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卡拉·西格曼《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重新解析《何以為家》

你兒子還沒出生就死了,他並不存在,即使是番茄醬也有名字,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而他沒有。-《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共同參與制作,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主演的的劇情片。該影片全球票房獲得了4.1億的的巨大成功,更是獲得了91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和71屆戛納金棕櫚獎的提名,最終斬獲評審團大獎。截止到現在《何以為家》依舊保持著9.1的豆瓣評分,可見該片有著很高的人氣和評價。

通過卡拉·西格曼《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重新解析《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講述了12歲的男孩扎因持刀傷人被判入獄,在法官的幫助下,扎因起訴了自己父母,而起訴的理由充滿了辛酸和不堪回首的往事。影片真實再現了黎巴嫩流浪少年獨自在社會上的輾轉流離,探究了其悲劇的根源,即原生態家庭對孩子造成的巨大傷害。

對於原生家庭,卡拉·西格曼在《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有著詳細和系統的分析。作為社會組成的基本單位,家庭生活對每個人的成長都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我們回過頭,重新用卡拉·西格曼的家庭觀來解讀該片,可能對男孩扎因的命運會有著更加深刻和透徹的理解。


01. 變化世界中多變的家庭系統:一切的源頭

"家庭系統理論建議將家庭定義為一個系統。這就意味著家庭就像人體結構一樣,是一個由各個有關聯的部分構成的有機整體。"-卡拉•西格曼

通過卡拉·西格曼《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重新解析《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其實還有一個名字:迦百農。"迦百農"在《聖經》中有著特殊的含義,耶穌開始傳道時,曾經遷居此地,有不少神蹟和重要的事情也是在這地方發生。正如導演納迪·拉巴基解釋,"法文和英文中迦百農都解釋為亂和不規則的意思,大家看完這部影片後就會知道它代表的意義。"不難看出,導演用這個名字其實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發生過神蹟的地方現在竟然如此混亂和苦不堪言,也暗示著家庭系統構築之處的美好,以及美好向破敗轉變的無常。

卡拉·西格曼在對於家庭理解的說明中,特別強調了家庭內部對於家庭系統的影響,"家庭中的每個成員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會通過相互作用影響到其他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且在核心家庭定義中明確了,這種家庭系統是存在著發展和變化的,"家庭成員數目的變化,任何個體的變化,成員間關係的變化必定影響整個家庭系統的動態發展。"


通過卡拉·西格曼《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重新解析《何以為家》

影片中男孩扎因在法庭上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進行了控訴,而他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父母不再生育,"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這一看似比較荒誕的要求,其實是有著非常深刻的心理學原因。扎因因為感受到了家庭系統的變化對自己的影響,尤其是家庭成長的增多會導致他生活得更加艱難,所以他不想再因為這種變化而受到更大的傷害。這也是在起訴中他會要求父母不要再繼續生孩子的主要原因。

通過卡拉·西格曼《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重新解析《何以為家》

卡拉•西格曼家庭理念還指出家庭系統容易受到其他系統的影響:"家庭系統包含在其他系統之中,家庭不僅是一個發展的系統,而且它所在的系統同樣是發展變化的。"扎因可以說是不幸的,父母失業頹廢,成天干著非法勾當,一家人蝸居在很小的房間,一貧如洗,而這一切其實是有著一定社會背景的,黎巴嫩常年的戰亂導致社會混亂不堪,難民生活每況日下,生活設施很難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影片穿插著戰鬥機不時略過天空的細節描述,這種提示性鏡頭插入,其實是將故事置身於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之下。正是各種環境因素的惡化才最終導致了扎因個人悲劇的發生,種種亂象如同揭開了貧困家庭最深核的傷疤。


02. 家庭關係的繼續發展:遇到約拿斯並不是一種巧合

"孩子對父母失去了尊重,他們與父母的關係也不再像童年期那樣親密。"-卡拉·西格曼

通過卡拉·西格曼《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重新解析《何以為家》

扎因不滿姐姐的出嫁,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離家出走。當路過一片遊樂場時他決定留下,於是遇到了非法移民拉希爾,從而選擇了留下照顧拉希爾的兒子約拿斯。雖然一開始扎因只是因為沒有飯吃才選擇了這份工作。但是很快,他融入了這個新的家庭。將自己留存的親情轉移到了約拿斯身上。這是非常有趣的現象,其實根源還是來自他內心的選擇,繼續選擇了對家庭關係的維繫。

