的“ ”在關中農村深受群眾的喜愛。石子饃歷史悠久,具有明顯的石器時代的“石烹”遺風,被食品專家稱為食品史上的“活化石”。有關它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唐代《資暇集》,那時稱為“石鏊餅”。唐代李匡義說,石餅本來叫“略餅”,因為同州人好相略(Yan音彥,粗魯、逞強好勝),每到口角相爭,相持不下時,就要投拆官府去打官司,雙方都怕官司打輸坐牢捱餓,所以“必懷此餅而去,用備狴牢之糧。”後來又成為當地進獻唐朝皇帝的貢品。到了清代,石子饃隨著坐官、經商的秦人傳至江南,文壇巨匠袁枚在他的《隨園食單》中稱譽它為“天然餅”,對其用料、作法、特點作了詳細記載:“涇陽張荷塘明府家制天然餅。用上白飛面,加微糖及脂油為酥,隨意搦成餅樣,如碗大,不拘方圓,厚二分許,用潔淨小鵝卵石,襯而嫫(han音漢,燒的意思)之,隨其自為凹凸,色半黃便起,松美異常,或用鹽亦可。”這段記述和今天石子饃的用料、做法、特點基本相同。這種烙制食品的方法雖然很古老,但由於焙烙傳熱均勻,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油酥鹹香,可久貯不壞。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石子饃已由鄉村轉入西安高級飯店。現在雖然仍以鵝卵石作為導熱媒介,但加工方法更為精細,也更講究衛生,並將其體積改小,人們偶爾品嚐幾口,更覺比山珍海味還有嚼頭。不少中外賓客一到曲江春酒家,都紛紛要求品嚐石子饃,併購買一些帶回,作為珍饈美味饋贈親友。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在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所在地的禮泉縣,有一種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 ”,因其形狀似柱頂石而得名。據傳此饃始於唐代,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因它色澤鮮美,醇香撲鼻,不佐菜餚吃亦美味可口,過往遊客無不購買品嚐。清朝乾隆皇帝拜祭唐太宗昭陵時,品嚐了地方官員敬獻的柱頂石饃,極為讚賞。這種饃是用鹼水把麵粉、蛋清、酵面快速揉成麵糰,再製成外實內空、表面鼓起、底心內凹的饃坯,然後用刻有花紋的木模壓上圖案,放入鐵鍋內,用木炭火或無煙煤烤熟的,吃起來酥脆爽口,甘香味美。當地人把這種饃的特點總結了四句話:“皮薄瓤厚鼓鼓腔,底凹面平柱頂樣,酥脆爽口味道香,攜帶方便好存放”。1981年8月,美國前總統卡特訪華,30日他同夫人、女兒一行來陝,訪問了禮泉縣烽火大隊,中午在一家農民家裡吃飯,主食有面條、柱頂石饃、餃子;菜有西紅柿炒雞蛋、燒豆腐、炒蛇豆、涼拌豆芽。卡特不熟悉地用筷子夾著各種農家菜,邊吃邊翹起拇指誇獎“真好吃!真好吃!”尤其對柱頂石饃很感興趣,讚不絕口,向主人詳細問了製作方法,並讓翻譯把柱頂石饃的用料、製法和特點全部譯成英文帶回美國去了。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地處秦巴山區的寧強縣盛產核桃,當地製作的 營養豐富,酥脆可口,是一種深受群眾喜愛的風味食品。最著名的店鋪要算寧強城內的王紀福興老號,開業於清代乾隆年間,創始人姓王,無子嗣,臨終前將字號招牌和操作技藝傳授給得意門徒王文選,文選又傳給其子培祿,培祿傳妻何氏繼承,何氏傳其媳婦斯秀英。1900年庚子之變,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逃來西安避難,漢中地方官員曾以此餅進貢給皇室享用。1942年國民黨兀老、當代著名書法大師、詩人于右任入蜀途中,品嚐後讚不絕口,從此王家核桃燒餅名聲倍增。其製作方法是用菜籽油、酵面加鹼水和成麵糰,再製成餅坯,用“走棰”推動,擀成長條,上下抹上搗碎加有食鹽的核桃泥和菜籽油,用圓木棰從中間向下壓成凹形,放人鏊中烤熟即成。其色金黃,其味油香綿長。這種饃能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是因為它具有四優:經濟、實惠、味美、方便。不用佐菜,立馬可吃,一個餅五、六角錢,兩個餅就可美餐飽腹,因而過往行人無不聞香停步,光顧店家。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包子以關中東部地區的“渭南時辰包子”最著名,它以皮薄餡香而受到城鄉廣大群眾的喜愛。時辰包子成名於清代光楮二十九年(1903)。說起“時辰包子”名稱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據傳,當時渭南縣城南村有個做包子的能手叫張坤,他作的包子油香綿潤,特別好吃,每天購買者絡繹不絕,--到午時就銷售一空。那時鄉下有個讀書人進城給有病的母親買包子,前兩次到包子鋪已是午時和巳時,都未買到,第三次他起得更早,趕到時正值辰時,終於買到了包子。他高興得借來店家筆墨,寫了一首小詩貼在包子鋪門口:“城裡包子香又香,想買包子敬老孃。午時巳時都錯過,正當辰時才趕上。”以後人們就將張坤的包子稱為“時辰包子”。到了本世紀30年代,渭南又出了一個做包子的能手,名叫王德本,他銳意鑽研技藝,博採眾家之長,包子的質量遠遠超過了張坤,人稱“氣死坤”、“包子王”。他的包子用上等白麵,豬板油,赤水大蔥、菜油炒麵,加八味調料製成。雪白髮亮,小巧玲瓏,底色金黃,形狀就像一項和尚帽子,吃起來肥而不膩,口味香醇。這種包子至今仍盛傳不衰,1982年在渭南地區飲食業風味展銷會上,被評為傳統優質食品。除了時辰包子據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了解還有白水的豆腐包子比較好吃。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馳譽三秦大地的 與乾縣鍋盔、岐山掛麵齊名,為關中三大著名麵食。早在清末,位於終南山秦渡鎮的米麵皮子就已出名,經營的店鋪中較有名氣的要數藥王樓下的“皮鋪子趙家”和城隍廟前的“禿雁娃”皮子,均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皮子鋪趙家’'的第三代傳人趙克寬老人已年逾八旬,還在指導第四代人繼承其經營特色。米麵皮子的特點是色白光潤,筋、薄、細、軟,吃起來酸辣爽口。製作時先將大米淘淨,水浸1-2天后磨成米漿,加適量食鹽攪勻,再徐徐放人沸水中邊燙邊攪成濃米漿,盛入釀皮鍋(用金屬薄片衝壓而成的有幫、平底,圓形的炊具),雙手旋轉,使米漿厚薄均勻,然後將鍋放入沸水中蒸熟,再放人涼水中晾涼,揭下米麵皮,在其上塗上-層清油。再蒸時,鍋底抹菜油,舀人米漿。切皮子的鍘刀片長約半米,足有十斤重,據說好把式能把軟皮子切硬,把硬皮子切軟。著名作家賈平凹在他的《陝西小吃小識錄·涼皮子》中有一段維妙維肖的描寫:“賣皮子時不用稱,三個指頭一捏,三下一碗,碗碗份量平等,不會少一條,多一條也不給。加焯過的綠豆芽、加鹽、加醋、加芝麻醬,後又三指一捏,三條四條地在辣子油盆裡一蘸,放入碗上,白者青白,紅者豔紅,未啟唇則涎水滿口。”現在涼皮子已成為城鎮居民的方便食品,西安掛秦鎮米麵皮子招牌的店鋪就達八十多家,它雖然沒有登上“大雅之堂”,但卻以它經濟、實惠、味美的特點贏得了人們的喜愛,不僅在酷熱的夏天人們爭相購買,就是在三九寒冬食客也不少。西安唯典的秦鎮米皮也是非常的好吃,想學習的朋友可以先去秦鎮品嚐在來唯典品嚐,自己對比。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 ”是乾縣地方風味食品,也是當地人端陽節必吃的歲時節日食品。它比普通糕大,皮脆瓤酥,觸口即融,不咬不嚼便可落落下肚,且口齒餘香不絕。據說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倉惶西逃,途經興平,糧草斷絕,殺馬而食,士兵有用馬油制餅充飢者,其味甚躥(cuan方言,香的意思),後來便形成一種風味食品流傳到了乾縣。故而正宗的“叉酥”要用馬油和麵,再用馬油煎炸,方有特異的奇香。現今馬油稀貴,不易買到,多用上等菜油代替,其製法是用菜油和好面,加入蛋清,蘇打等,浸潤五、六小時,至油與面充分融為一體時,包入白糖、核桃仁,至油鍋煎炸。出鍋後的成品表皮澄黃,內呈蜂巢狀,形似玉屑,到口即酥,餘香回味不絕於口。50年代謝覺哉、郭沫若到乾陵視察,吃了“叉酥”贊為乾州一絕。叉酥的圖片有爭議,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沒吃過,所以也不知道對不對。

