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將內部封閉式點測試,你怎麼看?

河北印象


央行數字貨幣仍在內部研發階段,央行一直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推進研發和場景測試,各大行內部研發一般由總行網絡金融部門負責,具體推出沒有時間表。

央行數字貨幣(DC/EP),正在內部測試支付等領域的應用場景。

4月16日,數位銀行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數字貨幣由央行牽頭進行,各家銀行內部正在就落地場景等進行測試,有的已經在內部員工中用於繳納黨費等支付場景。

DC/EP試點場景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央行數字貨幣仍在內部研發階段,央行一直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推進研發和場景測試,各大行內部研發一般由總行網絡金融部門負責,具體推出沒有時間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銀行在一項名為“321工程”的項目中確定了數個試點數字貨幣的內部場景,經過前期的多次測試和準備工作,內部試點條件基本成熟,目前已在該行深圳等地內部App試點部分內部場景支付。

該場景為中行內部應用場景,尚未開發專門的電子錢包App,而是內嵌到已有的App中,用戶交易流程與目前已有的支付工具沒有明顯差異:用戶綁定銀行卡後,可使用銀行卡充值DC/EP電子錢包,通過電子錢包完成支付。

據悉,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試點地區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資通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的工作人員,將在4月份完成央行數字貨幣數字錢包的安裝工作。5月,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的50%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

去年12月,央行數字貨幣(DC/EP)試點計劃分為兩階段:2019年年底小範圍場景封閉試點,2020年在深圳大範圍推廣。試點的機構包括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試點的場景包括交通、教育、醫療、消費等。

實際上,央行對數字貨幣進展的口徑一直是“穩妥推進”。

4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課題研究小組在《中國金融》發表題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文章稱,推進我國DC/EP法定數字貨幣研發。4月3日,央行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穩妥開展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的第一項工作是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系統推進現金髮行和回籠體系改革,加快推進鈔票處理業務、發行庫守衛和發行基金押運轉型。

去年8月,時任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的穆長春就表示:“從2014年到現在,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研究已進行五年,現在‘呼之欲出’。”隨後2019年9月6日,他正式出任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

與“炒幣”無關

不過,“數字貨幣”常被拿來同“幣圈”“鏈圈”等信息混淆。

但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區塊鏈並無必然關係。今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區塊鏈課題組就聯合發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管理》。文章指出,區塊鏈以大量冗餘數據的同步存儲和共同計算為代價,犧牲了系統處理效能和客戶的部分隱私,尚不適合傳統零售支付等高併發場景。

該課題組指出,基於區塊鏈的加密資產無法保證其錨定資產的穩定性,甚至缺少真實資產背書,以投機交易為主,部分莊家、投機者通過對敲等手段大肆操縱加密資產的價格,導致市場劇烈波動並形成資產泡沫。截至2019年9月底,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資產種類達到2417種,總市值突破2192億美元。同時,部分暗網交易網站通過加密資產進行洗錢、賄賂、偷稅漏稅、恐怖主義融資等違法犯罪,潛藏風險隱患較大。

此外,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與中央銀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衝突。中央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不能離開集中式賬戶安排,需建立在中心化系統之上,這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相沖突。因此,目前不建議基於區塊鏈改造傳統支付系統。

央行人士也表示,數字貨幣也不會取代微信支付或支付寶。

穆長春在網上公開課程中稱,中國央行擬推出的數字貨幣是紙鈔替代,它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字化的。“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DC/EP的數字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裡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穆長春稱。

他認為,DC/EP並不會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地位產生影響。因為目前支付寶、微信支付也是使用人民幣支付,其實也就是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進行支付。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後,只是換成了數字人民幣,也就是用央行的存款貨幣,雖然支付工具變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場景都沒有變化。

如何替代現金

央行數字貨幣推廣的動力是什麼?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原因之一是,基於人民幣現金的支付、交易、反洗錢等,在現代社會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

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於學軍去年11月在公開活動上表示,在中國,支付寶、微信支付遠超信用卡支付;ATM機在2019年也首次出現下降。人們不再依賴現金流通,不少銀行櫃檯甚至門可羅雀。這些變化顯現在銀行的現金流通量上,在2001年-2011年11年中,中國現金流通量M0每年的增長基本上都在10%以上,最高在2010年曾經達到16.7%。但是從2012年以後,不管貨幣信貸如何波動,M0的增幅始終不大,近幾年基本上維持在3%到4%多一點的水平。

“DC/EP是對M0的替代,所以對於現鈔是不計付利息的,不會引發金融脫媒,也不會對現有的實體經濟產生大的衝擊。”穆長春此前指出,已經實現電子化、數字化的M1、M2,M0(紙鈔和硬幣)容易匿名偽造,存在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等的風險。電子支付工具(移動支付平臺)不能完全滿足公眾對匿名支付的需求,無法完全替代M0。



朱哥財經


現在與數字貨幣相關業務的企業股價已經飆升,預計央行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正式向公眾發行這種主權數字貨幣。

未來幾年,我國數字貨幣的總規模可能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把中國現金的八分之一數字化。相比之下,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的總市值約為2000億美元。

臉書網站的天秤幣項目一度被吹捧為互聯網時代的新貨幣,但由於面臨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這種希望已經破滅。

最近天秤幣集團決定,未來的貨幣將是與美元或歐元等現有貨幣掛鉤的數字單位,而不是基於一籃子貨幣的新代幣。


小懂理財記


據瞭解,目前熟悉人民幣研發工作還在內測,熟悉人民幣體系在堅持雙層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並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當前階段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

央行數字貨幣出現後,是否會取代紙質人民幣?實際上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要從M0入手。也就是說,要從數字化的貨幣替代流通中的紙鈔和硬幣入手並非要取代所有人民幣。

在商業銀行賬戶裡的餘額,實際上已經以數字化存在,不少專家也認為,即使推出央行數字貨幣DC/EP,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法定數字貨幣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金,二者很有可能會長期共存。推出央行數字貨幣DC/EP後,會引起通貨膨脹。實際上,央行數字貨幣DC/EP發行主體仍然是央行,是國家。為了保證央行數字貨幣不超發,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以這種方式並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從消費者的直觀感受來看,使用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和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體驗上來說可能差異不大。

此外,央行數字貨幣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也能使用,只要手機有電,就能用數字錢包裡的數字貨幣進行支付。

從使用場景上看,央行數字貨幣DC/EP由於是現金,對其並不計付利息,但可用於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與紙幣相比沒有任何差別。同時,使用時同樣需要遵循現行的所有關於現鈔管理和反洗錢、反恐融資等規定!

數字貨幣還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獨到優勢:

1.對政府來說,數字貨幣是反腐的一道利器;對企業來說,財務造假則成了泡沫;對社會來說,金融犯罪將無處遁形。

2.數字貨幣有相對安全的密碼系統。尤其是隨著芯片銀行卡的出現,其安全性能會不斷地提高。

3.電子貨幣的使用壽命要比現金長很多,更加耐用,降低了國家維護紙幣的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