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成都本地著名小吃油燙鵝和皺鼻子的故事

成都本地著名小吃油燙鵝和皺鼻子的故事

我在成都喜歡吃油燙鵝這道菜,乃是因為鵝相對於其它肉類更接近天然綠色食品,鵝平常主要以吃草和菜葉類為主。

油燙鵝這道菜在成都很響亮,一般本地人都知道,嚴格的說它不屬於川菜系列,這是一道客家菜。

今日之川菜其實也是混血兒,是湖廣、湘、鄂、贛、諸地菜系,隨著歷史上五次移民而入川,入川客家的飲食文化和本地川菜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今日之大川菜體系,川菜的血統不單單是四川本地菜,是個雜交後代。

比如“川菜之魂”郫縣豆瓣就是一個福建人研製發明的。

讓“油燙鵝”名聲大振的是一個成都本地洛帶客家人,是他首先研製發明了“油燙鵝”這道菜,原來本地只有“油燙鴨”這道菜。

這個研製推廣的人叫郭洪雲,外號“皺鼻子”。

郭洪雲,洛帶客家人,因為他經常喜歡皺起鼻子去聞菜的香味,所以才有人給他取了這個外號。

“皺鼻子”出名,當然不是因為他的鼻子。

16歲那年,他到洛帶供銷社上班,跟何秀生師傅學醃辣。1984年擔任供銷社飯店經理以前,他跑過堂、洗過碗、做過水案、白案,碼過墩子。

1984年,上級領導動員他挑起經理的擔子。當時飯店正在虧損,他不敢貿然接招,有一件小事促使他下了決心:飯店停業整領一個月,發不出職工工資,他同妻子在飯店參加了一天時間的學習整頓,才領到一元錢。要是這樣下去,飯店幾十個職工和退體職工今後的生活怎麼辦呢?還有自己的父親也是退休職工。

“皺鼻子”只好接過這個攤子帶領大家一起幹,一起謀生存。

成都本地著名小吃油燙鵝和皺鼻子的故事

上任以後,就開始認真探索和總結客家傳統菜餚的烹製方法和特點,在傳統的“油燙鴨”的基礎上,獨創了“油燙鵝”,當初連他自己也想不到,這道菜竟成了享譽川西壩子的一道客家名菜,且經久不衰。

且說皺鼻子“接任飯店經理後,為飯店的興旺日思夜慮,“油燙鴨”作為傳統客家菜餚,雖深受大眾喜愛,但他覺得香味還不濃。另外,鴨子的季節性很強,要在打穀子以後,才有大量的“棚棚鴨”上市。因此,他選擇鵝,把“油燙鴨”的烹調技術運用到油燙鵝上來,添加了十幾味香料,花了幾十天的功夫,反覆試驗,直到他認為滿意為止。食客是不是滿意呢?

一個多月以後,飯店出現了生意興隆的局面,不少食客就是衝著“油燙鵝”而來。這時,“皺鼻子”才放下心來。

成都本地著名小吃油燙鵝和皺鼻子的故事

油燙鵝之所以受食客的歡迎,可以說是因為這道菜比較充分體現了客家菜“色、香、味”俱全的特點。

客家飲食文化究竟有什麼精要?客家傳統飲食有哪些特點,沒有一致的說法。但它講究一個“香”字應該是肯定的,雖然客家移民到四川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有些傳統的東西還是保留了下來。

“皺鼻子”說,他“畢業”的時候,師傅曾經對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娃娃,你記到起,俗話說‘油多絕對要壞菜”。什麼道理呢?一是因為油多使菜變得悶人,二是因為在炒菜的時候多的油要濾起來,菜原來的香味被多餘的油帶走了!”這也許就是客家菜餚最大的特徵。

“皺鼻子”的“油燙鵝”正是以它獨特的香味征服了食客。他的配方曾被北京烤鴨店要去做參考。“皺鼻子”可以根據不同的季節做出不同的香味。

1992年,“皺鼻子”被選到美國新澤西州的中餐館工作。當時,省飲食公司對出國的廚師都要組織考核並進行論文答辯,他寫了一篇叫《談芡》的論文,順利地通過了考核。

就在出國準備工作即將就緒,他的妻子卻不幸病逝。於是“皺鼻子“只好放棄這次赴美的行動。稍稍平復情緒後,改為到日本,同“古凌志”公司簽訂了5年的合同。

“皺鼻子”的油燙鵝受到了日本人的歡迎,本人也受到周圍的尊重和信任,每天到餐館來吃飯的人都要排起長隊。

成都本地著名小吃油燙鵝和皺鼻子的故事

“皺鼻子”在日本剛剛適應下來,工作也很順手時,突然又飛來橫禍,他13歲的兒子在家裡不幸發生車禍去世。沒有了妻子,又沒有了兒子,“皺鼻子”再也沒有思在異鄉工作,對生活一度失去信心,精神頻於崩潰。

於是他辭去了在日本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後來日本人又數次發來邀請,都被他婉言謝絕了。

“皺鼻子”是客家人,他的根在中國四川成都洛帶,他要回到客家人中間,他要將客家餐飲文化發揚光大。

“皺鼻子”回來不久,又建立了新的家庭,新的生活使他重振雄風。

他在傳統客家菜餚的基礎上,開發出了粗糧系列野山菌系列、水果系列等新的客家菜餚。尤其是他的水果系列,可以說是獨具特色。

成都本地著名小吃油燙鵝和皺鼻子的故事

但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他的客家菜“油燙鵝”,人們在品嚐美味可口的油燙鵝時,不要忘了這裡面離不開洛帶“皺鼻子”的汗馬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