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戰“疫”,別被情緒裹挾

作者 | 馮麗妃 沈春蕾 辛雨


政府衛生部門被指信息不透明或工作不力,科學家發聲後遭遇質疑和謾罵……伴隨著疫情的肆虐,史上空前的封城大隔離以及群體性聚集活動的禁止,一些社會情緒和矛盾也在醞釀。


疫情當前,如何疏解當前的一些社會情緒和矛盾?否則,會給整個社會增加哪些運行管理成本?


心理戰“疫”,別被情緒裹挾


《中國科學報》就此採訪了心理學、公共衛生學和公共管理學方面的相關專家。

在心理學上,人群應激反應存在警覺期、抵抗期、衰竭期。面對新冠肺炎,目前公眾的心理應激處於哪個階段?應採取什麼樣的干預措施?

心理戰“疫”,別被情緒裹挾


▲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員、全國心理援助聯盟副主席劉正奎:

目前處於“抵抗期”,我們還在盡一切可能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普通民眾情緒既興奮、焦躁,同時又深感無助與壓抑,而壓抑的情緒總會情不自禁地尋找疏洩的“出口”,這些都是自然反應。


我們需要做的,是瞭解自己的反應,知道自己行為的意義,把它控制在一定水平,適度反應,不走極端。


▲ 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教授徐凱文:

目前人群應該還處於警覺期中,疫情還沒有得到完全控制,仍有一些新的危險信息傳遞出來,尤其是在疫情的重災區。


因此,公眾更多地還處於一種過度警覺狀態。


對於醫務人員、社會工作者、社會公眾等,心理諮詢師需要給予積極支持,提供諮詢服務,安撫人心。


你如何看待疫情當下由心理壓力導致的一些社會情緒和各種社會矛盾?比如公眾對政府衛生部門的不信任,希望又質疑科學家發聲等。

心理戰“疫”,別被情緒裹挾


▲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陳雪峰:

病毒通過多種途徑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疫情通過一種途徑——信息,影響著整個社會。


最初由於信息公開不夠及時和準確,引發了非理性恐慌和憤怒;由於信息發佈不夠嚴謹和規範,引發了非理性搶購行為。


隨著媒體信息的發佈、過濾、澄清機制的完善,信息在風險溝通中的積極作用日益體現。


▲ 病毒性疫苗研發專家、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教授孫彩軍:

毫不誇張地說,這些天漫天鋪地應接不暇五花八門的輿論輿情所造成的恐慌絲毫不亞於病毒疫情本身。


善意的提醒、合理的爭論是非常必須和有益的,但惡意的嘲諷、無理的謾罵不僅於事無補,還會導致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悲劇。


如同疫氣可以傳播生物學意義上病毒一樣,戾氣可以傳播感染和毒害心靈的惡之病毒。


▲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朱旭峰:

這些現象涉及到民眾對政府衛生部門和科研人員的信任,以及對全國戰勝肺炎的信心問題。


面對這樣的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疫情,我們的民眾如果不相信政府衛生部門、不相信醫務工作者、不相信科研人員,還能相信誰?


如果公眾心理問題得不到有效疏導,會給整個社會增加哪些運行管理成本?會給防疫大局造成什麼阻礙?

心理戰“疫”,別被情緒裹挾


▲ 劉正奎:

社會層面的恐慌、憤怒和積攢的壓抑情緒的爆發,人與人之間情緒的相互影響,會導致極端行為的增多。


例如破壞疫情管理規則等公共秩序的行為,甚至出現傷害性、反社會等行為。疫情嚴重度不同區域,情況會很不同。


疫情帶來巨大負性信息或影響會隨著人際傳播,特別是現代媒介的迅速傳播,從而產生劇烈的心理震盪,引起全社會的恐慌。


這會給防疫工作產生巨大的社會壓力。


疫情防控中,如何引導社會心態?

心理戰“疫”,別被情緒裹挾


▲ 陳雪峰:

社會心態的引導應當特別注意疏解社會焦慮和增進社會信任。


在肺炎疫情防控中,疏解社會焦慮,需要儘可能給公眾傳遞可靠、確切的信息。


社會信任很難建立、很容易破壞,是社會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社會資本。


彭宇案、毒奶粉事件、電信詐騙等社會事件的不斷髮生,已經屢次讓我們感受到了社會的信任危機,此次疫情也不例外。


在社會信任中,政府信任至關重要。


在疫情相關的政策和舉措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應當準確把握各類群體的利益訴求和心理需要,及時解決集中訴求和社會焦點問題,注重疏導不公平感,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這是增進政府信任和社會信任的關鍵。


▲ 孫彩軍:

在我們談到公共衛生時,不僅要保障民眾的肉體不受病毒感染,預防和矯正民眾的心理健康同等重要。


對抗人性之惡最好的武器也許就是愛心、關懷和理解。


如果每個人從小就先被接種上愛之疫苗,讓人人內心充滿著愛意、關懷和理解,那戾氣自然就找不到滋生的土壤,惡之病毒也就不會感染我們的心靈。


▲ 朱旭峰:

當前,民眾的心理問題需要區別對待。患者和家屬希望得到好的照顧,普通民眾希望疫情的信息公開透明。


另外,針對新冠肺炎的患者、患者家屬和死者家屬,相關部門應該以各種方式慰問和安撫,免費醫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需要提前商討補貼方案,並及時落實。


一個成熟的國家,一個成熟的民族。在遇到災難性事件或者重大公眾事件時,不被情緒所裹挾,能夠做出理性的判斷和行為,對抗擊疫情乃至於其他重大事件,至關重要。


理性來自於科學的認識,以及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價值觀。要相信國家和政府有力量應對疫情。


對於自己沒有辦法控制的事情,可以減少度關注。


最後,疫情當下,科學家如何克服畏難心理,更好地與公眾互動?

心理戰“疫”,別被情緒裹挾


科學家應該嚴守科學立場,實事求是地給出科學的判斷,不要去迎合公眾的心理或期待,不要在意極少數攻擊的聲音。


疫情發展過程中,我們都希望聽到好消息,如某藥物可以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病,疫苗很快會研製出來。這是一種公眾期待,無可厚非。


但如果科學家在這種期待的壓力下,給出不準確的信息,短時間內可能有安撫群眾的作用,但一旦期待落空,隨之而來的不信任和憤怒可能會更加強烈。


▲ 陳雪峰:

科學家的回應要區分開兩件事,一個是科學知識普及,另一個是科研進展宣傳,在與公眾互動時要注意區分。


科研進展通常是在實驗室完成的工作和階段性進展,往往不是馬上可以解決社會問題的。在向公眾宣傳時,如果不夠嚴謹和審慎,科學家容易因此被“誤傷”。


另外,媒體報道應該避免以吸引眼球為目的。


對媒體傳播的建議,一是傳播事實,而不是一味爭取閱讀量,渲染情緒;二是不應該把個體事件、極端事件泛化為群體、廣泛存在的事件,這也會誤導公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