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開始退役的PTZ89自行反坦克炮?

邱名幸子


PTZ89 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以下簡稱120反坦克炮)是一種具有強大威力、一定防護力和較高機動性的自行火炮,裝備我軍集團軍、機械化師炮兵部隊。


我認為要客觀的評價120反坦克炮,就離不開當時的歷史背景。其研製工作始於70年代末,當時國外開始裝備T72、豹2、M1等第三代主戰坦克,它們主要裝甲防護部位採用了複合裝甲或增大了裝甲水平厚度,防護能力大幅提高。我國急需一種大威力的反坦克炮搭配重型反坦克導彈和大威力反坦克火箭筒組成一個有效的火力配系。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裝備坦克而是裝備反坦克炮呢。其實是因為我軍的裝備體制原因造成的,反坦克炮屬於炮兵,坦克是屬於裝甲兵,而且自行反坦克炮的成本比坦克便宜25-30%,反坦克炮能夠彌補坦克數量的不足,協同配合坦克作戰。

嗯,有點偏題了。 總之,120反坦克炮的研製成功,使我國高膛壓火炮及動能穿甲彈技術達到了國外先進水平。通過120坦克炮的研製,帶動了高強度炮鋼、液壓自緊技術、身管鍍鉻技術、熱護套技術、高膛壓測試技術的發展,為我國新一代高膛壓火炮研製奠定了基礎。裝備部隊後,極大的增強了我軍反坦克火力(當時100mm反坦克炮已經不足以有效摧毀T72坦克),而且與同期的80式坦克相比,威力大得多,重量更輕,結構更簡單,成本更低,可以說120反坦克炮就是當時面對北方洪流的中流砥柱。現在,隨著99A,15等新型坦克、突擊車裝備部隊,120反坦克炮正逐漸退出現役,但是120反坦克炮在我軍反坦克體系中的開創性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鼎盛軍事


《軍武次位面》為您解答,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89式自行反坦克炮由底盤、戰鬥室、動力傳動室等組成,乘員為4人,即駕駛員位於車體左前部,炮塔內有3名乘員,炮長位於炮塔左前部,車長位於左後部,裝填手位於炮塔右部。它的佈置與普通坦克差異很大。首先,該車的動力裝置前置,並位於駕駛員的右側,其次,車體中後部是戰鬥室。炮塔裝有1門120毫米火炮,並可進行360度迴轉,俯仰角為-5度到+18度。炮長瞄準鏡位於搖架左側,在搖架下方裝有炮控系統的主要部件。炮塔的左、右側內壁及炮塔頂部內壁裝有炮控系統、火控系統、通信設備、自動滅火抑爆系統以及輔助武器。炮塔尾艙裝有半自動供彈機。裝填手窗口上裝有l挺12.7毫米高射機槍。車體的左後角是柴油箱,右後角是炮彈架,車體尾部佈置有1個後門,便於補充彈藥和人員出入。駕駛室內裝有傾斜計,便於駕駛員選擇較水平的射擊陣地。

在89式的總體設計思想中,技術人員將火力放在了第一位,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89式自行反坦克炮裝備了一門48倍身管的120毫米高膛壓滑膛反坦克炮,且為減少身管熱彎曲變形,該炮還安裝了雙層合金鋁薄板熱護套,此外還配有最大測距範圍為5KM的激光測距機。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一般配有22髮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及8髮尾翼穩定榴彈,均為半可燃藥筒的整裝式彈藥,在發射120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初速為1740米/秒,2000米距離可以擊穿550毫米的均質裝甲鋼板,千米立靶密集度為0.28米×0.28米,如此強大且精準的火力足以使其能輕鬆教育毛熊T72坦克做人,並具備了對付歐美三代坦克的實力。

89式自行反坦克炮作為一輛TD,其自身的防禦水平被限制在了較低的水平,其正面裝甲只能防禦大口徑機槍及火炮碎片,但由於其戰鬥全重較低,約為30噸,且配有一臺52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因此其最大速度可達55KM/H,最大行程為450KM,行軍戰鬥轉換時間為15S(不含穿、脫炮衣及偽裝網),其底盤也採用越野性能較好的履帶式底盤(WZ321改進型),因此在實戰中,89式自行反坦克炮往往採用打黑槍和打了就跑的原則,即提前設伏在預設陣地,待敵方坦克進入射程後,進行射擊,並在摧毀敵方裝甲力量後,迅速離開。

