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鎮之赤水河

茅臺鎮,中國醬香白酒之鄉,醬香酒除了獨特釀造工藝,還有釀酒所需的水源,赤水河。茅臺鎮的空氣,茅臺鎮的土壤,甚至千百年來默默無聞地在那裡種植高粱的農民,正是這一切,才是茅臺鎮大麴捆沙醬香白酒獨特品質的根源所在,因為離開茅臺鎮,醬香白酒的代表就不是茅臺酒了,最多是一個珍酒。

茅臺鎮之赤水河

赤水河,即赤水,為中國長江上游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黃而得名。古有赤虺(hui毀)河、安樂水、大涉水等名稱,在川、滇、黔三省接壤地區。發源於雲南省鎮雄縣,上游稱魚洞,東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梯子巖,水量增大,經貴州省的畢節市、金沙縣與四川省敘永縣、古藺縣邊界,進入仁懷市、習水縣、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縣入長江。全長444.5公里(一說524公里),四分之三流域在大山中。赤水河是國內唯一一條沒有被開發的長江支流。河水清澈透底,兩岸陡峭、多險灘急流。洪、枯流量變幅大,實測最大流量989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為33.2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總量101億立方米,最大年為173.8億立方米,最小年為61.4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127萬千瓦。白楊坪以下能長年和季節性通航5~165噸船級。

茅臺鎮之赤水河

赤水河,因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的故事,1935,毛指揮中央紅軍三個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川貴滇三省,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不斷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四渡赤水,毛蔣雙方戰略謀劃水平,高低立現,毛澤東以非凡的膽略和智慧,導演了四渡赤水這一精彩絕倫的戰爭活劇。當代有贊“英雄河”、“美酒河”之譽。

茅臺鎮之赤水河

赤水河流域內以農業生產為主,釀造業尤為發達,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是有“國酒”美譽的茅臺酒的生產基地,遵義董公寺鎮是中國名酒董酒的產地。流域東部貴州省桐梓縣一帶有含量較豐的煤炭和硫以及造水泥用的灰巖等礦藏。赤水河流域是中國南方遠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1971年曾在桐梓縣九壩紫山崗南麓發現“巖灰洞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以後又在習水縣土城磨製石器(石斧);此外還保存有自秦、漢起的古代文物,如巖墓、摩巖碑刻、石窟寺等。1935年遵義會議後,紅軍繼續長征途中,曾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至習水縣土城間四渡赤水河,迂迴作戰,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尾追堵截,扭轉了戰局,繼續勝利前進。在四川省古藺縣當年渡江口岸之一的太平渡,建有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紀念館。

茅臺鎮之赤水河

赤水河是我國最著名的“美酒河”,兩岸民間自古釀酒。據漢文獻載,公元前135年西漢年間赤水河就釀造出令漢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醬酒。赤水河因為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水文氣候特性,醞釀了茅臺、董酒、習酒、郎酒、望驛臺酒、潭酒、懷酒、 等數十種蜚聲中外的美酒。國內一權威媒體曾撰文指出:赤水河乃中國白酒地理之酒核。並以相關事實予以輔證:一條赤水河全長500公里,不出百里必有好酒,流經地域出產了以茅臺為首的大小數十種名酒,佔中國名酒的60%。以赤水河為核心方圓500公里內彙集了大量名酒,除了赤水沿岸的茅臺、郎酒、習酒外,向北沿長江沿岸為濃香酒的代表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再向北到四川綿陽、射洪,彙集了沱牌麴酒、劍南春、全興大麴,還有水井坊來源華夏酒報、天號陳,綿陽有豐谷酒,平昌有小角樓、江口醇,邛崍有文君酒、邛酒,萬州有詩仙太白酒。往南到貴州安順、都勻一帶,則囊括了鎮遠青酒、都勻勻酒、平壩窖酒、安順安酒、金沙窖酒、貴陽大麴、興義貴州醇,向西至遵義則有董香型的董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