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不得不說,從武昌小東門的老店吃到中南二路的新店,現在已經完全淪為這家粵菜小館的粉絲了。

陳康言,之前是武漢著名粵菜酒店國錦軒的主廚,2016年中國名廚,其拜的師傅來自香港國金軒,而其一位師兄就職於米其林三星上海榜單的唐閣,在武漢粵菜圈如凱悅大酒店之白案,亦是其一位師兄主持。

每每至夜晚九十許,就有一張桌子留給武漢粵菜圈的大廚們,這裡是他們宵夜聊天的好地方。

故,小店雖小,人卻不俗,所謂深巷陋室藏高人,說的就是像老陳這樣異常低調的人呢!

為了做好這一場“湘粵爭春”粉絲小聚,我們準備了幾樣神秘禮物。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首先,是採購了羊肚菌,來自湖南懷化,在我們舉辦聚會的當天傍晚到達,好不湊巧。

羊肚菌,其實是雲南的一種珍稀食用菌。這種菌在幾年前異常珍貴,因為是野生的,不僅數量少,而且費人工。據稱,羊肚菌在山火之後的兩至三年內產量特高,因此在北美地區,採摘者會根據山火來採集這種蜂巢狀的菌。片片的印象裡,他早年喝過羊肚菌湯,一例湯只有一朵羊肚菌,像珍貴的花一般開著,126一份,真是彌足珍貴。

後來,因為人工可以種植,羊肚菌的身價開始下跌。不過,我們採購的人工種植的羊肚菌現在也不便宜,這麼一碟就要兩百多塊。雖然看品相併不美觀,上半部分如羊肚的烏黑色澤,而下半部分像是中空的骨頭,怪不得吃貨小黃以為這是牛骨頭呢!

這個羊肚菌會在打邊爐中發揮神奇的作用。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除了羊肚菌,還有油雞樅,同樣來自雲南,屬於和菜頭在雲南推出的作品。與羊肚菌的鮮美不同,它可以給湯水以鮮美之外的辣度。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其次,是八斤多重的臘豬頭,湖南麻陽苗族自治縣的朋友龍兄寄送而來。臘豬頭是龍兄自家制的。我曾經將這張照片發給吃貨欣賞,看著豬頭的眼睛,對方嚇了一跳,然後反應過來,大呼“豬頭”!

在聚會前,我提前將豬頭給老陳送去。當時老陳正在和廣東的朋友聊天,我請教他能否處理,穿著白T恤的他摸摸慢慢胖起來的肚子,向我保證說,“沒問題,交給我好了。”我調侃,“許久不見,胖了不少呀!”老陳一笑,順手將豬頭遞給了廚房的小徒弟。

除了這兩道大菜,片片還提議帶一件自己的菜品,此處不表,後面講。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正當小黃向我炫耀他上回來這裡吃的海蝦,十多塊錢一隻的大海蝦時,飯菜上桌了。吃粵菜,不管是大場子,還是小場子,總要注重起承轉合。老陳還是深諳此道。

小菜登場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雞汁豆腐,入口即化,如同日本豆腐一般,基本上是來這裡必點之菜。豆腐是自家制作的。我一直好奇老陳的進貨渠道,之前吃芥菜,我問哪兒的?他說我媽媽種的。又問豆腐哪的?自己製作的。問芋頭哪兒的?地裡種的……於是,我就閉嘴,乖乖吃飯了。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炸雞卷,實在是大驚喜。整個呈小條柱狀,外側炸的焦黃香酥,裡面有裡脊肉的香,馬蹄的甜香,大蔥的清香,重重疊疊,幾種味道交替出現,在口腔中縱橫馳騁,並行不悖。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蒸生蠔,湛江的生蠔,肥大鮮美,基本上是來此必點之物。端上桌來,如一朵盛放的蓮花,剛好一人一隻。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豬血丸子炒臘肉,在沒有接觸這道菜之前,我與眾多吃貨均以為豬血丸子是那種小丸子,沒想到是這種血紅色的丸子切大片,一個丸子炒出來後甚至可以裝一盤。

豬血丸子又叫做豬血耙,材料主要是豬肉與豬血,有的還會加入雞蛋。做法是,必須要炒臘肉來吃,臘肉的香與油侵入豬血丸子的內部,丸子也就吸收了臘肉的鹹香,適合下飯與佐酒,特別是嘉賓帶來的山西汾酒,更是將此香推到高妙境界。

湛江雞打邊爐與菌菇的奇妙融合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既然是湛江雞,這家粵菜小館中唱主角的自然是打邊爐啦!其實,打邊爐的鍋底就是一鍋清水,但湛江雞是真的好,可以先放雞油煮,讓肥嫩的雞油融入清水,形成鮮美的雞湯。