在遊樂場流浪的時候,有一個小細節。扎因爬到遊樂設備上面,扒開了一個女性造型的衣服。看起來無厘頭的動作其實是蘊含著深意,對於哺乳器官的暴露,其實也是對原生家庭的一種否定,更是對社會平等的一次嘲弄。還記得法國大革命的那個奮起的女性形象嗎,如此再現真的是一次巨大的諷刺。

扎因雖然受到了原生態家庭的傷害,但是內心還是充滿了對親情的渴望。約拿斯的出現並不是巧合,而是扎因對於家庭情感需要的化身。為了能生存下去,他自制了一個小車拖著約拿斯到處流浪,甚至重操舊業。雖然很辛苦,但是他內心是開心的,那個拖著約拿斯的小車其實就是他心中的家。

通過卡拉·西格曼《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重新解析《何以為家》

當被趕出家門,實在沒有任何東西可吃時,扎因最終還是將約拿斯交給了人販子,這其實有很強的象徵性。好容易得到的一絲家的溫存,被殘酷的現實打得稀碎。這也意味著他內心對原生家庭關係僅存的一絲幻想徹底破裂。他最後的努力付之東流,徹底逃離原生態家庭的想法開始萌芽。


03.家庭關係的重新建構:扎因拿起刀的一刻其實是想逃離

通過卡拉·西格曼《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重新解析《何以為家》

卡拉·西格曼在《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曾經說過:"隨著生理和認知變得更加成熟,能夠更加自主地活動,他們更多地顯示自己的權威。就像他們所做的,這父母交給孩子更多的權利,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由過去的父母占主導地位,變為父母和子女之間更為平等的關係。

"這是家庭關係重新建構的主要特點和形成原因。

扎因從街上遇到的小女孩那聽說可以去挪威,那裡如同是一個天堂。這更加堅定了他要離開這裡的想法。於是返回家想要找到自己的身份證明。結果到家之後他從母親嘴裡聽到了姐姐因難產去世的噩耗,這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顆稻草。扎因拿起刀的一刻是掙扎之後對生活徹底失望的一次吶喊。顯然這是一場悲劇,扎因通過一種暴力的方式發起了對於家庭關係的重新建構。

通過卡拉·西格曼《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重新解析《何以為家》

法庭上扎因的父親哽咽著跟所有人哭訴著:"我就是這樣被養大的,我有什麼錯,我要是有得選,我會比你們所有人都好。"顯然他還在固執地按照自己的思維進行著孩子的養育,並且這種方式隨著環境和遺傳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如同一種宿命般的嘲弄,他沒有掙扎,他認為這一切都是正常的,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孩子的感受。

也正是因為父親的這種思想,如同給扎因打造了一個堅固的囚籠,讓他無法掙脫。他需要一種更加自由和新鮮的空氣,而原生態家庭顯然已經無法給與,扎因的爆發其實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整部電影是壓抑沉悶的,不過影片的最後也透著一絲希望。這種希望在於對新生活的一種建構的支援。無論是在監獄來探視的社會人士的音樂演奏,還是律師所提供的法律援助,這都是代表著一種全新關係和秩序建立的可能。導演娜丁·拉巴基希望給人們以信心,親自在片中飾演辯護律師一角,這其實也是代表著社會力量對於這種不公平待遇的一種介入。


通過卡拉·西格曼《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重新解析《何以為家》

影片最後扎因露出了唯一的一次微笑,照亮了整個影片。正如同卡拉·西格曼在《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關於家庭章節開頭所說的:"家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我們的成長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無論怎樣我們都和自己的家庭密切相連。"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源自家庭。一個好的原生態家庭對於人的一生真的是如同陽光一樣,給我們提供了成長所需要的一切,而對於擁有這一切的人來說,除了感恩我們還能說些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