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管理?先掌握這些計算方式及評估方法!「精益管理」

庫存週轉率計算公式:


存貨週轉率 = 期間內的發出總額/期間內的平均庫存

週轉天數則反之 = 期間內的日平均庫存/期間內的日發出總額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存貨週轉率是用來衡量一個期間內存貨能週轉幾次,數值越大,庫存的利用率越高。

傳統的存貨是指存放在倉庫中的物品。從物流的角度來看,由於物料在各個狀態的轉化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時間差,在這個時間差中,處於閒置的物料即為存貨。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一切閒置用於未來的資源都是存貨。

一、存貨的績效評價量化指標

對存貨明確而又一致的績效評價是存貨管理過程中的關鍵一部分,績效評價既要反映服務水平又要反映存貨水平。

如果只集中在存貨水平上,計劃者就會傾向於存貨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對服務水平產生負面影響,與此相反,如果把績效評價單一地集中在服務水平上,將會導致計劃者忽視存貨水平所以績效評價應能夠清楚地反映企業的期望和實際需要。

庫存管理?先掌握這些計算方式及評估方法!「精益管理」

(一)倉庫資源利用程度

1. 地產利用率=(倉庫建築面積/地產面積)×100%

2. 倉庫面積利用率=(倉庫可利用面積/倉庫建築面積)×100%

3. 倉容利用率=(庫存商品實際數量或容積/倉庫應存數量或容積)×100%

4. 有效範圍=(庫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

5. 投資費用化=(投資費用/(單位庫存/單位時間)×100%

6. 設備完好率=(期內設備完好臺數/同期設備總數)×100%

7. 設備利用率=全部設備實際工作時數/設備工作總能力(時數))×100%

(二)服務水平

1. 缺貨率=(缺貨次數/顧客訂貨次數)×100%

2. 顧客滿足程度=(滿足顧客要求數量/顧客要求數量)×100%

3. 準時交貨率=(準時交貨次數/總交貨次數)×100%

4. 貨損貨差賠償費率=(貨損貨差賠償費總額/同期業務收入總額)×100%

(三)儲存能力與質量

1. 倉庫吞吐能力實現率=(期內實際吞吐量/倉庫設計吞吐量)×100%

2. 進、發貨準確率=(期內吞吐量. 出現差錯總量/期內吞吐量)×100%

3. 商品缺損率=(期內商品缺損量/期內商品總數)×100%

庫存管理?先掌握這些計算方式及評估方法!「精益管理」

二、庫存週轉率的評析

庫存週轉率對於企業的庫存管理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例如製造商,它的利益是由資金→原材料→產品→銷售→資金的循環活動中產生的,如果這種循環很快也就是週轉快時,在同額資金下的利益率也就高。因此,週轉的速度代表了企業利益的測定值,被稱為“庫存週轉率”。

對於庫存週轉率,沒有絕對的評價標準,通常是同行業相互比較,或與企業內部的其他期間相比擬分析。庫存績效評價與分析,庫存週轉率是著重評價的內容。

庫存週轉率的基本計算公式

庫存週轉率的計算公式,實際評價中可用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庫存週轉率=(使用數量/庫存數量)×100%

庫存管理?先掌握這些計算方式及評估方法!「精益管理」

使用數量並不等於出庫數量,因為出庫數量包括一部分備用數量。除此之外也有以金額計算庫存週轉率的。同樣道理使用金額並不等於出庫金額。

庫存週轉率=(使用金額/庫存金額)×100%

使用金額也好,庫存金額也好,是何時的金額,因此規定某個期限來研究金額時,需用下列算式:

庫存週轉率=(該期間的出庫總金額/該期間的平均庫存金額)×100%

=(該期間出庫總金額×2/期初庫存金額+ 期末庫存金額)×100%

庫存週轉率計算公式是(以月平均庫存週轉率為例):

1、原材料庫存週轉率=月內出庫的原材料總成本/原材料平均庫存

2、在制庫存週轉率=月內入庫的成品物料成本/平均在制庫存

3、成品庫存週轉率=月銷售物料成本/成品在庫平均庫存

例如:

庫存週轉率 = 售出商品的成本 / 平均庫存總值 = 160 / 35 = 4.57

由於該公司的庫存週轉率往年是10 , 這年降低至4.57 , 則意味著它的庫存週轉沒有以往那麼快。如果不知道這家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週轉率,是不可能評論它在行業中有多少競爭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