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白切雞時,千萬不要直接下鍋煮!多這1步,肉質更鮮嫩入味

都說吃的有啥好賴,身邊有啥就吃啥,可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好了,尤其是一些上白族,或是白領的人,經常會在下班後,或是節假日都會專一駕車跑到外地去找美食,以前上班就談身邊的瑣碎事,現在我們上班就談哪裡好玩,哪裡有美食,吃貨就會在這裡聚集,說到白切雞,相信很多人都吃過,白切雞是粵菜中非常出名的一道特色菜餚,在兩廣地區非常流行,許多家庭在過年過節時都會做這道菜,由於烹飪出來的雞肉十分鮮嫩,皮質爽滑,因此受到大眾的喜愛,以至於聞名全國。那麼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做白切雞時,直接下鍋煮就錯了!多加一步,肉質更鮮嫩更入味。

做白切雞時,千萬不要直接下鍋煮!多這1步,肉質更鮮嫩入味

白切雞始於清代的民間酒店,因烹雞時不加調味白煮而成,食用時隨吃隨斬,故又稱“白斬雞”,白切雞講究的就是鮮嫩兒子,所以在烹飪過程中就要嚴格把控每一步驟,那麼這裡就要提到一個大家常犯的錯誤,對於許多第一次烹飪白切雞的朋友,總習慣性的把雞放入鍋中煮,這是不正確的做法,那麼今天就讓30年的粵菜大廚教大家做正宗的白切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做白切雞時,千萬不要直接下鍋煮!多這1步,肉質更鮮嫩入味

首先把三黃雞處理乾淨,白切雞想要做的黃,除了用天然色素上色外(黃梔子、薑黃),還與雞有關係,如果是散養的雞,肯定要比飼養的雞黃,而且散養的雞肉質更有彈性,大家不一定要用三黃雞這個品種,自己本地吃什麼雞多,就買什麼雞即可,最好是6個月左右的雞,這樣雞,肉質最好。然後去掉毛、雞油和內臟這些,再衝洗幾遍,接著把老薑洗淨,一塊切片,一塊擦成薑蓉,紅蔥頭洗淨切末,小蔥洗淨一半打結一半切成蔥花備用。

然後燒一大鍋開水,放入蔥結合薑片,再倒入少許黃酒,水滾開的時候,拎著雞頭把雞身浸入開水中燙10秒,再拎起等5-6秒左右,再把雞身浸入鍋中燙10秒,反覆操作3次即可,第4次再把雞全部放入水中,蓋上鍋蓋,熄火燜30分鐘。這樣經過處理後的三黃雞,雞肉會更加鮮嫩。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煮白切雞時放生薑和沙姜都可以,每個地方的口味不一,大家根據自己口味去放就可以了。白切雞的蘸料有很多種,酸甜苦辣鹹都可以自己去調節,只要您愛吃就行,煮的時候,火不能太大,水不能沸騰,入冰水是浸泡的時候不能過久。

做白切雞時,千萬不要直接下鍋煮!多這1步,肉質更鮮嫩入味

白切雞蘸料做法:薑末8克、蒜末15克、蔥末5克、香油10ml、白糖2克、食鹽適量,將上述調料拌勻,淋上熱油,最後放點煮白切雞的湯汁,蘸料就做好了。廣州人吃白切雞時,大多是以姜、蔥配製的調料佐餐,吃起來比較清淡,讓人容易接受,因此容易讓人覺得好像白切雞隻是蘸姜蔥汁料進食的。其實不然,可供白切雞點蘸的佐料還有很多,美食總是在我們不開心的時候給我們安慰,讓我們豁然開朗,給我們些許安慰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