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心理戰”疫“:對疫情過度應激的人更容易生病


心理戰”疫“:對疫情過度應激的人更容易生病


有人做過這樣的研究:把有兩隻羊分別放在兩個羊圈裡生活,有一個羊圈外面有一頭狼在盯著,而另一個羊圈則沒有狼的威脅,就這樣一天又一天過去了,羊圈外面沒有狼的那隻每天都很快樂的生活著,而另一隻可憐的羊,每天在狼虎視眈眈的目光中恐懼不安,吃不下,睡不著,不久後,在恐慌中死亡。

從這個研究中,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正如你想的那樣,這個研究說明了長期過度應激的心理狀態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

在我的上一篇的文章《除了抗疫,還要抗“抑”!警惕疫情可能引起的7種心理障礙》中提到了人們面對疫情產生的心理應激反應,說明了過度的應激反應容易引發多種心理障礙。但其實,過度應激不僅容易引發多種心理障礙,也同樣容易威脅我們的身體健康,使我們更容易患上某些生理疾病

其實這個觀點並不新奇,中國古代就已產生情緒影響健康的論點,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就提到了: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喜怒傷氣,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現代的許多研究也說明了個體在應激事件後可能會發生疾病。例如,經歷了長期應激的集中營生還者,他們的健康狀況普遍比同齡的其他人差(cohen,1953)。經歷了撞傷或撞死人事件的司機在幾個月後更容易患各種疾病(Theorell et al 1992)。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患者有很大的幾率會患上消化、呼吸、新陳代謝、和傳染病等疾病。


那麼,長期應激或者壓力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心理戰”疫“:對疫情過度應激的人更容易生病

應激的生理機制

在應激過程中,我們體內的自主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機體的器官機能。

在應激的第一個階段:驚恐階段,我們的身體會迅速產生相應的生理反應,以便更好地調動身體的能量到我們的大腦和肌肉中,使我們有足夠的能量來作出 “戰鬥或逃跑”的反應。

這時我們的心跳會加快,心臟肌肉收縮加強,為皮膚和內臟提供血液的血管收縮,而為軀體肌肉和大腦提供血液的血管擴張,消化系統的活動減少,使得有更多的血液流向我們的大腦和肌肉中,同時,我們的呼吸會變得急促,呼吸頻率加快可以為身體帶進更多的氧氣。

此後,我們的身體內部也進一步發生各種神經生理反應來抵抗外界的應激,而經歷了高強度的抵抗階段後,我們體內分泌的大量激素開始耗盡,結果就會使得我們細胞得不到足夠的養料而開始死亡,而如果有些身體器官本身就存在疾病,那麼在這時就很容易喪失工作能力,從而危及我們的生命。


應激與疾病

長期應激會引起諸多疾病,這裡簡要列舉幾種。

心理戰”疫“:對疫情過度應激的人更容易生病

長期應激與腸胃問題

當看到草叢的一條蛇,你的身體會分泌皮質醇激素,促使大腦把更多血液輸送到你的肌肉上,從而使你能夠迅速逃走,那麼這就需要它抑制你的消化功能,會降低消化物的分泌量,暫時使你的結腸痙攣。


長期應激與心臟病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應激的驚恐階段:應激狀態下,我們體內會分泌腎上腺素,使得血壓會升高,心率加快,我們的神經系統調動所有的機體能量輸送到肌肉和大腦,這也意味著我們身體的其他器官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其中受影響的便是肝臟,肝臟可以移除你血液中的脂肪和膽固醇,所以,當肝臟沒有足夠的能量來過濾你的血液時,這些多餘的脂肪和膽固醇就會在你血液中循環堆積在心臟周圍,容易引起心臟病。

有研究者做了一個追蹤研究:研究者檢測40名男性稅務會計師,他們在一年中血液裡的膽固醇的含量以及膽固醇的堆積速度,研究發現,在每一個繳稅日的前一週,他們中心臟病發作的次數大大增加。


正是由於隨著繳稅日期的接近,他們感受到的壓力也在倍增,他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和堆積速率也出現了戲劇性地增加,從而引發了心臟病的發作。


