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脯絲配花生米

來源 | 喵爪文 福建南大門官網

作者 | 許佩霖

元氣滿滿的一天從一頓美好的早餐開始。先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紅米粥,再來點怡口的小菜,真是暖心暖胃,瞬間心情舒暢。詔安人的早餐絕不會少了各式小菜,醃製的黑橄欖、鹹蘿蔔、腐乳、豆豉、薑絲……詔安人擅長以一雙巧手滿足挑剔的味蕾,哪怕是一盤小菜。

在我家的飯桌上菜脯絲和炸花生米一直是常客。母親的菜脯絲做得極好,常常有人上門預訂。她做菜脯絲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做完菜脯絲,母親肯定要再炸一把花生米,這兩者也是絕配。這些味道凝結成記憶,也成了我對家的惦念。

母親總是一大早便上集市挑蘿蔔,再一大袋扛回來。那白到通透的大蘿蔔洗淨切成長條塊,一塊塊都晶瑩剔透的,一掐就能一把汁兒出來。攤開在竹製的曬盤中曬,陽光照耀下更加可人。這就是母親自制菜脯絲最初的原料。

菜脯絲配花生米


等表面的水曬乾後得把它們先收回來,這個時候要開始用鹽醃製。蘿蔔塊加入鹽揉搓入味,像和麵一樣把蘿蔔塊揉成一團,這個過程似乎不太溫柔。緊接著就要放入袋中,綁緊,再用大石頭緊緊壓實。慢慢地,蘿蔔塊多餘的汁液就會從袋子的縫隙中滲出。我也頗愛喝蘿蔔湯,雖然味道不錯,但是細品總還有一點點苦味,經過這道程序的處理就再也嘗不出苦味了,那些許的苦味已經隨著汁液流出了。壓完之後的蘿蔔塊因為“縮水”體型已經小了很多,苗條的身形開始顯現。

菜脯絲配花生米


在這之後它們又要去邂逅陽光了,往往這個時候我就會先去偷吃一兩口,這個時候的蘿蔔絲有獨特的清甜和爽脆,邊曬邊吃也是別有趣味。曬乾之後它們就成了菜脯絲,不過它們還要經過最後一道工序。

母親準備好辣椒絲、蒜、芹菜等,熱油下鍋先把辣椒絲與蒜先爆香,再與菜脯絲同炒,加入少許鹽,味精,醬油調味,末了再撒一點胡椒粉和芹菜。這樣才成了母親秘製的菜脯絲。

菜脯絲在爽脆中又多了一絲韌勁,嚼來嘎嘣作響,那是另一種趣味。蘿蔔獨有的清甜被保留下來,加上辣椒絲絲微微的辣,胡椒的辛,蒜和芹菜特有的香,以及鹹味的綜合足以讓人慾罷不能。這時候,還得下鍋炸一把花生米!

私以為一條菜脯絲要配一顆花生米,用菜脯絲將花生米裹好一起入口,一定要一起咀嚼。這個時候經過烹製的菜脯絲加上花生仁的酥香,嚼起來不僅僅是味覺的盛宴,更是聽覺上的一種玩味,一口一個脆,別開生面;鹹香與酥香的結合,互相促進著,齒頰留香。這真是一段美妙的味覺之旅。

菜脯絲配花生米


我時常感嘆,蘿蔔和花生只是兩種再普通不過的食材,經過烹製,綜合之下卻有如此曼妙的味道。平凡中也有不平凡啊!大概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搭配讓人心醉。奶奶常跟我說“姻緣無錯對”,我想這世間萬物都是如此吧,像命中註定般就是一物配一物,就像菜脯絲就得配花生米。

家的味道從來都是既抽象又具體,總有一些滋味會觸動你內心最柔軟的情思。也許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也許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日三餐,也許就是一盤菜脯絲配一把花生米,家的味道就會縈繞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