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古月胡三合泥

三合泥是早年流行於四川部分地區的一道風味甜食

,以米品和豆品為主料,加芝麻、核桃仁、蜜餞等輔料用豬油炒制而成,醇甜爽滑,富油酥香,營養豐富,取名三合泥是因涉料眾多,成品為泥狀之故。

上世紀中後期,成都、廣漢、眉山、南充等地均有三合泥經營者,不同地方在用料上有細微區別,比如廣漢和南充用糯米、黃豆為主料,眉山用糯米、大米、黑豆、綠豆,成都跟眉山相似而無綠豆,輔料則因地制宜,總體制法大同小異。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古月胡三合泥

今人制作的三合泥

成都較早的三合泥經營者是黃樹山,早在1926年,他就在東門外九眼橋北端的黃桷樹下襬攤設點,製作出售三合泥,因其用料講究,製法及食用均獨具特色,很受食客歡迎。

黃樹山老家金堂,住在成都九眼橋南的太平下街(今絲管路之一段,已被打造成有名的酒吧一條街),他製作的三合泥有三大特色,第一是用料。主料用的是大米、糯米和黃豆,其餘有花生、核桃、蜜餞、紅糖、白糖、豬油等,其中豬油最為與眾不同,是以豬網油熬製,而沒用豬板油,這可能是他的三合泥有特殊香味的原因之一。

準備工作在家中進行,先把大米和糯米在熱水中焯一遍,濾幹後用熱帕子蓋好悶一個鐘頭,再下鍋用小火炒至微黃,並同炒香的黃豆一起磨細、過篩,放入熬過豬油的鐵鍋,倒入紅糖開水炒勻至泥狀,撈出放入盆中晾涼,用帕子蓋好,即為半成品坯料。另將炒香的花生放入碓窩舂碎,用刀將核桃仁宰碎,蜜餞切成細丁,加上白糖,是為三合泥的“調料”。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古月胡三合泥

今日製作的三合泥

一切準備就緒,黃樹山便將各色材料並爐灶、小炒鍋、碗勺、盆罐、茶壺等器具放入食擔,翻過九眼橋,挑到橋北出售。

1992年以前的老九眼橋,在今天一環路九眼橋的南側約二十米左右,真正的九孔石橋,坡度較大,運送貨物的小板車經過時頗感吃力,要藉助路人搭手才能順利通過,附近川大和29中的學生娃常在橋上助人為樂,樂完之後就到橋頭吃三合泥。

黃氏三合泥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單鍋小炒,現炒現賣。鍋內先放一坨豬油燒燒化,至六成熱時,再鏟一坨三合泥半成品下鍋,反覆翻炒出香味,下花生碎和核桃碎繼續炒至酥香,最後放入蜜餞顆子炒轉即可。

學生娃吃得香酥,就給他炒起鍋巴,酥而不糊,老年人可以炒得滋糯些,因人而異,嗜甜者可另加白糖,各取所需。總之味隨客便,以求人人滿意,以覺其香。香,是三合泥的靈魂,也是整個川味飲食的靈魂。一碗油汪汪、亮錚錚三合泥,用調羹一點一點舀進嘴裡,細細抿嚼,香得透人。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古月胡三合泥

搭配茶飲

黃氏三合泥的第三個特點尤為值得稱道,那就是巧妙搭配。三合泥畢竟是甘甜富油之品,多食容易發膩,但低油低糖又很難體現出它的風味特色。解決這個小難題,黃樹山自有妙招,每每食客咀嚼將畢,他便奉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紅白茶,以解油膩。

紅白茶是什邡紅白鎮的特產,與其它茶類不同,此品多長於鎣華、紅白山中有幾百年樹齡的野生茶樹上,川人又稱老鷹茶,有生津止渴,消食飽脹的效果,熱天飲用更覺清涼,與三合泥堪稱絕配,讓人回味無窮。

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黃樹山被安排到市中心古月胡門店工作,繼續製作三合泥。古月胡是抗戰時內遷入川的一家甜食店,店主姓胡,店址初在鹽市口,經營油條、八寶飯、百合稀飯、豆漿等品,後又分別復業於中心菜市場和紅旗商場。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古月胡三合泥

老文化宮

黃樹山入店後,吸納了黑芝麻、黑豆等一些原料的加入和工藝上的調整,三合泥也有了黃褐色和黑色等顏色。

從此,讓無數老成都牽腸掛肚的“古月胡三合泥”算是正式誕生了。

中心菜市場是上世紀中後期存在於鹽市口的一個大型菜市場,前身是著名的安樂寺,為紀念三國蜀漢後主劉禪而建(劉禪被魏帝封為安樂公),樂不思蜀的安樂公,終究還是被樂於思蜀的蜀人紀念著。

八十年代建設蜀都大道,中心菜市場縮減為紅旗商場,與提督街、文化宮一起,交織出一個特別的繁華地帶。古月胡三合泥就在這個繁華地帶中,與其它川味名小吃一起,不停地刻畫著成都人的味覺記憶,直到消失。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古月胡三合泥

早年的紅旗商場



【關注“川味文化”】

看川菜老傳統,聽川味龍門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