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特產—蘿蔔乾!

寫在前面

提起新閘,印象裡總是有一口小甕,藏在廚房的角落頭裡。那種若有若無的鹹香氣味,總會引得口水漣漣。

常州特產—蘿蔔乾!


常州特產—蘿蔔乾!

那口小甕裡藏著的,就是常州特產—蘿蔔乾

/ 記憶中的新閘,要跨過鐵路 /

常州特產—蘿蔔乾!


現在的新閘早已變了樣。舊時大大小小的村落因為城市改建,拆得所剩無幾,更別提那一畝畝紅蘿蔔地。

常州特產—蘿蔔乾!


所以要在現在的新閘鎮上找到土生土長的新閘蘿蔔乾,還真是一件難事。

常州特產—蘿蔔乾!

幸好,經圈裡的吃貨指引,在荷園西邊不遠處的新閘鎮前徐村,我找到了蘿蔔乾!

/ 記憶中的蘿蔔乾,爽口脆甜 /

常州特產—蘿蔔乾!

新閘鎮的前徐村規模不大,在住的不超過20戶。但每年冬天,家家戶戶都會做上一點蘿蔔乾。

大家會根據自己喜好對蘿蔔乾進行調味,多數蘿蔔乾做好之後都是留著自家吃,或者送給親戚朋友嚐嚐。

常州特產—蘿蔔乾!

今年60歲的老吉,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跟著老丈人學做蘿蔔乾,至今也有34個年頭

常州特產—蘿蔔乾!

蘿蔔乾的原料是老吉自家地裡的紅蘿蔔—新閘紅。新閘的蘿蔔乾好吃,也得益於這片土地。

常州特產—蘿蔔乾!

特別是剛在夏天種植過黃豆的農田,土壤鬆軟,非常適宜紅蘿蔔的生長。

常州特產—蘿蔔乾!

再加上期間多次清除生長不好蘿苗,所以新閘出產的紅蘿蔔個頭大水分足,肉質更是爽口清脆,素有“小雪蘿蔔賽雅梨”的名號。

常州特產—蘿蔔乾!

三斤半生蘿蔔,只能做出一斤蘿蔔乾。每年十一月中旬,老吉一家就開始收拾蘿蔔田。

去年年底,老吉家地裡一共收上來了近7000斤紅蘿蔔,老吉估摸著這些紅蘿蔔能做出1700斤左右的蘿蔔乾。

蘿蔔乾的製作方法不難,但卻繁瑣:

常州特產—蘿蔔乾!

從田裡收上來的紅蘿蔔經過清洗後,去蘿蔔須,切片成拇指大小放入缸中。切出的片要每塊帶皮才脆,這刀法可不是用機器就能達到;

常州特產—蘿蔔乾!

將切好的蘿蔔片加鹽攪拌後放入缸內,大約5小時後撈出放入乾淨的布袋中放置於板凳上,袋子上壓上石塊繼續控水,這一過程又需要6個小時左右。

常州特產—蘿蔔乾!

控水完畢之後,將蘿蔔片放置於用蘆葦編制的席子上晾曬多日。要知道蘿蔔爽脆的口感就全靠水分控制;

常州特產—蘿蔔乾!

晾曬完畢之後,按照比例加入精鹽及其它佐料拌勻,後踩入缸內,一定要踩實,再用少許鹽封頂,最後用塑料紙將缸密封。

常州特產—蘿蔔乾!

入缸醃製2天后將即將成型的蘿蔔乾從缸內翻出,2次攪拌少量食鹽後再次踩入缸內。2天后再次翻缸,但這次不用放食鹽了。此步驟重複5次後,蘿蔔乾才算大功告成。


常州特產—蘿蔔乾!

這種用老法做出的蘿蔔乾,大約能儲存三個月。但切勿食用大量剛醃製完成的蘿蔔乾,至少等醃製了15天以上才能食用。

/ 記憶中的溫暖,是家的味道 /

世上有一種味道叫溫暖:

味道可以延續,記憶就會一直都在,

這就是關乎溫暖的記憶。


常州特產—蘿蔔乾!

剛做好的蘿蔔乾隱隱透著點粉紅,撲鼻而來的是滲透力極強的蘿蔔香味。

常州特產—蘿蔔乾!

拈起一塊,咬一口下去,是又脆又潤的聲音。

常州特產—蘿蔔乾!

無論是搭粥還是配飯,爽口脆甜又鹹香濃郁的滋味讓人迷戀,甚至是作為嘴閒時候的零食都十分適宜。

常州特產—蘿蔔乾!

對於他來說,蘿蔔乾佔據了他兒時放學後的全部回憶,切蘿蔔鬚鬚對於年少時期的爸爸來說,更是一場“噩夢”:

常州特產—蘿蔔乾!

在計劃經濟時代,新閘當時的每個生產隊都會在晚上掛燈集中處理蘿蔔。經由常州醃製品廠收購之後,統一包裝銷售於市場。

常州特產—蘿蔔乾!

爸爸切蘿蔔須,奶奶切蘿蔔片,爺爺伯伯進行醃製...一家老小齊上陣!

常州特產—蘿蔔乾!

雖說辛苦,但爸爸“吐槽”的時候,眼角嘴角是含著笑的。對於他來說,蘿蔔乾就是家的味道。

傳承了三代人的新閘蘿蔔乾

常州特產—蘿蔔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