再加雞肉進入,煮六分半。如果你拿捏不好時間,就看錶定時,千萬不要煮老,也不要一股腦兒加入,要分批次,這樣的雞肉出鍋時候,才可以鮮美且嫩。

片片聲稱他的一半上海菜經驗來自一起進餐的周兄負責計時,這位兄長建築設計出身,口袋中裝著一塊表,掐準時間,如同田徑賽道上的發令員。他說可以吃,大家才敢動勺撈盛。

吃打邊爐的雞肉,要蘸味碟,像吃壽司那樣,用雞皮的一側蘸。味碟看似簡單,實際上是老陳的經典之作,要訣是給沙姜,沙姜可以激發出雞肉的鮮嫩來,兩者真是最佳拍檔。

正是這樣的味道,吸引了在武漢開演唱會的香港天王中的某某委託經紀人在此打包湛江白切雞。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一鍋雞湯,可以有多種喝法。加湛江雞進去煮,喝出來的是雞肉的鮮美,是湛江的日月光華。這是一種大道至簡的美。

加羊肚菌進去,喝出來的是菌的鮮美,雲南色彩斑斕的春天紛紛落入廣東的打邊爐中,與原本的雞湯合為一體,刺激出雞湯之美,而那種羊肚菌的美再次昇華,綻放舌尖,迷之舞動。這是一種融合之美。

喝完這一鍋湯,再加一鍋雞湯上來,夾幾筷子油雞樅進去,這時油雞樅的霸道就開始展現了,它凌駕於雞湯之上,並釋放汁液的微微辣,讓整個湯底也佈滿了油花花,這又是一種霸道總裁之美。

湘西豬頭、反沙芋頭與燴南北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小炒豬臉,除了豬皮就是肥油。為何沒有瘦肉?這是竹竹和小黃的發問。片片解釋,豬頭必須只有充滿脂肪的肥肉與那有嚼勁的豬皮,這才是合格的豬臉,如果有瘦肉的話那就是淋巴部份,也就是槽頭肉了。

哇!這是好有罪惡感的一道菜。入口即化的高蛋白脂肪,韌性的豬皮,再加上炒至的辣,是地道的湘菜。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鱔魚也好,可惜還沒到最好的季節,偏瘦削了。等到五月之風吹來,土鱔魚方是最佳季節。除了炒鱔魚,我喜歡黃鱔煲與羊肉煲,之前吃過大愛。特別是羊肉煲,湯汁可以用來拌飯吃。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少見的小炒雞雜,有雞肝雞胗雞腸三樣。這是片片兒子黑皮得最愛,所以最後壓軸登場。雞肝最好,嫩極了,居然有入口即化之感。荷蘭豆微甜,顏值高,與雞雜相得益彰。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甜點是反沙芋頭。入口粉嫩香甜,是芋頭控女生們的最愛。不過,我們均是第一次吃。

聽說這道小吃很不容易。是用小火將白砂糖熬製成糖漿,慢慢淋到炸好的芋頭上去,然後熄火吹風,不段翻炒,讓糖漿快速凝固成煞是好看的白霜,就可以上桌了。

在潮汕小吃中,返沙芋頭和番薯經常是擺放同一盤中,因其金銀兩色,而有“金柱銀柱”之美譽。

中南路低調的粵菜名廚,用湘西八斤重的臘豬頭給我們做了場家宴

片片的神秘禮物在尾聲中登場。我之前以為是油燜雙冬,冬菇冬筍。片哥糾正說,這是燴南北,是張家口的名菜,塞北口蘑與江南春筍的結合。

上回片片帶我一份,他早上出門,背到深夜才給我,抱歉說:“回去微波殺菌下,將體驗告訴我。”第二天中午,作為小白鼠的我特意回來下麵條,就著“殘羹剩菜”吃。春筍的脆、香、微微有生澀感。口蘑肥美,大快朵頤,比吃肉還要有味。春筍雖好,但口蘑更美。這是我的體驗。我建議片片聚會那天就帶這個來。片片猶疑:“看我發揮如何,如果達標,我就帶來!”

不出乎我們的意料,飯桌上,滿滿一大盒,基本上被吃完,尤其是愛美的竹竹,讚不絕口。最後登場卻被掃蕩將空,讓片片大為滿足:“我之前都是靠調料取勝,現在我不再放味精等,只放醬油,卻做出了這樣的美味,我的廚藝開始迴歸了。”片片自我剖析,難免洋洋自得。

回去路上,周兄評價說,“已經很不錯了,可以達到上海人家的中等水平了,如果加五花肉做的味道更好些。”片片說,“我放了豬油,如果是現場做現場效果更好。”

我們為片片的廚藝迴歸喝彩鼓掌!看來以後有更多好吃的了!

尾聲

我們當時叫做“湘粵爭春”這個主題,起初是想做瀟湘之夜,主打湖南菜。後來老陳提議他親自料理整場,並加入粵菜,也就順其自然地成為了“湘粵爭春”,難免有點比較的意思。

整場宴席中,臘豬頭、反沙芋頭、打邊爐、油燜春筍,眾人交口稱讚。羊肚菌則豔壓群芳,片片看了看還剩的半盤羊肚菌道:“各位,誰帶回家,買幾隻老母雞,一起燉著吃,人間極品啊!”說罷,一位吃貨迅速舉手,此物所有權瞬間易主,其他人只有眼巴巴地嘲笑份兒,“啊,要買兩隻母雞啊,這是賺了還是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