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宴席的“五美”,看完後口水流了一地

客家人宴席上的飲食非常講究實用性的審美。材料取自天然,烹製時色、香、味、形俱佳,用膳時講究趣味與氣氛的和諧與融洽,在不經意間體現了客家飲食的“色美、味美、形美、器美、趣美”。


客家宴席的“五美”,看完後口水流了一地


色美。既指原料自然美質的本色,又指各種原料的相互搭配。如宴席飲食中的甜酸蘿蔔絲,紅白相間的胡蘿蔔與白蘿蔔,晶瑩剔透,交相輝映;色澤爽朗的清蒸海蝦,清純細緻,躍然入目。


客家宴席的“五美”,看完後口水流了一地


客家宴席菜餚除了感觀刺激要求外,在顏色的選擇上,更重視吉祥文化在顏色方面的體現。在客家人的各種歡慶場面,崇尚用紅色襯托喜慶氣氛,達到祈福消災的目的。喜宴飲食的顏色趨向以絳紅色為主調:橙黃的糯米粄撒上紅糖,喜慶歡騰;絳紅的梅菜扣肉如一面面排列整齊的梳子;紅彤彤的爆油炸蝦惹眼。相對而言,喪宴菜式的色彩則較好地契合喪事悲傷與低調的氣氛,尤其講究清淡和素雅。蒸魚面上只鋪著一層青椒蔥花,豆腐也不再陪以鮮紅的辣椒而被稱為“白豆腐”。但即便如此,也還能看出顏色的素淨之美。


客家宴席的“五美”,看完後口水流了一地


味美。在客家宴席菜餚烹飪過程中,廚師們除了保持食物的自然香味外,善於利用本地自產自制的調味料。此外,因宴席食材中選用肉類品種較多,所以在用料程序上,廚師習慣在烹製之前先用香辛料醃,以達到祛腥羶和入味的效果。


客家宴席的“五美”,看完後口水流了一地


客家菜餚以葷菜為主,口味偏鹹。這是因為早期客家人大多身居山區,生活艱苦,為了保證體力活動需要的生理特點使然,一直延續至今。同時,清淡、消脹的湯食(如酸辣醃菜湯,雪薯排骨湯)與味重、油膩的主菜恰如其分地搭配,使得村民在滿足口腹之慾時,也能達到鹹淡的平衡。


客家宴席的“五美”,看完後口水流了一地


形美。在客家飲食菜餚中,人們在保持食物自然形態美外,有時以食物造型賦予菜式內在含義,從而通過進食方式達到飲食與心理的一種共鳴。在粵東客家地區,一種被稱之為“算盤子”的糯米糰子,光潔溜滑,甜中帶香,寓意子孫聰敏好學,做事有划算。


客家宴席的“五美”,看完後口水流了一地


器美。客家人辦宴席的菜式有十幾道,各式器皿來自天然,使烹製出來的菜餚不變味,如蒸米飯是用木桶為身、篾篳為底、竹蓋作頂的飯甑;蒸肉丸用的料簞也是竹篾編制的;贛南的一道稱為“荷包胙”的米粉肉,更是以荷葉包裹,置於精美的瓷盤上,宛如出水芙蓉,翩然起舞。興國的“四星望月”,更是栩栩如生。


客家宴席的“五美”,看完後口水流了一地


趣美。古有“以樂侑食”的習俗。在客家宴席上,村民們有“猜拳”佐酒助興的遊戲,在觥籌交錯間,讚美與祝願之詞洋溢與流淌出濃濃的意境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