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名不符實」的小吃是怎麼做的才受到大衆歡迎

那些“名不符實”的小吃是怎麼做的才受到大眾歡迎

大家有沒有發覺我們生活中有好多名字響亮但是食物卻跟它八竿子打不著,而且這些小吃往往非常受到大眾的歡迎,舉個栗子,像紅燒獅子頭,夫妻肺片等等。這些小吃雖然名字帶給人們誤解,但是大家卻也深深喜歡這樣的"誤解"。今天就來教大家幾個簡單易做的"名不符實"小吃。

那些“名不符實”的小吃是怎麼做的才受到大眾歡迎

【可樂餅】據說是從法國傳入日本,在日本興旺發達起來。 名字取自法語中的croquette,日語為コロッケ(korokke),音似"可樂餅"。可樂餅原本的做法是,在奶油和麵粉製成的醬中加入碎菜和肉(用馬鈴薯泥亦可),冷卻後捏成圓柱形,再抹上小麥粉、蛋汁以及麵包粉,並且用油炸。

做法:

1、 土豆洗淨去皮,切成小塊

2、 蒸鍋中倒入適量水,將土豆放入鍋中蒸熟,再搗成無硬塊的泥

3、 豬瘦肉洗淨,瀝乾水分後剁成肉末,加入蔥、姜、料酒攪勻,醃製15分鐘

4、 熱鍋倒入適量油,中大火燒至7成熱,倒入豬肉末煸炒

5、 炒至肉色發白,再調入生抽、糖

6、 將肉末和土豆泥倒入碗中,調入鹽,攪拌均勻

7、 取適量混合好的土豆肉泥,搓成大小適中的餅坯,放入蛋液中

8、 再將裹滿蛋液的餅坯從碗中取出,均勻的裹上面包糠

9、 鍋中倒入適量油,中大火燒至6成熟,轉中火,小心的放入沾滿面包糠的餅坯

10、 將餅坯四周均炸至黃色後即可撈出

那些“名不符實”的小吃是怎麼做的才受到大眾歡迎

【菠蘿包】菠蘿包實際上並沒有菠蘿的成份,麵包中間亦沒有餡料。菠蘿包據傳是因為早年香港人對原來的麵包不滿足,認為味道不足,因此在麵包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餡料而成。

材料準備:

麵糰部分:高粉150g,牛奶65g,白砂糖20g,奶粉10g,雞蛋半個,乾酵母3g,黃油15g,鹽1g。

酥皮部分:低粉50g,黃油25g,雞蛋半個,白砂糖20g。

做法:

1、 麵糰部分除了黃油和鹽,其餘全部混合攪拌至無干粉,再揉十分鐘左右,加入軟化的黃油和鹽,繼續揉至手套膜階段

2、 附上保鮮膜,在26℃左右的溫度下發酵一個小時。冬天溫度低,可以放入烤箱開啟發酵功能發酵一個小時

3、 快發酵好的時候我們來做酥皮,軟化的黃油加入白砂糖打勻,再分次加入蛋液,用電動打蛋器打發。加入過篩後的低粉

4、 酥皮揉成團,分成五份小糰子。發酵好的麵糰也排氣分成五團,搓圓

5、 用刀劃出格子裝。送入烤箱繼續二次發酵半個小時

6、 二次發酵好了之後,在表皮刷上一層蛋液。送入烤箱,180度20分鐘,就完成了

那些“名不符實”的小吃是怎麼做的才受到大眾歡迎

趁著週末大好時光趕快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