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戰“疫”要打持久戰

3月23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做出“當前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的形勢判斷,這意味著我國疫情防控已走出最困難的階段,開始進入下半場。專家表示,疫情應激狀態過後,心理問題或集中爆發。這個階段,心理防疫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

人類在面對重大災害和承受巨大壓力時,都會在情緒、心理和行為上出現相應的應激反應,如缺乏疏導機制,則可能引發各種心理疾病。因此,國家衛健委發佈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將心理危機干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全國各地紛紛開通24小時疫情心理援助熱線,不少高校也開通了疫情心理援助熱線。

隨著防疫新階段的到來,病毒給人們身體帶來的病痛正在減少,大多數患者已康復出院,可是,心理創傷的修復卻需要更漫長的時間。有研究指出,重大災難後罹患心理疾病的人數會逐漸增多,大約20%的受影響人群會在1年內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焦慮、抑鬱的人數也會增加。

公眾普遍的焦慮、煩躁或許會隨著疫情的好轉而散去。可是,對於那些有過求醫無門、親人病逝等經歷的人,在隔離病房中度過一劫的患者,一直處於高壓工作狀況的醫護人員,即使疫情結束了,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都需要靠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才能走出來。

各地援鄂醫療隊已陸續完成任務正分批撤回,心理戰“疫”才剛剛打響。這場災難後,有更多的人需要進行心理創傷的干預和修復,心理援助不僅不能撤,還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比如,發動更多社工、心理諮詢師參與心理援助;將心理服務人群擴大至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環衛工等。 (譚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