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青島的西鎮記憶(14)西鎮是吃貨的天堂(中)劉金秋鯰魚

西鎮的餐館極少有到西鎮地域以外開店的,即便有,多數以失敗告終。

或許因為西鎮大多數的餐館老闆都是土生土長的西鎮人,所以更適應西鎮的水土,更熟悉西鎮人喜好的緣故吧。劉金秋鯰魚家的老闆也是個典型的西鎮小哥。

一個老青島的西鎮記憶(14)西鎮是吃貨的天堂(中)劉金秋鯰魚

劉金秋家最早的店是在貴州路上,大概位置應該是25路東向西的西康路車站旁邊。一直想問老闆,劉金秋是不是他的名字,但是去了很多次,總也記不起。這劉老闆究竟是誰也就始終不得而知。阿甘一直覺得是個女士,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每次去店裡坐店的老闆總是那位如今已過半百的小哥,膀大腰圓,典型的青島人說話豪爽乾脆,不熟悉的人會覺得甚不禮貌。每到夏天,老闆總會在店門口放一張躺椅,光著膀子躺在那裡乘涼,所以這幾乎成了店裡的活招牌。每有客人進店老闆便起身招呼,拿著個小本子記下客人所點的菜品。

一個老青島的西鎮記憶(14)西鎮是吃貨的天堂(中)劉金秋鯰魚

20年前的劉金秋家常菜館

許多的飯店是靠一道看家的名菜打名氣的,劉金秋家就是如此,既然名字叫劉金秋鯰魚,出名的當然是鯰魚,做法是紅燒。在貴州路的時候店面很小,兩間店面,不過十幾張桌子,晚上時門口會在擺幾張桌子,每次去都是滿滿的,很多周圍的人是等在那裡打包回去吃的。菜館如此的火爆主要是因為那道看家的名菜:紅燜鯰魚。每桌客人,只要是來過的一定會點這道菜,但是能不能吃到就要看你來的是不是早了,每天菜館大約也就是會做40條魚左右,晚了就吃不到了。鯰魚的肉很嫩,味道非常的足,雖然是典型的魯菜,但是並不象其他的魯菜那樣鹹的讓人無法下嚥。而是將魚肉的鮮美與醬香非常恰當的結合。這道菜是劉金秋得獎的作品,牆上還有以前的獲獎證書呢。因為每桌客人都會點這道紅燒鯰魚,再加上灶間小,所以一般等待的時間就會比較長。記得有一年因為灶間失火需要維修,老闆臨時在旁邊的居民樓裡借用了鄰居的廚房,家庭的灶火自然和飯店裡沒法比,所以速度就更慢了,那一次為這一條鯰魚我整整等了1個半小時。

一個老青島的西鎮記憶(14)西鎮是吃貨的天堂(中)劉金秋鯰魚

辣大腸

和西鎮的其他飯店一樣,在劉金秋家吃飯的人也多是周圍的居民,大家都很熟悉,所以依靠周邊的居民自然也生意紅火。但是因為貴州路是西鎮最重要的主幹道,店面又緊鄰公交站,所以慕名而來的鎮外顧客也不少,特別是因為離海關的距離不遠,很多海關、商檢和建設銀行的白領也常常把這裡當成午餐的選擇。

一個老青島的西鎮記憶(14)西鎮是吃貨的天堂(中)劉金秋鯰魚

筆管魚

除去紅燒鯰魚,他家的五花肉炒筆管和辣大腸也非常不錯,這些都是典型的膠東菜。劉金秋後來搬去了北京路最南頭,緊靠著老天橋邊那個六街口。店面大了不少,但是風格依舊。如今已有兩年多沒有機會再去拔草了,不知道今年的春節是不是有時間再去嚐嚐那美味的鯰魚。

一個老青島的西鎮記憶(14)西鎮是吃貨的天堂(中)劉金秋鯰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