長期應激與免疫系統

我們知道免疫系統可以保護自己不受會到一些致病的微生物的侵害,它可以使我們減少患病的可能性。而長期應激會削弱我們的免疫力,因為在長期應激過程中,我們的激素使我們的身體把更多能量用於增加血糖和代謝功能,從而影響了製造免疫系統所需要的蛋白質,這種情況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的話,就會大大削弱我們的免疫系統的功能,使我們在疾病面前脆弱不堪。

長期應激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使得我們更容易感染疾病,得到研究的證實。

Stone等研究者讓志願者每天記錄在12周內發生的積極和消極的事情,同時記錄自己身體的不適以及任何的疾病症狀。結果發現,當志願者遇到壓力或消極事件時,他們更容易感染傷呼吸道疾。


其病因就在於這些壓力事件抑制了我們某些特異性抗體的生成,這些抗體存在於鼻子、口腔、咽喉和肺部中,是人體抵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線。

此外,壓力還會使我們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牙周病等生理疾病。

既然,長期的壓力或應激會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那麼,我們應如何應對壓力或應激反應?


心理戰”疫“:對疫情過度應激的人更容易生病


應激的調節方法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種簡單方法入手:

保持充足的營養

壓力需要營養,從我們人體在應激的過程的身體反應,可以知道應對壓力,我們身體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持。一些動物實驗的研究也驗證了這一結論。

研究人員通過一些方式使得動物處於應激狀態下,如,給它們注射藥物,或者把它們放到惡劣的環境下(個人覺得很多動物實驗都過於殘忍,這裡就不提動物實驗的倫理問題了),結果發現如果它們的營養充足,則健康不會受到嚴重的創傷,否則,則會出現健康受損甚至是死亡。

這就要求我們在面對壓力時,尤其是在現今的疫情期間,要保持充足的營養攝入,如,補充維C、維B等微量元素,以便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


改善睡眠質量

當然,保證充足的睡眠,提升睡眠質量,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恢復精力,更有能量去應對壓力事件。最近有一項研究表明,在睡眠過程中,我們的大腦中的腦脊液會自動幫我們洗腦,清除腦中的有毒物質和垃圾。當然,這是在我們的深度睡眠過程中進行的。因此,保證我們的睡眠時間,提升我們的睡眠質量十分重要。


心理戰”疫“:對疫情過度應激的人更容易生病


與人談論你的壓力

心理學家Pennebaker認為如果一個能夠和別人談論自己的遭遇,表達自己的困境和壓力,那麼他就為此感到的煩惱症狀就會減少。因為,和別人談論痛苦或壓力,可以使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經歷,重新調整對它的認知,並且還可以從別人那裡得到情感的支持,甚至是應對的辦法。

他做過這樣的研究來支持他的觀點,他讓一組大學生連續幾天記錄自己的感到痛苦的壓力事件,另一組則作為對照組,記錄些生活小事,在結束寫作後的六個月內,測量了這些大學生的情緒反應和血壓,並且記錄這些學生去醫院看病的次數。


結果發現,雖然在剛剛結束寫作時這些記錄壓力事件的學生情緒更差,但在以之後的6個月中,他們去醫院的次數卻更少。


建立正向的壓力思維模式

雖然,長期過度的應激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影響,但適度的壓力反而有積極的意義,這與本文前面的觀點並不矛盾。適度的壓力會激發我們的身體潛能,如運動賽中,運動員們在競爭的壓力下反而展現出強大的爆發力。面臨考試的壓力,反而會使我們在複習時更加專注,學習記憶效果更好。

如果過度地視壓力為負面的、有害的,這種認知本身可能就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Kelly McGonigal在斯坦福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開設了的《在壓力下好好生活》的課程,在這門課程中便說明了這樣的觀點,他主張我們正向積極地看待壓力。

應對壓力的核心便是建立正向的壓力思維模式。這就要求我們認識到適度壓力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以及壓力對我們的積極意義,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

壓力總是伴隨著成長。所以如果把壓力事件看成是我們自我提升的機遇,那麼我們就不會那麼抗拒壓力,壓力帶來的應激反應就不會給我們造成太大的痛苦。

因此,沒必要談壓色變,和壓力做朋友吧,在壓力下好好生活!

最後,借用尼采在《善惡的彼岸》的那句話:凡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變得更加強大!



我是小腦補 || 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嚴謹又接地氣,傳播各種有趣有料的心理學知識,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