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美文丨王族:涼皮

美文丨王族:涼皮

涼皮

文丨王族

幾年前在烏魯木齊一家石河子涼皮店,為一位姑娘吃涼皮驚訝,她先是對服務員說,涼皮和麵筋各一半,醋少,辣子要多,兩勺。等涼皮端來,她嘗一口覺得不夠辣,又讓服務員加了一勺辣子,眼見那盤涼皮已一片通紅,但她吃得頗為愜意,不顧周圍人驚愕的表情。

新疆人喜歡吃石河子涼皮,尤以年輕姑娘為多,所以街頭多見石河子涼皮店,一般都是隻賣涼皮,分大份和小份兩種,吃者多為回頭客。

美文丨王族:涼皮

我沒去石河子之前,就吃了石河子涼皮,覺得以地名冠以一道食物的名字,那個地方便讓人充滿想象。後來到了石河子,卻並不多見涼皮店,想必是因為名聲在外,石河子人都跑到外面賣涼皮了,或者說,開涼皮店者多借“石河子”三字招攬生意,讓人誤以為石河子涼皮均出自石河子。

世間事物錯綜複雜,一盤涼皮也不例外。

石河子涼皮叫得響,其實是有歷史的,石河子的人群構成,是一盤涼皮揚名的關鍵。新疆自五十年代成立兵團後,各團場農工皆以種地為生,但每個月卻能領工資,待遇比別處的農民好得多。石河子是兵團城市,以陝西和甘肅人為多,陝西有擀麵皮,甘肅有釀皮子,被帶入石河子後成為涼皮,歷經五六十年時間,名氣越來越大。

還有一個原因,石河子的小麥好,做出的涼皮色澤鮮亮,看似薄得幾近透明,但卻極有韌勁,一嘗便可發現,其筋道比其他涼皮強很多倍。

我老家天水有面皮和呱呱,尤以調料獨特而受歡迎。老家人將呱呱配一個燒餅作為早餐,不知情者以為很辣,實際上那是一種香辣,早餐一頓可提神一上午。按說,我自小吃天水的麵皮和呱呱長大,嘴應該刁頑,但第一次吃石河子涼皮便滿心欣喜,老家的麵皮和呱呱遙不可及,而石河子涼皮近在眼前,剛好彌補遺憾。

也就是在第一次吃石河子涼皮時,發現其吸取了川菜的麻、湘菜的辣,再加入濃酸的醋,味道既濃郁又清爽,很符合新疆人直率的性格。新疆菜不在八大菜系中,但有融會和吸納的長處,石河子涼皮便是倒證。

我這些年吃石河子涼皮,固定去處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店。記得早先有石河子涼皮招牌,後在一次大風中被刮破,開店者沒有再做,但生意不受影響。因為店小,坐十人便顯得擁擠,我每去都避開飯點,進門向女店主報上想吃的涼皮、麵筋和牛筋面的比例,她利索地拌好,我一人坐在店中慢慢吃,覺得頗為舒服。

一次見到她做涼皮,便多看了幾眼。也就是那幾眼,讓我知道了石河子涼皮的做法。她把和好的面放進盆中,用涼水不斷地搓洗,一直洗到澱粉和麵筋分離,把麵筋取出,將洗面水澄清沉澱,倒去上面的清水,在剩下的糊狀澱粉中加適量的蘇打,在涮盤內抹出一層,在上面抹少許清油,便放在開水鍋上蒸了。她動作嫻熟,不一會兒便做出一張,入鍋的那張三五分鐘即熟,下一張剛好跟上。

美文丨王族:涼皮

我嚐了她新做出的涼皮,看著她澆上辣椒油、醋、蒜末、醬油、芥末、芝麻醬等作料,看上去顏色悅目,一吃更覺得爽滑柔軟,似乎還品出了食物剛出鍋的那種蒸餾香味。

後又去吃,她喚女兒為我端來涼皮。我見是一亭亭玉立的少女,便想起以前她也曾給我端過涼皮,那時她七八歲,怕盤子掉地上,便用雙手緊緊握著,還咬著嘴唇。如今她已長成了大姑娘,我亦猛然發現,我已在這個小店吃涼皮有十年時間。

一次與女店主閒聊,得知她來自兵團農四師的六十六團(伊犁),很早便做涼皮謀生,乃至到了烏魯木齊,順理成章開了這個小店。她說其實還有比石河子涼皮更好吃的涼皮,至今沒有出六十六團,叫“矮桌子涼皮”。一位大娘最初經營時,因為只有幾張矮桌子,被人們叫出了“矮桌子涼皮”一名。那涼皮很好吃,六十六團人數十年間只要想吃涼皮,必去那家。

美文丨王族:涼皮

我打聽了一下,如今在六十六團,矮桌子涼皮店的生意依然很好,別的店已改用機器做涼皮,但那家卻依然堅持手工製作。傳來的消息還說,當年創下矮桌子涼皮的大娘已經年邁,擔心矮桌子涼皮傳承無望,甚是焦慮。

我曾去過六十六團,沒有碰上矮桌子涼皮,如若再去,一定要品嚐一次。

不論是石河子涼皮,還是矮桌子涼皮,皆出自兵團,深思此事,便明白了一點,兵團人在新疆種地多年,能出好吃的涼皮,亦是必然。

美文丨王族:涼皮

王族,甘肅天水人,1991年入伍西藏阿里,現居烏魯木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收穫》《人民文學》《十月》《中國作家》《詩刊》《天涯》《山花》等刊物發表有作品500餘萬字。曾獲第9屆“解放軍文藝獎”,《中國作家》“大紅鷹文學獎”、新疆青年創作獎、冰心散文獎等。作品翻譯成日、英、俄、韓等文字在海外發表和出版。

更多好文↓↓為您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