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才是中國酒的歷史,你得品,得細品

黃酒,才是中國酒的歷史,你得品,得細品

黃酒,才是中國酒的歷史

在漫長的歲月裡,你所聽到的關於酒的段子,十有八九都是黃酒:劉邦與項羽的“鴻門宴”;竹林七賢縱酒 “澆心中塊壘”;王羲之上巳日“曲水流觴”,寫下《蘭亭序》;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紅樓夢》裡蟹宴時,賈府上上下下都少不了黃酒助興……中國人世代的餐宴上,哪能少得了黃酒的出席?哪裡有黃酒,哪裡就有段子手。

黃酒,才是中國酒的歷史,你得品,得細品

黃酒總溫柔,會令人聯想到江南風物,就著一碟茴香豆、一碟鹽煮筍,回味裡,時間都變了顏色。黃酒的水土習性比白酒更加尖銳和突出,它和地理、歷史、生活習俗,甚至宗教信仰都有關係。所以,很多人把黃酒歸為南酒,也就有了“南黃北白”的說法。但其實,黃酒才是與葡萄酒、啤酒並稱的世界三大古酒。有酒以來,直至民國時期,無論南北,上流社會宴請都要開一罈好黃酒。


黃酒,來自遠古,奔向未來

黃酒的歷史源遠流長,隨便一追溯,便穿越到了幾千年前。據《神農本草》所載,酒起源於遠古與神農時代。《世本八種》記載"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儀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考古發現更為驚人,距今7000年的磁山文化、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就用穀物釀酒了;殷商時期,人們還會用穀物製作曲藥。從商代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銅方彝能看出,我們的祖先在喝酒這件事情上,從來都是“兢兢業業”!

從漢朝開始,黃酒的釀造術便有如神助一般飛速發展。宋朝,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黃酒家族企業,成為皇室趙家的重要納稅人。

黃酒,才是中國酒的歷史,你得品,得細品

平遙“長昇源”創於明崇禎(1624—1644)年間,初期字號為“聚昇源”,主要製作經營點心、黃酒、醋、人丹等多種物品,尤以黃酒最為出名。十九世紀初葉伴隨著晉商的崛起與發展,“聚昇源”黃酒名播晉中乃至全國各地,成為富豪宴席和招待外來客商的上等飲品。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路經平遙,暢飲黃酒,膳食爐食後,特賜“長”字,“聚昇源”遂改名為“長昇源”

長昇源黃酒——山西老字號的黃酒,分為一年陳釀、三年陳釀、五年陳釀和十年陳釀,嚐了一年和十年的,一年的清淡,十年的濃烈,口感和江南黃酒確實不同。


南紹北代,黃酒不賴

山西代縣特產黍米黃酒,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宋金時期已聞名京城。明清兩朝,以代縣陽明堡為中心的周邊地區就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制酒技藝,有民謠稱“南紹(紹興)北代(代州),黃酒不賴。”

山西代縣黃酒之所以口味獨特,首先要源於當地特有的農作物,例如黍米,代縣黍米因當地晝夜溫差大,生長週期長,因此比周邊其他地區所產黍米品質較高。

黃酒,才是中國酒的歷史,你得品,得細品

滹沱河

其次,水乃酒之母,滹沱河東西橫貫代縣全境,南北兩山地下多為沙礫石地層,地下水在流動過程中,沙礫石起到了獨特的過濾作用,深層地下水水質甘洌,可直接飲用,為釀酒的上乘好水。

再次,代縣黃酒釀製技藝看似簡單,但制曲、發酵、熟化、熬製、焦糖炒制等多個工藝過程,只能由經驗豐富的技工操作,憑目觀、手感及鼻聞來控制,一些經驗只能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去感悟,無法用語言文字表述,一些技術要求至今無法形成具體的理論指標,全憑經驗掌握,從製作技藝來看屬於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黃酒,才是中國酒的歷史,你得品,得細品

黃酒加頭腦,滋養世代山西人

“頭腦”又叫藥膳八珍湯,是由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傅山先生所創,據說因傅山先生的母親有疾在身,便創了這八珍湯治病,待母親痊癒,將八珍湯方子送給了一家小店,發揚至今美食與孝道連在一起,總會給人一種“暖”,這種暖從身體到精神,有味在,有道在。

一碗頭腦,一壺黃酒,一小盤鹹韭菜再加上一籠燒麥,這便開啟了太原人元氣滿滿的一天。黃酒要燙燙的喝,38攝氏度時風味最好,氣味中的揮發香脂緩緩逸出,芳香撲鼻。頭腦與黃酒的混搭再配上鹹韭菜當做引子,一撩就撩撥了太原人300多年。

黃酒,才是中國酒的歷史,你得品,得細品

品一座城要從美食開始。人類從出生到成人,最先發育的便是味覺器官,味覺的記憶伴隨著其它感官的複雜參與。因此,你品起一種味道,還會想到當年的人、事、地。其實飲食偏好並無高下之分,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深埋著自己的味覺記憶,我們的味蕾被家庭、家鄉的環境馴化,並逐漸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接觸到熟悉的味道,美好的記憶便被瞬間喚醒。那種愉悅,對剛剛離家、回到工作中的人們來說,怕是格外強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