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昌,我們這樣打膏子豆腐,石磨、現擂,美味得不得了

在老家待久了,學會了很多技能,打膏子豆腐(豆腐腦)就是其中一項。膏子豆腐是農村很普通的一道菜。現在街上雖然可以方便地買到膏子豆腐,但好像不是以前的那個味道。

小時候,膏子豆腐是一種很稀有的菜品,做一次又只能吃餐吧,所以不常做。

那個時候沒得電動機械,僅僅是把黃豆磨碎就是一件討力的事。平常,我們只把黃豆炒了吃、煮了吃或者稍微打碎了打河渣吃。只有逢年過節,才會上大家業,全家上陣,用磨子推黃豆、打豆腐,用磨子推的豆腐因此又叫年豆腐。

現在農村自己種的黃豆越來越少,前幾天,一個親戚給了我們幾斤。媽說不能拋灑噠,要教我們做膏子豆腐。打膏子豆腐的工序繁雜,看著簡單,但不一定誰都會打哦!

在宜昌,我們這樣打膏子豆腐,石磨、現擂,美味得不得了

首先,黃豆硬邦噠,需要冷水泡。黃豆經過24至48小時的浸泡後,就可以開始磨豆漿了。

在宜昌,我們這樣打膏子豆腐,石磨、現擂,美味得不得了

磨豆漿是需要力氣和時間的,我和媳婦輪流推磨,媽用勺子朝石磨上的進口處喂泡好了的黃豆與適量的水。

推磨是費力還要有技巧的,好在現在都是我家的這種小磨子了,一個人都可以輕鬆推動。推磨的時候要在來回的拉動中讓石磨均勻旋轉,不熟悉的話很容易推不轉。

喂也是有技巧的,兩轉喂一次,要瞧準磨把來回轉動的間隙,將黃豆與適量的水一起喂進石磨上的進口處,既要喂得均勻,又要不妨礙磨把來回轉動。

推著推著想起了兒時的一句兒歌:推個磨、拐個磨,推的面白不過.......

在宜昌,我們這樣打膏子豆腐,石磨、現擂,美味得不得了

黃豆磨成豆漿之後,接著要把磨碎的黃豆與水用汁包將豆渣濾出。先將磨過的豆漿舀到汁包裡,放在汁包架子上,然後再前後上下擠壓,將豆渣濾出,俗稱擂豆腐。

在宜昌,我們這樣打膏子豆腐,石磨、現擂,美味得不得了

過濾後的豆漿用大鐵鍋煎煮幾分鐘後,趁熱舀到大盆裡,點上滷水。滷水是事先用生石膏燒熟弄碎做的。滷水的多少要靠經驗,放少了豆腐會嫩,放多了豆腐會老。

怎麼判斷呢?豆腐做老了,盆裡的豆腐會成棉絮狀飄浮,有許多淡黃色的膏子水,這就要馬上舀到包袱內,輕點壓,少壓點時間,做出來的豆腐會較粗較糙,沒有看相,不好吃也不好賣。

豆腐做嫩了。盆裡的豆腐還是豆漿未成豆腐,說明石膏放少了,需再加入一些石膏水,直至其成豆腐才罷。做嫩了的豆腐,要重點壓,多壓一會。否則膏子水未壓出去,雖好看,但吃起來有膏子水味道。

在宜昌,我們這樣打膏子豆腐,石磨、現擂,美味得不得了

經過幾分鐘後,用竹筷子插進盆中的豆漿裡,如果竹筷能豎立,就表示膏子豆腐做成了。

在宜昌,我們這樣打膏子豆腐,石磨、現擂,美味得不得了

一人盛上一小碗,放上糖或是鹹的紅辣椒,或者燉火鍋,就可吃到風味不同的膏子豆腐了,一嘗,比市面上買的豆腐要香,吃得更放心。全家人半天的勞累全部都被這膏子豆腐化解了!

在宜昌,我們這樣打膏子豆腐,石磨、現擂,美味得不得了

過濾出來的豆腐渣,還可以放點油一炒,美味得不得了。

只要做成了膏子豆腐,做豆腐就簡單了。就差一步,用汁包把膏子豆腐打包壓實去水,等待完全冷卻後,再劃成小塊,放入清水中保存,這樣年豆腐就做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