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考”燉肉十三字訣原文。

“聽”不一樣的東坡肉神話傳說。

“品”百年前江南東坡肉和川味東坡肉。

在今天二師兄已飛上天的情況下,於此大談東坡肉顯得有些不太應景,不妨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品析這道傳統名菜,稍微彌補一下望豬興嘆之遺憾。

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東坡烹肉的真實出處

東坡肉之名,蓋因當年蘇東坡甚嗜豬肉,老百姓為紀念其賢德盛才而得,這跟高麗肉炙檜肉的來歷有著本質的區別,高麗肉的傳說出於隋唐政權對高麗屢徵不成的洩憤,而炙檜肉則是表達群眾對奸臣秦檜的憎惡。

東坡肉實際上就是大塊紅燒肉,多年來民間一直按照東坡留下的十三字口訣進行烹製:“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言簡意賅,操作簡單,即使對於不擅長廚事的人,也能依樣調鼎,長期流行於江南、兩湖和川渝地區,家廚與館飯皆為常見。

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今天關於這句話的表述有諸多不同版本,如《豬肉頌》、《煮肉歌》、《豬肉賦》等,內容有所出入。筆者也做了些考證,認為目前關於蘇東坡喜食豬肉的典故,較早的完整版本是源於宋代另一位文人周紫芝的《竹坡詩話》,其文曰:

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東坡肉的別樣傳說

周紫芝在文中講述了蘇東坡愛吃豬肉的習慣和烹肉妙招,並點明東坡之作名為《食豬肉詩》,蘇比周年長四十餘歲,生活年代非常接近,其記錄的可信度較高。同時,文中還提到佛印和尚,此人是蘇東坡在黃州的好友,早年坊間流傳著另一個關於東坡肉的傳說,就與佛印有關:

某日,蘇東坡突然沉睡不醒,侍妾王朝雲情急無措,忙向佛印求助。佛印趕至榻前省視後,對朝雲說:“無論如何,待我三日返回。”言畢即去。

佛印奔赴一位熟識的鄉長家裡,向其化得一頭不食母乳的花豬,又抱著小豬急速趕回蘇家,此時東坡仍然未醒。只見佛印將花豬放於榻前,口中喃喃偈語數言,偈畢以禪杖將小豬一擊斷氣,曰:“醒來!”又對朝雲說:“病已好。”便懷抱著死豬回寺去了。佛印走後,東坡果然自行醒來,完好如初。

翌日,東坡上門拜謝佛印,佛印用那隻小豬烹菜來招待東坡,

菜味甚美,東坡問其故,佛印說:“此乃東坡肉也。”兩人相視大笑。

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百年前的兩張東坡肉菜譜

目前能查證到有東坡肉菜名的早期文獻,有1909年的《成都通覽》,裡面三次提到東坡肉

,不僅出現在便飯菜單裡,還出現在筵席大菜的名目中,可見其製法當時在成都已經成型,不過均無詳細菜譜,只有“刀雕大塊”四字。

詳細的東坡肉菜譜出現在上世紀20年代,目前查獲江南製法和川味製法各一種,現整理如下,一方面可窺探百年前東坡肉的烹製與今天有和區別,同時也可通過此菜瞭解當時中國東西兩地的一些飲食習俗。

江南版東坡肉題為“改良東坡肉”,說明之前已有成熟製法,不過作者嫌麻煩,作了改進:

一隻三斤重的豬蹄子,洗淨後置於開水鍋中汆煮,撈出後用刀口在皮上細刮,這樣反覆操作三次。然後將豬蹄切成大塊,肉皮向上放入燉缽,加入紹酒十二兩(按:當時是十六進制,即一斤為十六兩,後同),上好的醬油十兩,冰糖一兩,不加水,置於碳結爐上,爐內放四個大個碳結,蓋好勿動,約七八小時

後取出食之,較尋常紅燒蹄味有天淵之別。

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川味版東坡肉的製法更加詳細,也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該作者名之為“東坡肉新食譜”,其用料包括:

豬肉四斤(最好選用接近豬尾的部分為佳),起碼要四斤,洗淨後斬成二寸大平方,優質紹酒一斤、口蘑六兩、雞油四錢,花椒三十顆,蔥一小束,上好的老抽和生抽各一小杯,冰糖(打碎)二百文,豬油六兩。

其製法是先將豬油煉化,下肉翻炒數下,後下口蘑、雞油、蔥、老抽、生抽、紹酒、花椒,可加入少量清水,後以大瓦盆蓋好。先用火不宜過小,大概三小時後,揭開瓦盆察看,如此時鍋內香味四噴,則下碎冰糖,再蓋好瓦盆,改用文火,再過三小時即成。

如果喜歡吃雞翅、雞腳、雞蛋、肫肝之類,可以在第一次下料時把這些材料一起放入,食用時若覺肉鹹,還可以白麵包子佐食。

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菜餚隨時間潛移默化

從上面兩種東坡肉的烹製方法,可見在近百年前,總體上仍然是按照東坡的十三字口訣操作,對原料的選用都很嚴格,都放了醬油、冰糖、紹酒,都用到了慢火,不加水或少加水,小火慢燉六七個小時便可成菜,豬肉的鮮美來自火候的精準把握和時間的錘鍊,既是對菜餚的烹製,也是對心性的打磨

不同之處在於,江南版除了豬蹄外,沒有其他輔料,調料也很簡單,一次成菜。而川味版則用的是坐敦肉,並加入了多種不同輔料,調料也明顯帶有川式風格,不僅有花椒、蔥等辛香一族,還有雞油、老生抽結合這些花樣兒,突出複合味,注重下料的順序和時間,這也是川菜烹飪的一大特徵

至於另一道與蘇東坡有關的豬肉名菜,東坡肘子,又有其它一些民間傳說,而且在四川盆地經歷了從白味到紅味的演變,蘊含著川西壩子的鄉土風氣,下回接到擺。

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全文完)

圖片源自網絡,僅供示意





看川菜老傳統,聽川味龍門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