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恩施大山深處的純糧食包穀酒,傳統工藝-民間手工釀酒

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這裡家家戶戶都會煮酒,用料為自家糧食包穀、高粱等,取山泉水蒸之!

藏在恩施大山深處的純糧食包穀酒,傳統工藝-民間手工釀酒

礱(lóng)谷→揚去糯穀殼→浸漬糙糯米→淘洗糙糯米→甑蒸糙糯米→冷水澆淋蒸熟糙糯米→攪拌蒸熟糯米→發酵→摻水浸酒→濾酒、捻酒→榨酒→收藏米酒

藏在恩施大山深處的純糧食包穀酒,傳統工藝-民間手工釀酒

1

礱(lóng)谷

2

去穀殼

3

浸漬糙糯米

4

淘洗糙糯米

5

甑(zèng)蒸糙糯米

把淘洗乾淨的糙糯米放入一個特製的大型圓柱形木甑內蒸煮。 木甑的結構由3部分組成:甑蓋(狀如斗笠)、甑桶、甑箅。每甑能蒸50 kg左右的糙糯米。每甑蒸熟的時間需1~2 h,當然,具體的時間還應根據所蒸米量的多少而定,總的要求是“蒸透,但又透而不爛、疏鬆不糊”。

6

冷水澆淋蒸熟糙糯米

蒸熟後的糙糯米俗稱“糯米飯”。甑桶被抬下灶臺後,放置於一個長方形的木架上。以準備用冷井水澆淋。從村中公用大水井中挑回清潔的井水,1甑蒸熟的糯米飯,需用2桶井水來澆淋。澆淋時,先用瓢從水桶中舀水均勻地澆淋於糯米飯上,一瓢一瓢地澆淋,直至澆淋到2桶井水剩下半桶水為止,也就是說1甑所澆淋的冷井水量是一桶半,此為第一次澆淋。第一次澆淋後,還需要把大木盆中所盛裝的從木甑中流下來的熱水用瓢舀出來重新裝入水桶中,由於大木盆中的水是從極熱的熟糯米飯流下來的,所以較熱,因此,必須把第一次澆淋所剩下的半桶冷水攙和於其中,此時,所得到的水就比較溫和了,其中水溫的大致標準為人們洗熱水臉時所需的水溫為30 ℃左右。隨後,再把這些溫水又一次地澆淋於木甑中的熟糯米飯上,澆淋的方法如同第一次澆淋方法,此為第二次澆淋,關於這次澆淋,當地有一個俗稱,叫做“倒湯”。

7

攪拌蒸熟糯米

經過2次澆淋後的冷熟糯米飯再經過一段時間(需要10~20 min)的瀝乾後,倒入一個特製的大木盆中,大木盆直徑大約1 m,高約1 m。一般是每甑的“糯米飯”倒入一個大木盆,俗稱“一缸”。倒入木盆內的糯米飯還需讓它冷卻一定時間,大約10 min,直至雙手能插入其中進行攪拌。在攪拌時,要加入一種當地俗稱為“酒藥”的發酵物。這種酒藥呈卵形,大小為一個鵪鶉蛋一般,它一般是農村中專門製作酒藥的農家用手工製作而成的,價格是1元錢5~6個。1缸酒一般放入10個左右酒藥。先須把它捏碎成粉末,然後均勻地撒入糯米飯表面,再經不停地翻勻攪拌,直至攪拌均勻為止。

8

發酵

酒藥和糯米飯攪拌好之後,就在該大木盆中進行發酵。首先,人們要用雙手把木盆內的熟糯米飯拍平、壓實;其次,要在糯米飯堆的中央挖1個直徑為5~8 cm的小洞,深度要達到木盆底部,並要拍平、壓實其洞壁及其邊沿,俗稱做一個“酒井”,做好“酒井”後,要均勻地用手蘸水澆1碗冷井水於其表面上,同時還需要在糯米堆的表面放上1薄層稻草稈(這些稻草稈必須先用井水洗乾淨),當地俗稱“內窠(kē)”。

9

摻水浸酒

前發酵完成後,農家自釀米酒則進入下一工序——摻水浸酒。這一工序,在整個自釀米酒的過程中,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因為這一工序也是整個釀酒過程中的主發酵階段與後發酵階段,同時這一工序中所摻水的水質好壞以及摻水量的多少,將直接決定這一缸酒酒質的好壞,因此,農家人對此工序極為重視。 兌水的比例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性的標準,各家依自己的釀酒經驗而定,按1∶1的比例兌換,是該地區的普遍標準。整個摻水浸酒的工序一般需要7天左右的時間。

10

濾酒、捻酒

浸酒之時,由於是把井水直接倒入發酵好的酒醪(當地俗稱“酒糟”)之中,所以浸泡好酒之後,必須要把酒糟與酒水分離,並且要把酒糟中的酒汁捻壓出來,這兩項工作便是濾酒、捻酒這一工序的主要內容。 過濾的工具仍是利用淘洗糙糯米時用的“漅機”,該器具具有良好的濾水功能。 捻酒是用手捻出其中的酒水。

11

榨酒

榨酒的工具是農村中常見的酒榨,它是用木頭製作成的。當然,經酒榨榨出來的酒也要經過過濾,畢竟其中或多或少還會有一些酒糟。經過這一酒榨的榨取,酒糟中幾乎不再含有酒汁了,這些幹酒糟,農家先用甕裝好。

12

貯存米酒

經濾、捻、榨等工序所得到的冬酒,都需要用酒罈貯存起來。在該地區,貯存冬酒的器具是酒罈,當地俗稱“酒甕”。它口小腹大,壇口半徑6~8 cm,壇高0.8 m左右,1壇能裝25~30 kg。酒罈裝滿酒後,人們並不會立即把壇口封住,而是要讓其敞開幾天,一般是3~5天,然後先用1層或2層的塑料紙包紮好壇口,再用和好的溼泥巴封住,做成一個密封式的封口,酒罈密封好之後,把它們放置於一個較為通風、陰涼、乾燥的房間或地窖里加以貯存。

著名的“女兒紅”酒據稱是農家在其女兒出生時便把新釀的酒珍藏於地下,等到其出嫁之時再取出來招待客人。其實,這一風俗在該地區一些農村也存在,而且,不僅是女兒出生時會埋藏米酒,兒子出生時也會埋存一些,俗稱“狀元紅”酒,等到他金榜題名或結婚時再取出以招待客人。這大概是以“酒愈藏愈香”之故來喻女兒、兒子經過父母的多年含辛茹苦地培養而終至成長、成熟之深意吧!

藏在恩施大山深處的純糧食包穀酒,傳統工藝-民間手工釀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