而作為曾經用來抵禦北方鋼鐵洪流的應急性產物,89式自行坦克炮在我軍的地位和曾經的作用是不可被抹去的,但隨著國內越來越多新型反坦克手段的增加,未來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退役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軍武次位面


89式自行反坦克炮應該中國陸軍最具特色的重型武器,該炮一度是世界最強大的反坦克武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地球上沒有任何一種主戰坦克能經受得起這種大威力反坦克炮的轟擊。因具有的強悍火力,而且外形很像二戰時期德國的費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因而89式自行反坦克炮也被很多網友親切的稱呼為“東方費迪南”。

不過,早在2000年,89式自行反坦克炮就部分轉為預備役,我軍在東北成立了預備役反坦克炮兵旅。隨著紅箭-9車載重型反坦克導彈的服役,解放軍開始在集團軍炮兵旅的反坦克營淘汰各型反坦克炮,以導彈取而代之。

從2015年開始,國產最新型紅箭-10光纖制導多用途導彈大批量裝備集團軍炮兵旅以後,89式自行反坦克炮就開始正式退役了。

如今該炮的退役,表明解放軍陸軍的裝備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遠程制導炮彈、末敏彈等新型彈藥,輪式突擊炮、武裝直升機、重型反坦克導彈等一大批作戰能力更強的新型武器已經承托起中國北方地區的反坦克重任。

解放軍未來的北方集團軍級別的遠程反坦克火力,將以軍屬陸航旅的武裝直升機和射程10公里的紅箭-10遠程光纖制導反坦克導彈為主,而重量較輕,機動性能更好的100毫米6X6輪式和105毫米8X8輪式突擊炮,將作為師旅級的直射火力,再配合激光制導炮彈和末敏彈等各類先進彈藥,我軍的反坦克能力已經空前的強大。89式自行反坦克炮可以放心的退休了。


科羅廖夫


近年來,我國退役了所有89式自行反坦克炮。這一款從服役到退役僅有20餘年的裝備,曾經創下我軍乃至世界多個之最。其所裝備的120mm滑膛炮曾經一度為我國最強大的反坦克身管武器。在蘇聯南下威脅當頭的年代裡,89式是被寄予擋住鋼鐵洪流這一光榮任務的“定海神針”。

時間回到1970年代,蘇聯陸軍的T—72以及T-80主戰坦克開始大量進入裝備序列。而我軍當時所有的裝甲力量配備火炮均不能擊穿T—72及其改型坦克,更無法與T-80正面對抗,且反坦克身管火力均為牽引式,機動性早已不適應當時戰場要求。因此,研發國產大口徑高膛壓自行反坦克炮成為當務之急的項目。根據當時的戰術要求任務,是在我國北方平原的防禦戰中有效殲滅敵人裝甲目標以及為我地面部隊提供適度的火力支援。其戰術特點,是依託陣地或利用有利地形地物掩護,可以在停止與機動雙重條件下直瞄打擊敵裝甲目標。

在整體的設計思想中,我國技術人員以火力為主要目標,併為發展技術更先進的新型彈種存留儲備空間,以確保該工程能有效針對全世界所有三代主戰坦克,到21世紀以後仍具有生命力。

自行反坦克炮在冷戰中後期早已不適應戰場需求,但是由於技術的限制,加之應對威脅迫在眉睫,才有了89式自行反坦克炮這一救急之策。

1996年前後,我軍的125mm滑膛炮加入裝備序列,1999年,ZTZ-99作為共和國三代主戰坦克力量出現在檢閱式上,89式肩上的擔子也沒那麼重了。如今,這位沾染著特殊歷史色彩的老兵終於開始退役,接過他手中任務的,是我軍更加先進的ZTZ-99主戰坦克,以及WZ-10武裝直升機等一系列高精尖裝備。


利刃軍事


炮是門好炮,可惜觀瞄設備太差,只能靜止狀態開火,裝甲薄弱僅能防槍彈破片,沒有任何信息化設備,信息化作戰的今天只能淘汰!


