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這是一個效率至上的時代,人人都渴望更好地利用時間。

因此,職場和自我管理的書籍中有一類特別受歡迎——時間管理。

然而,實際效果怎麼樣呢?讀過這類書籍,卻還是管理不好時間的,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許多書籍並沒有抓住根本問題。

我們說,分析問題可以分為“道”、“術”、“法”三個層次。許多書籍和方法論只是在“法”的層面上解決問題,效果自然也就有限。

管理時間,如果只著眼字面意思去“管理”時間,就好比一個人長了痘痘,只顧著擠掉痘痘而不關心為什麼長痘痘一樣。

那麼,如何才能將這個命題看得更深入一些呢?

李笑來老師專門寫過一本書討論這個問題——《把時間當作朋友》,倡導開啟心智、提高思考能力,從更深入的角度看待時間管理,從而取得突破。

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把時間當作朋友》

李笑來是原新東方英語老師、比特基金髮起人、創業者、天使投資人等,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跨界者和超級斜槓青年。

他還一直熱衷於教育和公益事業。2013年,他將《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的稿費捐贈給北京大學,設立“把時間當作朋友”獎學金,鼓勵同學高效利用時間,終生學習。

他好與人分享,博客文章受到網友和讀者們的喜愛。

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李笑來

如此多的身份,李笑來都駕馭得遊刃有餘,並且有不小的成就,這和他他崇尚邏輯、追求深入思考、熱衷學習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分不開。

這本書《把時間當作朋友》很好地體現了它作者的這些特質。它並不談方法,而是談思維。

若想合理使用有限的時間,度過有意義的一生,首先要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而這其實很難,需要有相應的思維水平和反省能力。能做到的人是有限的。

相當一部分人因為缺乏自知與自省,在錯誤的路上奔跑,儘管非常努力,卻仍然焦頭爛額、不明所以。

人生的幸運在於,“用正確的方式做值得做的事情”,而這需要良好的心智水平的支撐。

提高自己的認知和思維水平(即“心智”),將自己從低維的思考模式中拯救出來,擺脫自身的侷限和狹隘,將會受益終生。

那時,時間不再是你的敵人,而會變成你的朋友,陪你走過美妙人生旅程。

01 決定你如何學習和使用時間的,不是邏輯,而是心智。

從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說起——“人們可能會基於完全相同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決定。”

比如,因為想好好休息,所以早睡早起;與此同時,另外一些人則因為想好好休息,所以選擇睡懶覺。

李笑來在初中的暑假偶然報了一個計算機學習班,學費十元錢。這在80年代普遍工資只有幾十元時,是筆不小的花費。而且那個時候,計算機還遠遠沒有普及。

決定報名時,他並不知道學這個有什麼用。父母只是想讓他不虛度暑假,而且覺得“多學點東西總是好事兒”。

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編程

但正是這個學習班學到的編程知識,對他編寫《TOFEL核心詞彙21天突破》——這本他後來的代表作——產生了巨大的幫助。這在20多年前的夏天,參加那個計算機學習班時,他絕不可能料想到。

面對同樣一個學習機會,像李笑來和他父母這樣的人,會覺得既然不知道學了有什麼用,那就先學著再說唄。於是,在後來的生活中,碰到機會用上了這些知識技能。體會到了學習的益處,讓他更堅信學習的價值,下次有類似的機會還會繼續學習。

而相反思路的人,因為不知道學這個有什麼用,所以沒學。既然壓根沒擁有過這個知識或技能,自然體會不到它能帶來什麼好處。於是得出結論,不學也沒什麼,所以,下次還是會進行同樣的選擇。

他們的選擇所帶來的不同結果,反過來加深了各自的行為模式。

在現實生活中,留心觀察不難發現,前者的數量比後者少得多。

通常,在某個領域有卓著成就的人,大多屬於前者。他們非常願意學習和不斷更新自己,心態開放,因此,常常知識面廣泛。

比如“魔稻祖師”袁隆平爺爺,年近90的他,在生活中是個游泳健將,也愛打排球,還會拉小提琴,英語也是張口就來。

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袁隆平爺爺

後者的代表性人物便是“中國式家長”。孩子要學一件東西前,必先問“有沒有用”,“沒用”就不學,這是他們的常見思維。

有目的地學習當然是好事,但不能矯枉過正。世界是複雜多變的動態集合,未來不可預知。“有用”和“沒用”其實並沒有標準。在探索和嘗試中不斷前進才是永恆。所謂“問渠那(通“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若沒有廣泛的“源頭”,哪來“活水”?

“書到用時方恨少”,不是先知道有什麼用才學,而是先學才知道有什麼用。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就像蔡康永說的:“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游泳

更何況,學習遠不止“有用”這一個好處,它還有許多隱性的好處。例如,當你習得一個新的東西、打開一扇新的大門,那種心靈被撞擊的愉悅感和驚喜感,非常之美妙,任何其他無法替代。

那麼,回頭來看,為什麼基於同樣的起因,不同的人會做出截然相反的選擇呢?

