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濃香酒都綿柔了,對此你怎麼看?

之前喝過江口醇蛟龍、詩仙太白20年陳釀,雖然這兩款酒都屬濃香酒,但確實比一般濃香酒濃郁,相比我曾經喝過的80年代雜瀘,其濃郁度又明顯不及。仔細品鑑這兩款酒,你會發現,這兩款酒的濃郁味道是調出來的,但這種濃郁味道的調味酒並不是醬香酒,也不是兼香酒,更不是董香酒,這種調味酒的味道跟80年代的雜瀘有些相似,這不禁令我驚喜,瀘州酒的綿柔化讓我以為這種工藝已經消失,但事實卻沒有。

現在濃香酒都綿柔了,對此你怎麼看?

說到這裡,我們不禁疑問,為什麼傳統的瀘州、貴州那些酒廠都放棄了這種濃香工藝,改釀綿柔的濃香酒?在我看來,這也許是追求口感的大眾,畢竟那種像醬香一樣的濃香酒,確實難以讓大眾接受。

當前的主流川濃,與江淮濃香一樣追求綿柔,只是兩者的風格還是有所區別,畢竟地域、氣候、環境、工藝都有所別,雖然都是綿柔濃香,但品質上還是有所差別。

與江淮濃香一樣,大部分川濃都追求酒體的連綿持續,香味的純淨、幽雅、協調,酒體甜而不膩,柔而不淡,陳香緊緻。這一點上1573是個典型,相比中端的窖齡酒,1573顯得純淨一些,香味協調一些、飽滿一些,酒體的連綿性明顯好些。個人覺得,這種酒質,除了用了好的接段酒外,還與窖池的窖齡、發酵時間、輔料比例運用等方面釀造工藝有關。

現在濃香酒都綿柔了,對此你怎麼看?

說到酒體的連綿,做得最好的就是董酒,這可能是董酒香醅有超長時間發酵的原因,80年代的白標董酒是一個經典,舒適、溫文爾雅的藥香,連綿不斷的酒體,無限的回口藥香,這種味道,讓所有品鑑過其酒的人印象深刻,也正是因為如此,董香型白酒成為了濃香型白酒的優質調味酒。

現在濃香酒都綿柔了,對此你怎麼看?

對於濃香型白酒,難以完成像董香型白酒那樣10個月甚至3年的發酵,畢竟濃香型酒的窖池是萬年糟窖池,超長時間發酵會讓窖池酸化,影響窖泥中的微生物。不過,我也聽說有的濃香酒廠會在特殊的窖池裡將料醅發酵三年釀調味酒,這麼長時間發酵可以肯定的是其用的窖池不會是萬年糟濃香窖池。

雖然董香有超長時間發酵,酒體有其優勢,但董香畢竟是董香,她不是濃香。相比濃香,董香的酒體有明顯的藥香,即便是去掉藥香的這種工藝酒,其風味跟濃香酒還是有區別。復產的勻酒20年陳釀是酒廠“去藥增酯”的產品,但由於其用的是水泥窖池,其沒有濃香酒那種濃郁的窖泥氣息,又由於其是大小曲串蒸工藝,酒體當中又有淡淡的小曲酒香味,長時間的發酵,較好的輔料控制,確實讓酒體有較好的連綿之感。

回到綿柔濃香中來,追求這種連綿、緊緻、舒適、細膩並非完全是一種退步,只是我覺得濃香酒都這樣追求會少了他的多樣性。我曾對比過高端的柔雅濃香酒和高端的醬香酒,濃香酒也有其優勢,醬香酒在味上完全碾壓,在尾香和留口香上完全勝出,但柔雅濃香在酒的連綿度上完全勝出,尤其在尾段的品鑑當中,你會發現,醬香酒的尾段是醇厚的酒體向香的過渡,隨後便是悠長的回香,而柔雅濃香則是香味及醇和酒體的緩緩消失,在酒體的持續性上,我覺得好的濃香酒要比醬香強。這也許是因為醬香酒每一輪次發酵時間並不像優質濃香酒那麼長,畢竟濃香酒時間長可以90天發酵,但醬香酒,雖然發酵週期長,但分到每個輪次也就40余天,當然,這還與優質濃香酒輔料運用較少等方面因素有關。因此,對於好的綿柔濃香酒,其實更需要細品,慢慢的感受,慢慢的品味,感受她的圓潤、細膩、協調、持續。

說到這裡,對於濃香酒,綿柔是一個方向,但我覺得有特殊工藝的濃香酒廠應該對自己的傳統有所保留,就像江口醇和詩仙太白那樣,畢竟消費者的口味也在變,誰又知道以後的消費者口味是怎樣的呢?除此之外,這種濃郁味道的濃香酒,其實是個品質壁壘,這更有利於培育忠實的品牌消費者,在大眾酒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挖掘並用自己的優勢守住這一片特殊的天空未曾不是一個可供考慮的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