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孩子自言自語該怎麼辦?

自言自語,其實每一個人都會有,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也無論是正常人還是自閉症孤獨症患者。在心理學上,“自言自語”被稱之為“言語中介”,顧名思義,是為了促進某些事情(例如學習或者解決問題)而對自己說話。

然而,對於孤獨症兒童而言,自言自語會成為一種問題行為,需要干預治療。為什麼這麼說呢?對於一般的孩子,是能夠控制“自言自語”這種行為的,也就是說隨時可以開始自言自語,也隨時可以停止這種行為。但是,對於自閉症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自言自語通常是不受控制的,是他們的一種“自我防禦”的機制,藉助“自言自語”,自閉症孩子能夠將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

孤獨症孩子自言自語該怎麼辦?

通常,在孤獨症兒童掌握了一定語言的時候,會常常伴隨這種行為產生。家長從一開始的驚喜——孩子從不開口到成為了“話嘮”,到擔憂——孩子總是重複毫無意義的語言。這樣的行為產生,伴隨著孩子無法與他人溝通,無法聽從指令,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如果孩子上學了,不聽講,無法完成作業,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自言自語”的行為第一,是一種把自己封閉起來的自閉行為,第二,是一種感官刺激,自己感覺良好,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化物!所以,干預自言自語這樣的行為,需要特殊的方式。

我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4步法,主要針對那些沒有其他人,沒有指令,沒有環境影響的情況下,自言自語的孤獨症兒童。

第一步:角色扮演

1、準備卡片讓孩子認知

卡片分為兩種圖案,第一種:嘴巴張開,說話狀;第二種:嘴巴緊閉,做思考狀。然後讓孩子認知:第一種——用嘴巴說;第二種——在心裡說。

2、角色扮演

爸爸在一旁靜坐。媽媽問孩子:“爸爸在說話嗎?”孩子回答“沒有”。

媽媽解釋:“對!因為爸爸嘴巴是閉著的,沒有發出聲音!(此時拿出卡片與爸爸對比)這就是在心裡說!”

媽媽對孩子發出指令:“去問問爸爸在心裡說什麼?”爸爸應該回答孩子一個讓孩子感到有興趣的答案。

孤獨症孩子自言自語該怎麼辦?

第一步的重點,就是讓孩子分辨說話有聲音和沒有聲音兩種狀態。

第二步:情景教學

1、誇獎“安靜”,制止“自言自語”

如果看到孩子在安靜的待著,媽媽可以誇獎:“寶寶真棒,好安靜,媽媽很開心!”

如果看到孩子在自言自語,媽媽則先詢問:“你在說什麼?”得到回到後,媽媽:“真棒,但是,要在心裡說!”

2、體會干擾

可以趁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大聲的說話或者唱歌打擾孩子。當孩子抗議時,說明:“好吧,我在心裡說!”

這一步的重點,就是讓孩子感受說話有聲音和沒有聲音對周圍人的影響。

第三步:指令轉換

出一篇孩子會表達的兒歌、文章等,出示第一步中出現過的“用嘴巴說”卡片,示意讓孩子說話。再出示“在心裡想”卡片,示意讓孩子默唸文章。

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請把這一步著重來訓練,最好是放在1對1課堂教學上。請使用頂級強化物來強化刺激!因為,我們在做的,是在干預孤獨症兒童的“本能”!

第四步:設置目標

這裡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自閉症孩子能夠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安靜!

於目前學校的情況,頂級目標應該是能夠讓孩子45分鐘之內保持安靜。然而,這是一個非常難以完成的任務。我們應該把目標分解而進行逐漸“晉級”。

例如孩子平均3分鐘就要自言自語,我們把第一個目標就設定為2分鐘內保持安靜。如果孩子能夠做到,那麼應該立刻強化!如果孩子無法做到,那麼應該立即重啟計時。隨後,讓孩子一步一步“晉級”,從2分鐘,到5分鐘,再到8分鐘,等等。

當然,每次提高難度,孩子都會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所以,孩子一旦晉級成功,請不遺餘力的誇獎孩子,毫不手軟的獎勵孩子!

以上就是對於自言自語的干預四步法。有興趣的家長不妨體驗一番!在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請不要刻板的糾正孩子的自言自語,應該給出孩子能夠說話的時間地點,並且告訴孩子原因:這周圍沒有人,也不是上課時間,所以可以“用嘴巴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