在號稱“塞上古城”的榆林,有一種叫“香哪”的傳統風味食品,因其風味獨具一格,被譽為食品中的一絕,蜚聲於省內外。“香哪”歷史悠久,《清異錄》載唐代稱它為“消災餅”。這種餅有一股酒香味,到了清代又稱它為“酒香餅”。相傳康熙年間,榆林有位縣令宴請當地豪紳,席間大家品嚐了“酒香餅”,只覺酒香撲鼻,大家不約而同地讚歎“香哪!香哪!”從此,“酒香餅”便改名“香哪”了,一直沿襲至今,盛名不衰。“香哪”是以精白麵為主料,用白酒和成麵糰,製成餅坯,然後以豬油浸炸而成的。吃時趁熱撒上白糖,其色潔白油潤,其味綿軟酥脆,酒香濃郁,是當地舉辦宴席和饋贈親友的上乘美點。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榆林的“ ”也叫炸豆奶,也是頗有名氣的風味食品,它以鮮羊奶為主料,用油炸成斜形的鏈條狀,故名。製作時先將鮮羊奶加入雞蛋清、綠豆澱粉,以水攪拌均勻,製成奶漿。鍋裡再加鮮羊奶、白糖,旺火燒開,徐徐倒人奶漿,輕輕攪動,呈糊狀時盛入瓷盤,冷凝後翻轉倒在撒有幹澱粉的案板上,切成斜塊,裹一層幹澱粉,用豬油炸熟,趁熱撒上綿白糖上桌,其色金黃,外脆裡嫩奶味香甜,是老少皆宜的營養佳品。