答案是,他們的心智不同,而非誰的邏輯不通。因為兩種選擇都是合乎邏輯的,邏輯並沒有辦法解釋這種差別。

心智,就是一個人過往獲得的一切知識和經驗的總和,以及由它們造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

心智直接影響了一個人生活、學習和吸納處理信息的習慣,以及他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而這些行為本身,又會反過來影響心智。日積月累,最終會塑造你。

02 通過學習和體驗“延長”時間,把一輩子活成幾輩子。

從小我們就聽過一句話,學校最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學習是自身能力的延伸,幫助自己把認知邊界的“觸角”伸得更長更遠,從而解鎖更多的人生“副本”。

“每掌握一項新技能,就像重生了一次。” 習得它的一瞬間,世界就改變了,因為“你”改變了,能做更多不一樣的事情,所以你存在的世界也跟著改變了。

比如,學會一門外語,便能和說這門語言的人交流,閱讀他們的文字,瞭解他們的文化。學會一種樂器,便能乘著它遨遊於音樂中,體驗音符流淌時的藝術享受。

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演奏樂器

學習就像是翻山越嶺,越過這個山頭,便是一整片森林。這些不一樣的精彩風景,會吸引你一路向前,不斷髮現新世界,體驗別樣的樂趣。

隨著這些體驗的加深和增多,人生的長度會發生感知層面的“增加”。

著名電影人制片人方勵在一席的演講,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與宇宙和時間比起來,我們短暫的人生只是一瞬。“當你意識到生命有多寶貴的時候,就會惜命。惜命的方式不是拿來養生,而是拿來折騰的。”

“生命只有一次,太珍貴太珍貴了。隨著心走,心裡出來的東西,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一直按照這個原則去使用時間,不斷學習和鑽研自己覺得“好玩兒”的事情,不捨得一點“浪費”。直言自己這幾十年活得太賺了,甚至可能活出了別人的兩輩子。

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方勵《感謝你給我機會上場》演講

傑出畫家達芬奇,不僅精於繪畫,還在音樂、建築學、數學、解剖學、天文學、地理學、物理學等等領域有卓著的成就。他全部的科研成果手稿大約有15000頁。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他的“世界”很大,他的“時間”早已超越了普通人的一生。

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達芬奇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每天都在做差不多的事情,那麼一年以後,你還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歲。如果你願意每過一段時間都去嘗試一種新的體驗、學一項新的技能或是認識一些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那麼一年後的你和一年前一樣年輕,只是比別人多活了一年,多了一年的閱歷和對世界的認知。”

學習和體驗,讓時間“延長”,讓歲月“停駐”,讓生命更寬廣。

03 記錄,幫助我們更精確地感知時間。

每個人都會有時間“越來越快”的感覺,同時還可能伴隨著對時間感知能力的下降。

怎麼隨隨便便刷個網頁,2小時就過去了呢…怎麼搭個公交出個門,分針一眨眼就劃過了180度呢…怎麼回想一下昨天做了什麼,一下子“失憶”了呢,這件事好像是昨天做的,又好像是前天,亦或是大前天?

那是因為沒有給這些時間留下印記。

時光匆匆如流水,若不留下點痕跡,怎麼證明我們活過,那些日子真實地存在過呢?若不留下點痕跡,往日時光便像蒸發的水蒸氣一樣,無聲無息地消失在空氣中了。

記錄是個看似簡單卻底層的訴求,它為時間標註節點,給生活留下印記。

無論是知識經驗的傳承,還是感受和記憶的留存,都需要記錄。

作家、哲學家周國平說:“日記是歲月的保險櫃。如果你熱愛人生,就一定會無比珍惜自己的經歷,珍惜其中的歡樂和痛苦,心情和感受,因為它們是你真正擁有的東西……如果有日記作為依憑,即使許多年前的細節,也比較容易在記憶中喚醒。在這個意義上,日記使人擁有了一個更豐富的人生。”

打破時間管理的困境,度過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開啟心智

▲日記

通過日記、簡記或是其他載體,用文字記錄下點滴經歷、知識經驗、所思所想。在大數據時代,這些記錄便是我們生活的“數據庫”。它們將時間“凝固”、“留存”,以便我們“翻閱”和感知。

與此同時,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就像打理金錢的時候需要記賬一樣,時間的花費也需要記錄,而這一點很容易被忽略。

通過記錄,我們瞭解到時間的支出,才能更精確地感知它,而不是囫圇而過。

若能更精確地感知時間,便不會因為“時間越來越快”產生不必要的焦慮,便也能更好地使用和對待自己的時間。

最後,記錄離不開寫作能力。

我國的語文教育和文學綁定過於緊密,導致國人大多對“寫作”有誤解。

其實,“用簡潔、有效、準確、樸素、具體的文字記錄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才是寫作最基礎也是最重要作用。

⏱⏱⏱

嚴格來說,時間並不能被“管理”,無論我們怎樣對待時間,希望它快或者慢,它都不會理睬,它只是夜以繼日、均勻穩定地流逝而已。我們不能管理時間,我們只能管理自己。

《把時間當作朋友》告訴我們:提升自己,需要開啟良好的心智。不斷地學習,可以擴寬我們生命的寬度。勤於記錄,讓我們更精確地感知時間。

怎樣使用自己的時間,決定了你可以成為怎樣的人;你是怎樣的人,決定了你擁有怎樣的世界。

關乎到人生最最重要的資源——時間,怎麼認真對待都不為過。

- End -

「我是 @粥粥Laraine ,歡迎和我一起讀書、成長,做氧氣十足的有趣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