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豆角、梅乾菜、蘿蔔乾:中國人的美食文化中,有菜乾的風景線


幹豆角、梅乾菜、蘿蔔乾:中國人的美食文化中,有菜乾的風景線

自打疫情開始,我不管哪次出門買菜,都會買整整一冰箱的菜,在這種特殊時期,誰也不想總是出門買菜,且家裡有點菜常備著,睡覺都安穩了幾分。

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多買點,能放幾年。肉進了冷凍櫃也能安安分分的帶上幾個月,但是這蔬菜就不同了,各種綠油油的新鮮菜葉,只要半個星期不把它吃掉了,那真是稍縱即逝。

幹豆角、梅乾菜、蘿蔔乾:中國人的美食文化中,有菜乾的風景線

因為買多了而塞不進冰箱的蔬菜,也是讓我苦想了良久處理辦法,最後竟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的各種菜乾,風乾菜。

為了儲備過冬菜的舊時代舊辦法,卻給予我們兒時最新鮮的味道。

中國味道:菜乾

在中國漫長的農業時代,任何蔬菜都難逃被風乾的命運,木耳、香菇、黃花菜、白菜這些祖籍中國的食品早已被風乾幾百年。西方印度傳過來的辣椒、豆角、蘿蔔也躲不開被勞動人民風乾儲存的命運。

在古代,不論富裕赤貧,蔬菜乾都是家家戶戶冬日內最常吃的東西,即使是到了現在,曬菜乾也是一場晚秋的選修課。

《馬上支日記》裡,魯迅說:“我將來很想查一查,究竟紹興遇著過多少回大饑饉,竟這樣地嚇怕了居民,彷彿明天便要到世界末日似的,專喜歡儲藏幹物品。有菜,就曬乾;有魚,也曬乾;有豆,又曬乾;有筍,又曬得它不像樣;菱角是以富於水分,肉嫩而脆為特色的,也還要將它風乾……”


幹豆角、梅乾菜、蘿蔔乾:中國人的美食文化中,有菜乾的風景線

梅乾菜(黴乾菜?)

我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曾都有晾曬梅乾菜的習俗,這裡要向不太瞭解的朋友科普一下,南方的梅乾菜和北方的酸菜,其實並不是一種獨立品種的菜,而都是其他常見菜種製作的。

芥菜乾、油菜乾、白菜乾、冬菜乾、雪裡蕻幹都是各地製作梅乾菜的上好原料。不同的原料,製作的梅乾菜味道也不同,古人有云:芥菜味鮮,油菜性平,白菜質嫩。

至於吃飯也是從簡到奢,應有盡有:

梅乾菜淋上涼油,撒上點鹽巴和白糖,上鍋慢蒸,出鍋後味鮮醇香,再蓋在晶瑩的米飯之上,這種簡單的吃法便就能淋漓的釋放梅乾菜的美味。

至於“梅菜扣肉”這道中國名菜,我甚至覺得沒有再贅述的必要,這中國十大經典菜品,誰人不知?

豬五花燉的嬌嫩,接著過油一炸,將梅菜覆在其上,入蒸鍋大蒸兩小時。簡單幾個字都能寫的我滿津流涎。

現在正是四月,三四月份也剛好是制梅乾菜的不二時節,如若有興趣,選個閒適的下午,自己做些,吃起來味道更美!

幹豆角、梅乾菜、蘿蔔乾:中國人的美食文化中,有菜乾的風景線

蘿蔔乾

相比於曬制起來比較繁瑣的梅乾菜,蘿蔔乾這種簡單的蔬菜就非常親民了。只要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切成小塊,放在自家小院鋪平就行了。

蘿蔔乾這東西也很神奇,曬的幹了,不成形了,也耽誤不了他那種脆生生的口感,不是清脆而是嫩脆。

蘿蔔乾做鹹菜,真是中國一絕:

東北吃飯的桌子上沒一道蘿蔔鹹菜,口就覺得淡了不少。

湖北過早面不放點蘿蔔乾,也就沒了清爽的滋味。

至於廣州湯裡的酸蘿蔔,更不用說,提味解膩。

各式各樣的蔬菜乾,清新有了,可味道卻是不足。要靠人工調味,各式各樣的蔬菜乾,不加糖做的,除了酸菜我還真想不出第二個。

幹豆角、梅乾菜、蘿蔔乾:中國人的美食文化中,有菜乾的風景線

尤其是醃蘿蔔乾,難免放大量的白糖,不如試試將白糖換成代糖,這樣吃的過程也更放心,更加的純天然。我現在都能想到,天然的梅乾菜配上天然代糖的健康好滋味了。

我在這裡只能說健康不一定非要和難吃,畫上等號的。

幹豆角、梅乾菜、蘿蔔乾:中國人的美食文化中,有菜乾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