無為的石佛


當年被毛熊的鐵甲洪流嚇怕了,才搞了這個今天看起來不倫不類的反坦炮,當年確認多少起了些安慰作用。現在已經退役了。


哆啦守護


這種火炮是當年在坦克落後的情況下研發的過度產品,其射距、防護、效費比都不合適。它只能用於反坦克預備隊。


DY239162413


這照片是2005年左右,我在陸軍第38集團軍地炮旅拍攝的,這輛車就是89式自行反坦克炮。10年之後,2015年3月,軍報報道第39集團軍開始批量退役該型火炮。

《軍機處》嘉賓、裝甲裝備專家劉曉峰給我講過89式自行反坦克炮。從外形看,該炮炮塔要比坦克炮塔高,而且佈置更靠後,這主要是考慮到人員出入及炮彈的搬運,戰鬥室的位置被移到了車尾。此外,車尾還像步兵戰車那樣,開了一個尾門。由於戰鬥室佔用了尾艙部分,發動機就被挪到了車首部位,於是就有了發動機前置,駕駛員在左、動力艙在右的總體佈局。因此,通俗地講,89式自行反坦克炮就是一輛扛著反坦克炮的履帶式裝甲車。

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威力怎麼樣呢?

劉曉峰舉過一個例子:1986年,作為對外軍事交流的一部分,中美兩國在北京某靶場進行了一次穿甲彈技術表演。美國的主要目的是向中國推銷自己的穿甲彈。試驗開始後,美方人員發射了一枚美製鎢鎳鐵合金穿甲彈,在規定距離攻擊60度傾角的220毫米均質鋼板,但這一發炮彈沒有將鋼板打透。隨後輪到中方表演,中方演示人員也發射了一枚鎢鎳鐵合金穿甲彈,結果一下就把目標鋼板打穿了。美國方面雖然找各種藉口解釋,但又要求對中國穿甲彈和目標鋼板進行取樣研究,由於涉及國家機密,中方當場回絕了這一請求,並派出很多警衛看守試驗現場,防止美方人員晚上偷偷來取樣。


叫我金主編


當兵得時候就是他 第一回坐著他非常愜意 回答這個問題我比較有發言權 這個我們叫120反坦克火炮 炮彈有百分之80是彈頭 百分之20底座 射程3公里 說是3公里我們拉練最遠打1500米 說實話這個炮的質量真不怎麼滴 可能是90年代軍工質量不行 我當兵的時候炮才配發2年 我去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多起變速箱報廢 隨動輪脫膠 我當兵3年毛病就沒斷過 武器系統還是不錯的 毛病都出現在底盤上

說到為什麼淘汰 有紅箭10了 這個反坦克火炮就非常尷尬了射程近動力差 最快跑55邁 防護也不怎麼滴 雞肋一個


AA白小臭明昊貓舍


89自反一開始是一種無奈的產品..一切都是圍繞這門炮設計的..機動裝甲在那個只能製造修理五隊輪坦克的年代……..要搞出東西來能對抗t64和t72坦克...由於120炮上五隊輪實在是太困難..搞了這麼一個類似步兵連隊的精確射手來對付蘇聯的鋼鐵洪流..包括當時能得到的l7105炮我們都做過實驗...再後來蘇熊倒下了..北方再也不會有一群一群t系列坦克 反倒我們搞到了更好的t72底盤..整車..以及一些配套的東西 底盤可以裝得下大炮了..有了125炮製造的設備和指標發射藥配比..自然而然的會換掉這些依靠大裝藥來獲得大動能120 歸根結底還是炮是好炮 但是我們自己造的120勉強能跟住指標..當時夠用未來不夠用 乾脆重新走回毛系的125炮畢竟得到的技術要比120多的多..好多東西外形好弄 核心技術才是要命.......德國炮用德國彈..很是犀利德國炮本國彈 性能下降 本國炮德國彈 還怕炮膛承受不了那麼大的裝藥..必定會走出我們的裝備序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