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喜餅包」

前幾天收到科長送給大夥兒某餅家“酥皮豆沙朥餅”。這家的豆沙餅因新鮮製作、表層酥脆,餡料香甜軟潤、入口即化而出名。有烏豆沙和綠豆沙兩種餡兒,中間包裹著鹹蛋黃,一塊餅足有大半個手掌那麼大,必須分著吃,無法獨食。

潮汕“喜餅包”

一壺茶、一口餅,一甜一鹼,一濃一淡,相得益彰。潮式餅食曾被京劇大師梅蘭芳譽為“茶食泰斗”,而如今這類餅食因糖分過高、脂肪太甚、外貌粗糙,已不符合年輕人的飲食審美,逐漸淡出人們喜好的視野。

然而和姑姑、堂姐姐們談論起這些甜食時,不免還是喚起不少昔日回憶。記得小時,凡親人有婚嫁喜事,家中老人都能收到一個喜餅包(物食包),這樣的習俗現在只有鄉下地方才保有。傳統的物食包用簡單的紅紙包裹起來,裡面通常有五樣,取“五代同堂”的美意,一般是朥餅、明糖、豆方、粉片糕和米潤。

朥餅:潮陽的朥餅以貴嶼朥餅流派為主,不同於上面提到的豆沙餅,它的餅皮更薄,個頭更小,餡料摻入冬瓜粒、白瞟丁、芝麻、蔥油,口味偏葷。

明糖:以麵粉、麥芽糖、豬油、蔥油等原料熬煮,冷卻、切塊、揩白芝麻粒而成。明糖含在嘴裡,軟綿綿、甜滋滋。

豆方:就是花生酥糖,潮汕話花生稱“地豆”,所以把方形的花生酥糖叫豆方。其做法是將花生混合在濃糖水中,冷卻變硬,吃起來特別酥脆。

潮汕“喜餅包”

粉片糕:由糯米粉裹白糖、芝麻蒸制而成,吃起來軟糯清香,是物食包裡最受老人歡迎的一款。

米潤:選用優質糯米蒸熟曬乾,放入滾熱的豬油爆香,再與麥芽糖、蔥油、白糖混合而成,米白晶瑩,入口膠粘而不沾牙。

普寧一地的物食包裡還有南糖,將煎炸好的花生混合豬油、糖加熱凝結而成,吃時根據喜好隨意切成大小塊,又糯又脆,鹹甜相摻,每回都停不下嘴來。

潮汕“喜餅包”

這些看來簡單、粗暴的餅食,正好反映了那個特定時期農耕文明下潮汕地區的傳統飲食文化、民間婚嫁習俗和手工製作技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