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斬首後還能眨眼?你不知道的“神祕”認知心理學


人被斬首後還能眨眼?你不知道的“神秘”認知心理學

什麼是心理學?

我想,作為一個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張三一定常被身邊人抓著問這些問題:

  • “張三,你們學心理學的是不是都會催眠,快教教我,我想催眠一下我女朋友。”
  • “張三,你會不會讀心術,猜猜看我現在在想什麼唄?”
  • “昨晚做夢夢到了XXXXX,張三,幫我看看這些代表啥意思啊?”
  • “我是XX座的,張三,幫我算算這個月運勢怎麼樣唄?”
  • “都在說的抑鬱症到底有哪些表現啊,你們心理學的是不是自己容易得抑鬱症?”
人被斬首後還能眨眼?你不知道的“神秘”認知心理學

相信你一看就很熟悉,因為這就是大多數人對於心理學的定義——精神病、讀心術、抑鬱症、催眠……

其實也沒錯,以上這些都是心理學領域相對大眾化,同時也帶著濃郁神秘色彩的應用方向,受歡迎是自然的。

但其實心理學擁有非常多的研究分支,很多內容壓根兒就跟這些應用沒有任何關係,比如我今天要介紹的認知心理學

人被斬首後還能眨眼?你不知道的“神秘”認知心理學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人的頭和身體分離後,頭還有意識嗎?

這是一個有趣甚至有些獵奇的問題,或許大家都曾冒出過這樣的想法,但絕對也只敢想想而已。不過,我們人類的科學家幾乎是無所不能的,歷史上還真有人做過這方面的研究。

學過西方歷史的都知道,18世紀時西方斷頭臺流行,那時的一些研究者便會到斷頭臺下找到即將被處決的犯人,讓他們為人類最後做一些貢獻。

他們跟犯人們說:“等你們的頭被砍下來以後,不要閉上眼睛,我會給你看一個單詞。如果它是形容詞,請眨一下眼睛;如果它是名詞,請眨兩下眼睛。”

經過多次這樣的實驗,研究者統計發現,死囚們的正確率接近80%,這不僅證明了頭和身體分離後大腦還會有短暫意識,而且還證明了思考的心理過程並不是發生在心臟,而在大腦。

人被斬首後還能眨眼?你不知道的“神秘”認知心理學

還有歷史上著名的拉瓦錫眨眼實驗。

現代化學之父安託萬-洛朗·拉瓦錫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被送上斷頭臺,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決定為人類科學進步做最後的貢獻——他將在被砍頭後努力眨眼,來證明大腦控制著人的行為。

最終他的助手在斷頭臺上,數到了拉瓦錫頭身分離後的總共11次眨眼。

人被斬首後還能眨眼?你不知道的“神秘”認知心理學

這些實驗雖然很殘酷甚至有違人道主義,但都說明了一個問題——人的心理過程其實都發生在大腦,並不在心臟。

所以後來的科學家們都去研究大腦是什麼樣的,大腦如何思考,如何操控我們的身體,如何產生我們日常的行為,如何認知這個世界。

這就是認知心理學。

人被斬首後還能眨眼?你不知道的“神秘”認知心理學

有人會問,認知心理學又不能治療抑鬱症,也不能玩讀心術、催眠,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有多大意義呢?

其實,既然認知心理學是研究我們的大腦運轉的,那自然就會涉及到我們的學習、思考、推理、記憶以及創造力的運作方式。

因此,我們通過學習認知心理學,就可以知道如何提升記憶力,如何高效地進行信息處理、如何高效解決問題等,對於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心態也有很大的幫助。

從這點上來說,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些認知心理學的知識。

人被斬首後還能眨眼?你不知道的“神秘”認知心理學

本週父母讀書會選擇的共讀書籍,就是一本用認知心理學指導孩子學習的——《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人被斬首後還能眨眼?你不知道的“神秘”認知心理學

這本書的作者丹尼爾·T·威林厄姆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著名的心理學教授,他在書裡的每一章都運用了一個認知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其中不乏

“大腦是避免思考的”、 “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等顛覆性的思想,10年前成書放到現在仍然不過時。

讀完此書,不僅能從本質上了解孩子不喜歡上學的底層原因,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改善這些狀況;更重要的是,對於我們成年人自身的認知成長和學習驅動都非常有價值。

本週的共讀總共分為以下5節內容:

◆【第1節】人的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

◆【第2節】為什麼學生記得住電視情節,卻記不住知識

◆【第3節】題海戰術有用嗎

◆【第4節】如何進行因材施教

◆【第5節】是什麼決定著一個人聰不聰明


為愛放下一小時,每週共讀一本育兒經典。私聊我們參與共讀,化解育兒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