陝北佳縣的“蜜碗”是當地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因其酥軟清香而受到人們的喜愛。提起它的來歷,老一輩人會給你講一段有趣的傳說:唐太宗的皇后長孫娘娘產後得了疑難重症,不論什麼佳餚美味都吃不下去。一日,大臣魏徵進宮探病,問了娘娘的飲食。太宗嘆了一口氣說:“皇后百樣補品都不想吃,日漸消瘦,如何是好?”魏徵奏道:“為臣聽說葭縣(現改為“佳縣”)有一位張廚師善做民間小吃蜜碗,病人最喜食用,何不召來一試。”太宗聞奏,立即派人將張廚師傳進宮中御膳房。

第二天一早,張廚師親自給娘娘送去烹製的美食。娘娘見盤中所盛之物不是常見的水陸八珍,而是一個金燦燦的小碗,就發生了興趣。她端起盤子仔細看了一陣以後,輕輕咬了一口,只覺得又酥又軟,美不可言。接著又一口一口地慢慢品嚐,吃得一點不剩。從此,娘娘胃口漸開,每天除吃兩個蜜碗外,還能吃一些別的東西。過了一個月,娘娘臉色漸漸紅潤,過了三個月,已經完全康復,太宗大喜,以黃金百兩、綵緞百匹重賞了張廚師。從此蜜碗名傳中外。

蜜碗的做法是:每三斤白麵,加十個雞蛋和一斤蜂蜜,將面和勻,擀成半寸厚,切成手掌大的方塊,捏成碗狀,入油鍋炸熟即成。

陝西飲食習俗——小吃

“ ”始於明代,是陝北傳統風味小吃之一,它用上等白麵、優質大棗、熟芝麻、菜籽油或芝麻油為原料,經過油酥,制皮、制餡、包餡、烘燒等五道工序製成。其成品色澤金黃,皮薄層疊,棗泥香甜。它不僅是當地群眾饋贈親友的佳品,也是青年男女訂婚的必需品。按當地風俗,訂婚時男方送女方的衣物根據家庭經濟條件可多可少,而棗果餡則是必不可少的,且所送必成雙數,一般為16個或24個,近幾年有增至48個或64個的。女方將收到的棗果餡分贈給直系親屬,表示已經訂婚。

陝西的風味小吃豐富多彩,品種繁多,除上述具有代表地方特色的一些食品外,各地都還有許多著名的傳統小吃值得稱道,如西安“甑糕”綿軟粘甜,棗香濃郁,久食不厭,是四季皆宜的方便食品。西安蜂蜜粽子涼甜適口,沁人肺腑,尤在夏令季節深為群眾所喜愛。上面幾乎所有的小吃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都有專文介紹,想學習各種小吃技術的也可以聯繫西安唯典學習小吃。西府歧山的“御京粉”以白、薄、勻、光、軟、筋、辣著稱,被譽為麵筋皮子,曾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膳。扶風的“鹿糕饃”皮薄色亮,酥脆香甜,味道鮮美,又耐久貯,民間曾廣泛流傳:“岐山掛麵西鳳酒,扶風鹿糕京裡走”的諺語。興平的“幹饃”小巧玲瓏,逗人喜愛,色、香、味、型俱佳。東府三原的“泡泡油糕”表皮膨鬆,薄如輕紗,味道香甜,入口即消。富平“太后餅”外皮焦黃酥脆,內質層次分明,柔軟可口,油香不膩,曾是漢文帝之母薄太后愛吃的食品。大荔的月牙燒餅顏色金黃,酥香味美,民間從古至今流傳著一首民謠:“走南京,到北京,同州府裡好燒餅,熱吃脆,冷吃酥,咬一口是空空。”大荔“爐齒面”柔韌光潤,香辣味濃,別具一格。綏德“油旋”皮脆質軟,油潤酥香。定邊“糖饊子”鬆軟起泡,酥脆香甜。漢中的“菜豆腐”酸香細嫩,清爽利口。陝南“熱涼粉”麻、辣、酸、香,十分可口。漢中“薄脆”焦黃酥脆,香味綿長。洋縣“棗糕饃”鬆軟香甜,經久耐貯。洋縣“豬白血”鮮嫩適口,營養豐富……這些食品都普遍受到中外遊客的喜愛和讚賞。總之陝西風味小吃品種繁多,難於逐個記述,此處介紹的只是其中極少的一部分,可以作為窺視陝西飲食文化的一個小窗口。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陝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唯典餐飲美食文化"頭條號喲,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陝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繫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

點擊文章左上角紅色圓圖標“唯典餐飲美食文化”進入後就可以看到小編以往發的很多關於美食或者陝西小吃的製作方法和歷史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