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羊棒骨或火鍋真好吃

休息日帶著老家兒,

一起吃大棒骨去!


{地理位置}


這家店在李老社區商業中心面衝怡樂中路的那一排底商裡,

是臨街店鋪,還是比較好找的。

李老社區商業中心位於怡樂中路和通朝大街交匯路口,


目前通朝大街在修路,交通比較難走,

很容易堵車。這裡有公交車到,

但沒有地鐵或輕軌可以到,

另外這裡的停車場面積不大,


收不收費,我也沒懂,

我進場有記車牌號,

出場直接抬杆,

不知道是收費還是沒收費。


{店內環境}


這家店面積算是中等,

店內風格就是火鍋店的傳統風格,

基本都是四人桌,未看到包間,

諮詢了服務員,沒有大桌,

如果人多,可以在側面拼桌,

店家在牆上掛了幾張京劇的劇照,


提升店裡的美觀度。

這家店的熱鬧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中午到店,人聲鼎沸,

烹煮羊棒骨的鍋裡的蒸汽,


讓店內的溫度都上升一個等級,

挺有吃火鍋的氣氛,


這樣其實算是中餐廳的一個特點,

米其林肯定不欣賞,不過作為國人,

都會比較習慣這樣的感覺了。


{店內服務}


進門就是收銀臺,

這即是收銀,也是迎賓,

收銀臺前的服務員,

會熱情招呼你,並叫其他服務員領位,


這在中小型中餐館很常見。

服務員也是非常熱情的領位,

服務周到,用語規範,

我們點了店裡的4人套餐,

很快菜品就上齊了,

前後可能也就10幾分鐘。


吃的過程中,

服務員主動過來詢問是否需要加湯。

吃完之後,

門口的服務員還會說歡迎下次再來,

都是標準的服務禮儀,滿意。


{菜品}


這次的年會禮券,是代金券,

應該是夠兩人吃的,

但這次我們去了四個人,

所以就點了店內的四人套餐,

所以就來說說四人套餐的內容,

我覺得量是真的挺大的,

我們四個人都吃的有點撐了,

還有很多沒吃了。


【大鍋羊棒骨】


主菜,真的是挺大的一鍋,

數了一下,大概有14塊大骨頭。

這一大鍋的湯料,

也是比較有味道的,

這家叫秘製羊棒骨,

那麼肯定湯裡的配料應該不錯。


羊棒骨是之前就加工好了的,

上來的時候,應該是已經熟了的,

再加熱烹煮後,香味更加濃郁,

口味算是比較重的,夾出一塊,


羊棒骨的骨徑都很寬,吸管很容易進入,

吸骨髓很方便,棒骨上的肉,

基本是瘦肉,已經爛熟,


輕鬆就可以脫骨,已經很入味的肉,

口感飽滿充盈,軟糯鮮美,

肉質新鮮,嫩,味道是相當不錯。


這一鍋秘製的湯料,

也是鮮鹹口味,很適合北方人。


【土豆】

切成了土豆片,

擺盤不算規整,

下鍋倒是味道不錯,

煮透以後味道更佳,

面軟口感。


【白蘿蔔】

一樣是切成片,擺盤比較一般,

下鍋煮透後,

還會給鍋裡的味道帶來一種蘿蔔特有的清香,

煮的透亮變軟後,

入口感覺更佳。


【紅白雙拼】


這就是白豆腐和血豆腐拼盤,

白豆腐不似普通豆腐,

更像是魚豆腐的口感,

相對要有一些彈性。

血豆腐味道不錯,口感Q彈。


【幹豆腐皮】


這我是比較喜歡的菜品,

一般都是吃四川火鍋的時候,

最喜歡涮這個,在肉湯的加持下,

味道也還是挺香的。


【大娃娃菜】

把白菜叫大娃娃菜,

也挺有意思,就是大白菜了,

打白菜很經典,

涮鍋的大白菜,

煮的透亮後,

有回甘,味道不錯。


【蔥花餅】


蔥花餅的裝盤,還有點像披薩,

已經給切好,蔥香的味道濃郁,


餅皮很酥,餅肉部分則面發的不錯,

口感比較軟,

切還有點發泡的感覺,

整體味道不錯。


【刀削麵】


這套餐,刀削麵是兩份,

麵條筋斗,煮後發亮,

估計是有澱粉加持,

味道還是挺棒的。


【酸梅湯】


套餐也是兩紮,味道還挺好,

吃如此的硬菜,又是有點偏重口,

這酸梅湯喝起來消火,

解渴,讓你能再多吃一點。


{綜述}

秘製羊棒骨,在冬天吃,

非常和諧,味道也確實不錯,

家裡人都還挺愛吃的,

還說要是能有大桌,就把人都叫上,

一起來吃一次,足見這味道太合口。

總體來講,這家店不錯,

口味好,服務熱情,分量十足,


性價比高,當然也略有不足,

擺盤還需再精緻一些,外部環境,

不算太好,這跟餐廳沒啥關係,

拿了年會券的朋友,如果過來吃飯,

交通不是很方便,這是個小問題。

骨氣鼓氣秘製羊棒骨

¥83/人

火鍋 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