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懷念,就有人堅持的味道

有人懷念,就有人堅持的味道

中秋剛過,在我們這裡,就會發現大受歡迎的越來越不會是大酒樓的月餅,取代的是那些原始手工製作成的月餅。

一說到原始手工製作的月餅,我們這邊的台山人一定會邊雙目發光,邊比劃著跟你說他們的海宴冬蓉月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月餅,光看著他們發光的兩眼,便已經讓人心馳神往。

再加上臨近中秋大街小巷的餅鋪,水果攤也會在顯眼位置擺上幾盤冬蓉月餅,再貼上寫著“正宗台山冬蓉月餅”的紅紙,就更讓人心癢。

製作海宴冬蓉首要選用的是台山本土種植的灰皮老冬瓜。這種冬瓜肉質清潤爽口,纖維豐富,製成的冬蓉月餅,一掰開,便可以看見變成半蓉半絲、晶瑩剔透魚翅狀的冬瓜蓉。實在是好看得很。

也許是覺得冬瓜只應用作菜餚的習慣,這冬瓜蓉雖然有著甜膩膩的,口感韌韌的感覺,我卻不喜歡。再加上少了我喜歡的鹹鴨蛋黃,所以我是寧願吃淡而無味的冬瓜也不要吃甜膩膩的冬瓜蓉的。

我的習慣裡只喜歡豆沙月餅。這麼多年,只會對它一如既往的瘋狂熱愛。

有人懷念,就有人堅持的味道

那個豆沙餡呀,又蓬鬆又細膩,就算放進冰箱,隔兩天再拿出來,豆沙依舊還是松化的,決不會硬成一團,還是一進口就會化掉的口感。

說來也奇怪,雖然熱愛豆沙月餅,平日卻並不會無端想起。

但卻會每年在臨近中秋節的時候,懷念起起那又甜又膩的味道,突然就會想吃上一個。

要吃好的豆沙月餅,本地人都會跑去新會睦洲買

去過睦洲都知道,在那裡要買個月餅是要拿票排隊。臨時想吃,硬著頭皮去排隊,你是敵不過那個長長的人龍和夾在在中間佔位置的紙箱和塑料箱的。

是呀,那凌晨五點去拿票排隊的瘋狂,我們又怎麼拼得過。

可幸好我有一個好朋友,每年她都會託人排隊買給我吃,甚至有一年,還專門跑過去排隊買回來給我吃。

有人懷念,就有人堅持的味道

這濃濃的情意,都化到那豆沙月餅上頭,就算再甜再膩,我也不會辜負。

其實,這些月餅都是用傳統手工製作。四個小月餅,用油紙捲成一筒,十幾元一筒,包裝簡陋之極。可這樣的外包裝,雖然普通,卻一下子就讓人勾起對童年的回憶。

這是已經堅持了五十年的味道了。

近些年月餅的花樣開始多了,什麼五花八門的餡都出來了。芝士、鮑魚、吞拿魚、陳皮……都拿來入了餡,味道也真是因人而異。

可是,無論怎麼樣變化,隨著成長,我就會越發覺,那最傳統,最原始的味道才是最讓人懷念。

不管是熱愛冬蓉,還是喜歡豆沙,最終才發現,那甜甜的,膩膩的味道早已經慢慢地刻到人的骨髓裡,怎麼也忘不了。

在什麼都求快的年代,能夠堅守住一份傳統,把它傳承下去,真的很不容易。但只要有人,有家,就一定會記得這種味道。只要有人懷念,就會有人堅持,就如堅守中的手工製作月餅一樣。

因為那最讓人懷念的月餅的味道其實就是甜,就是膩的味道呀。

因為這樣的味道就像一家人在一起親親熱熱,團圓快樂的感覺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